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专家:大兴安岭生态被破坏 禁伐后仍需加强保护
中新网呼伦贝尔7月29日电(记者李爱平)“在国家全面禁止采伐大兴安岭森林基础的同时,应加大力度保护湿地,保护地球之肾……”29日,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的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第四纪冰川遗迹陈列馆研究员韩同林说,当地在雨季发生多次森林火灾,这证明当地的生态被严重破坏。
韩同林所说的“湿地”和“地球之肾”是位于中国北疆的大兴安岭地区。日前,他应大兴安岭加格达奇林业局的邀请,在中国岩画学会理事、大兴安岭主山脉冰川遗迹发现者崔越领的陪同下,对位于北纬五十度大兴安岭加格达奇的天台山冰蚀长城、鹿泉峰冰川石林、白桦冰蚀柱以及大量的冰川河谷湿地进行为期4天的考察,除研判出“大兴安岭经历了第四纪冰川时代,是统一的大冰盖,厚度相当于格陵兰岛大冰盖厚度”的科研结论外,他还更多地思考如何加大力度保护大兴安岭这一“地球之肾”。
韩同林研究员说,大兴安岭气候总的趋势是逐渐变暖,依据经历冰川时代的情况,也会出现极端气候情况。而当地极具视觉冲击力的冰川遗迹,加上湿地、河流、森林、岩画等古人类文化遗址,是不可多得的优良旅游产业资源,也是进行科普教育的场所。
在他看来,当大兴安岭最后一批采伐工人于今年4月1日退出历史舞台,国家全面禁止采伐大兴安岭森林基础的同时,当地更应该加大力度保护湿地,保护这一为人类提供淡水生态资源的“地球之肾”。
他认为,对大兴安岭已经开垦的湿地,尤其是腹地上的湿地,不论以什么条件借口“开垦”,都要坚持国家决策,坚决恢复湿地。
韩同林回忆说,2007年他到过大兴安岭阿里河两次,今年又到加格达奇,都是在多雨的夏季,可当地多处发生森林火灾,这证明当地的生态被严重破坏,才会发生如此极端的现象。
韩同林严肃地指出,如不加以纠正,极端气候会更加频繁剧烈,严重干旱气候因素会逐渐发展,并导致森林、湿地退缩。这一中国高纬度的大兴安岭生态系统也会影响世界生态环境安全。因此国家应加强保护森林、湿地、大力保护大兴安岭这个“地球之肾”。(完) ?
原标题:地质专家:大兴安岭生态被破坏禁伐后仍需加强保护
稿源:中国青年网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