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院牵手社区医院 江苏126家医联体缓解就医难
8月11日,江苏省第二中医院与南京建邺区政府签定成立“医疗联合体”协议,兴隆、南湖、滨湖等7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该院之间将可以自由“双向”转诊,该院通过技术帮扶、人才培养、巡回医疗等对各社区医院提供技术支持和业务指导。
“三级大医院与社区医院之间成立医联体,建立分工协作、分级诊疗机制,引导患者分层次就医,受益最大的是病人。”省第二中医院院长孙志广说,有些社区医院就诊患者可便捷到该院接受进一步检查,该院与7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享的信息化平台也在建设中,省第二中医院的检验检查结果,社区医生将来在平台上直接可以看到;病人在社区医院拍的X光片心电图、专家会诊结果均可通过网络传输,减少患者往返奔波反复排队的劳累和花费。
大医院与社区医院牵手成立医联体,近年来可谓成为潮流。早在2009年底,南京中大医院就与玄武区卫生局合作,派出科主任担任该区1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副主任,开展坐诊培训、提供技术支持和业务指导;社区医院遇到疑难病例,可转诊至中大医院,这是南京最早的“医联体”雏形。
原卫生部于2013年首次正式提出“医疗联合体”概念——将同一区域内的医疗资源整合,由一所三级医院联合若干所二级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成,在提高医疗服务整体效率、质量和水平的同时,尽可能降低患者医药负担。当年年度卫生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鼓励创办,医联体随后在全国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目前,南京“府院”之间牵手成立的医联体有:江苏省中医院与秦淮区、江苏省人民医院与栖霞区、南京军区总医院与浦口区、鼓楼医院与六合区签定全面合作协议等。南京市除雨花台区外,9个区的基层医院都先后与大医院结成医联体。三甲大医院“私下”与社区医院结盟的就更多了,比如今年4月,江苏省中医院一下子与省内外17家医院“结盟”,加上去年“加盟”的中小医院,总数已达29家。南京中大医院、南京市第一医院等甚至把“触角”伸到了外省市。
在南京市卫生局副局长许民生看来,过去大医院每年对小医院也有帮扶任务,但多是政府指令性的“对口支援”,双方并未形成共同的利害关系。而医联体是在双方自愿的基础上展开互利共赢的合作,大小医院的积极性都比较高,合作相对也更加坦诚、深入、务实。
根据江苏省卫生计生委最新统计,目前全省共有各种性质的医疗联合体126家,其中医疗集团45家、医联体81家。医联体中紧密型46家、松散型35家,前者实现统一调配资源(包括固定资产、人力资本等)、统一人事、分配、财务、后勤、考核评价等管理制度、统一信息平台,后者多数为共同执行规章制度,实现分工协作。
医联体能否成为解决百姓看病难的一剂良药?专家认为,在当前大环境下,医联体至少能大大缓解大医院像“战场”、小医院“门可罗雀”的尴尬局面。大医院与加盟成员医院实现双向转诊“绿色通道”,居民如在社区医院诊断患有大病,无须挂号就能直接转到大医院就诊,下转也非常方便。大医院对社区医院实行技术帮扶、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医院管理全方位帮助,可在很大程度上解决基层医院技术水平不高、群众家门口“看病难”的问题。江苏省卫生计生委中医医政处周柏林处长说,按照医改精神,要求建立城市医院与社区医院分工协作机制,明确各自的功能定位与责任义务,逐步实现社区首诊、双向转诊、分级诊疗目标,使病员合理分流,有效缓解群众看病就医难题,医联体基本具备这些特征。
成立医联体的好处显而易见,不过也有专家持有自己的看法。江苏省卫生法学会副会长胡晓翔提出,无论是集团化还是医联体、医疗协作体,有其一时存在的理由与价值,但并不是最终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主方向。区域化、有序的分级分工医疗体系建设,一定是自上而下且有完善的顶层设计,也是在区域交通、就医习惯和需求等充分调研基础上形成的,目前的种种自发合作还需要进一步引导。
有专家指出,成立医联体是在目前我国医生数量严重不足、优质资源过度集中大城市大医院的特殊历史背景下做出的积极探索,是医改过程中的一个暂时现象,问题的最终解决还是靠加大对基层医院的投入,让基层医院自身强壮筋骨,留住病人。此外,医联体目前多是医疗机构个体之间的“自由恋爱”,如果不加以监管,可能会有大医院“跑马圈地”之嫌,从而影响医疗资源的整体布局,加剧医疗资源的不合理分布。主管部门宜未雨绸缪,做好长远规划,进一步把好事做好。
编辑:兴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