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速欧洲”考验欧洲一体化未来
欧盟春季峰会9日在布鲁塞尔拉开帷幕,欧洲一体化是此次峰会的重要议题之一,而“多速欧洲”预计将成为峰会上的热词。
欧盟及成员国领导人近期频频提到“多速欧洲”。今年2月初在马耳他举行的欧盟非正式首脑会议上,德国总理默克尔表示,未来可能出现一个“多速欧洲”;3月1日在欧洲议会全会上,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公布了关于欧盟未来的白皮书,白皮书包含了建设“多速欧洲”设想;法国、德国、意大利和西班牙四国领导人6日在法国举行的非正式会谈中,表态支持“多速欧洲”。
法德意西是欧盟中人口多、资格老的国家。这四国领导人在欧盟春季峰会前夕举行会谈,实际上是这几个欧洲“核心国家”展现对欧洲一体化建设的决心。在这次非正式会谈中,“多速欧洲”的概念再次引发舆论高度关注。
所谓“多速欧洲”是指以不同步调推动欧洲一体化继续发展。在这一设想中,欧盟成员国将不再按照同一速度进行融合发展。有意愿的国家可在防务、货币、税收等领域加速推进一体化,而其他国家可以选择不参与。一体化政策可以根据具体情况从核心国家逐步拓展到其他成员国。
实际上,“多速欧洲”在欧洲一体化进程中已经得到实践。1995年申根协议生效时只有七个国家,后来增加到26个国家;1999年欧元区成立时只有11个国家,现在欧元已经在19个国家流通。
如意大利总理真蒂洛尼8日所言,“多速欧洲”已是既成事实,意大利赞成一个团结的欧洲,但事实上所有成员国很难一起继续前行。
尽管“多速欧洲”很早就遭到中东欧国家反对,但如今这一概念“老调重弹”,也实属无奈之举。
去年以来,多重危机考验欧盟一体化。英国“脱欧”、多国极右翼势力和民粹主义势头上升、美国新政府调整对欧政策,这些因素令欧盟随时可能面临分崩离析的危险。在挑战面前,欧盟必须拿出可行的一体化方案。
分析人士认为,“多速欧洲”有可能加剧西欧和中东欧的裂痕,从事实上造成欧盟的分裂,欧盟将名存实亡,可能会出现更多类似维谢格拉德集团这样欧洲内部的“小团体”。同时,“多速欧洲”还面临法国、德国、荷兰等国今年大选结果和美国对欧政策不确定性等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