大学生社会实践,如何不再“求盖章”
“长江江豚目前仅剩1040头,南京段已不足30头,比大熊猫还少。这次社会实践,我们围绕保护江豚展开,特别有意义。”9月14日,打开自制PPT《留住江豚的微笑》,盐城工学院化工学院大三女孩杨苗苗娓娓道来。从前期收集资料、制作PPT,到实地调查、取水样检测分析,再到完成调查报告,这支10人组成的大学生实践团队,前后花了近两个月。
这几天,正是各大高校学子们上交暑期社会实践报告的时候。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像杨苗苗这样能交出亮眼报告的并不多。热闹的社会实践背后,大学生们到底收获了什么?
大学生来实践,有人反感有人点赞
“大学生来社会实践,想法很好,但能够真正坚持下来的不多。”在盐都区盐龙街道健仁居委会,会计徐桂来每年寒暑假都会接触到几位农村大学生,“他们就是想盖个章,有的孩子假期里来转两圈,有的甚至连人影都没看见,到时同样也在社会实践表上填写民生社情调查、义务劳动等内容,这样流于形式的社会实践让人反感。”
位于建湖县的江苏和鹰机电科技有限公司,这两年给前来实践的大学生提供了丰厚的酬劳,在机械设备装配岗位者可获月薪3000元。“从接待的120多名大学生来看,即使有酬劳,劳动强度也不大,不过总有一些学生吃不了苦,最后不是被我们劝退就是自己走人。”副总经理王文华认为,大学生在校学习时有老师盯着,到实践单位后靠自我管理,学不好就会被淘汰,这是社会给他们上的重要一课。
与“践而不实”相比,扎实的社会实践受到点赞。9月初,北大博士生服务团走进盐都区郭猛镇杨侍村,这支名校团队给村副书记成正铭留下了极深印象,“学金融、环境等专业的学生都来了,给出的建议实用又有深度,尤其是用地矛盾如何解决,杨侍种植的葡萄、草莓等水果如何搭乘‘互联网+’,向果汁、葡萄酒等深加工方向延伸,这些好点子现在已落实到村里的招商平台上。”
实践单位有收获,学生也得到磨练。回想起大热天在镇江江心洲孤岛上做调查的情景,杨苗苗说酸甜苦辣都尝过:“入户宣传江豚保护知识,走访企业,到江心洲核心区域取水样分析……10人挤两间民宿,有人天天打地铺,但更多收获在实践报告之外,如工作能力、与人交际的能力、团队合作意识都有所增强,自己的人生也更丰盈。”
困难多水分大,报告质量参差不齐
对于那些被社会诟病流于形式的社会实践,大学生自己怎么看?“大家也想好好实践,但一些公司嫌大学生实践期太短,能力也有限,所以宁可付钱请临时工,也不愿让我们免费帮忙。”正在陕西省三原县陂西中学支教的盐城籍大学生邓威告诉记者,他们中文班许多同学的社会实践,不是找新闻单位就是清一色去企业学做文秘,而最后的实践报告水分也不少,有些同学就直接从网上摘抄。
“社会实践没做好,板子不能全打在孩子身上。”在盐城师范学院,记者遇到一名大三学生的父亲刘青华,他告诉记者,找个实践单位要托人托关系,孩子去了也是端茶倒水打下手,很难学到多少真本事。“每年的实践时间太短,孩子不是发传单、当超市收银员,就是去饭店跑腿,很难把社会实践做成一个项目。其实,实践的目的就是让大学生了解并适应社会,不应该拘泥于形式,哪怕是打工,只要真正有收获就行。”
短时间的社会实践如何做实?北大博士生服务团15个人5天走访了盐城国家高新区8家企业,主题集中,效率高。调查后仅半个月,几十页的实践报告已基本完成。服务团成员任小林介绍,他们先期做足功课,带着问题来实践,再带着新问题回去,运用所学专业,给出合理建议,再有困难就求助于导师。
“社会实践重在一个‘实’字。工学院要求每位学生都要参加社会实践,提交实践报告。每年,学院也会抽阅一个年级的报告,视为作业重点批改,但即便这样,也很难仅凭一份报告看出背后的真实性。”盐城工学院团委书记胡凌霞坦言,如何让学生将社会实践这32个学时做扎实,并真正与学生的成长融合起来,还有一定难度。
校外第二课堂,学校不能甩手不管
社会实践作为大学生的校外第二课堂,学校又该如何找准角色定位?
“社会实践要靠实务实,学校观念要转变,不能甩手不管。学生去了实践单位后,因为没有专业的指导老师,如何管理,尤其是学生的安全问题,都给学校带来不小的压力,但这些都不能成为学校在学生社会实践中管理缺位的理由。另外,实践的后期评价、监督体制也要跟上,不能学生交个盖了章的证明或报告就给分,这样太过‘宽松’容易造成学生应付交差的心理,导致弄虚作假。”盐城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朱志勇说。这几年,盐工将学生的社会实践作为一项专门课程立起来,不仅拿出专项资金,整合全校师资,还协调街道社区、企业单位,以及学校后勤等实践岗位,尽量让每名学生都有地方实践,并且能有所收获。
此次带队来盐的北大工学院研究生会主席、北大工学院团委副书记陆建洲也认为,如果学校没有将大学生社会实践纳入教学计划,对实践没有具体的组织策划,没有老师引导,单凭学生个人力量去做,这样粗放的管理难免会造成调查题目空泛,实践不深入,最终很难取得预期效果。
第二课堂,同样也需要实践单位给力。作为企业,和鹰机电用团队管理的模式管理前来实践的大学生。“虽然学生实践期短,但在这里一天我们就是家长,除了师傅帮带,生活上也要关心。”王文华说,和鹰给所有大学生统一安排食宿,企业方便管理,学生们不再散漫,学校和家长也放心。“来实践的120名大学生中,有55人毕业后‘回了头’,有的如今在公司年薪已拿到近30万元。”(卞小燕)
来源: 新华日报 转自: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