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学生每周日开展"反哺老教授志愿活动"
从2014年11月开始,每周日的下午,都会有几名南京大学的学生,来到湖南路渊声巷附近汪文漪老人的家里。这是大学生发起的一个“反哺老教授志愿活动”,每周末,学生们都会来到老教授家里,陪老人聊聊天,帮助老人整理整理手稿。
汪文漪老人今年已经85岁,是南京大学法国语言文学的退休教授,翻译过很多的外国文学作品,自己也出版过不少论著。然而,由于身体不适,独居在家的汪老既有些孤单,又没有过多的精力整理自己的作品。
“有一次整理材料的时候,发现家里的保姆把我以前的手稿当作报纸,一起丢到废品站去了,我知道之后,真是心痛啊。”冬日的周末下午,汪教授家的客厅里,开着暖气,沙发上坐着两名南大的学生,汪教授缓缓地诉说着自己的故事。
坐在汪教授对面的,是南京大学大二的学生,丁旭是物理系的,李海岳则是匡亚明学院的学生,两人都是2013年刚刚考入南京大学,“我们和汪教授虽然差了65届,但也是校友。”丁旭笑着说。
南京大学有一个社团叫天健社,“可以说这是一个爱心社团,社团经常组织大家支教,或是去敬老院、幼儿园,关心老人和幼小。”去年年底,天健社的成员们打算走进南大退休的老教授家里,“一开始主要想陪老人聊聊天,尽自己的能力帮帮他们。”丁旭说。
南大的老教授们大多聚集在渊声巷附近的一个南大宿舍区,这里的茶寿养老服务中心和南大的老教授们交流颇多,在茶寿的“牵线”下,学生们找到了需要“关怀”的南大退休教授,“在见了一些老教授后,大家一致觉得,除了在生活上需要关心这些老教授外,在精神上也要给予他们关怀和帮助。”丁旭说,比如汪教授,她年轻的时候翻译过很多著作,自己也写过很多剧本,但由于年代久远,纸质材料难免丢失或泛黄,“她最需要的就是将这些材料输入到电脑里,存成电子版,永久保存。”
丁旭和其他同学立刻着手帮汪教授恢复“历史资料”,“像这个法国的剧本《误会》,还有汪教授翻译的这个小说《黑夜的武器》,我们花了一周的时间,帮她全部打印出来。”
“反哺老教授这个活动很有意义,接下来,我们还会去到其他几位南大退休教授的家中。”丁旭告诉记者,老教授们的人生经历非常宝贵且有价值,“对我们的求学道路和未来的人生非常有启示。”(郝多)
编辑:陆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