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博弈中东乱局难解 反恐效果不彰凸显利益争夺
在叙利亚拉塔基亚北郊战区,一辆政府军装甲车驶过山地。
本报记者宦 翔摄
随着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影响力扩大,域内及众多西方国家在中东反恐方面投入了更多精力,但效果不彰也凸显了各方在反恐问题上的利益考量与争夺。
伊拉克外长贾法里12月7日在首都巴格达说,滞留在伊拉克境内的土耳其部队应在本月9日前撤出。“我们已经证实,大概一个装甲团的部队以及一些坦克和火炮进入了伊拉克领土……以训练伊拉克民间武装为名,并没有获得伊拉克联邦政府的授权,”伊拉克总理办公室近日发表声明称,“这一行为是对伊拉克主权的严重侵犯。”根据此前土耳其媒体的报道,400名特种兵和大约100名坦克支持人员在20—25辆坦克的掩护下,经陆路进入伊拉克境内位于摩苏尔东北的巴希加地区。
与此同时,本报记者随叙利亚政府军深入叙北部拉塔基亚前线,在距离叙土边境不远处的萨尔玛山一处高地上,政府军区域指挥官阿德南准将介绍,正面战场距离土耳其不到10公里,同时面临多支反对派从北部和东部的压力。近一个月来,政府军在北部战区建立了一个长20千米、纵深15千米的防守区,阻挡了反对派从土耳其南下的线路。目前,一些反对派向土耳其方向撤退,而政府军正从三条战线向北部边境推进。
采访时,天空中传来清晰的直升机轰鸣声。东战线副指挥官易卜拉欣上校告诉记者,近期政府军在此区域取得进展,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便是俄罗斯战机的协助。他表示,拉塔基亚北部战局迟迟难以完全平息,主要是因为土叙边境失控,包括极端势力在内的反对派武装可以持续得到外部的援助。据俄罗斯国防部3日称,之前一周,有大约2000名武装分子携带了120吨武器和250部车辆进入叙利亚,这已经“常态化”。此前,美国与俄罗斯曾分别敦促土耳其关闭同叙利亚的边境,但遭后者拒绝。
“区域内国家争先‘出牌’,试图让混乱的中东局势朝着有利于自身的方向发展,然而,角力的过程往往是残酷的。主动挥舞拳头,其真正用意令人浮想联翩。”开罗大学政治系教授哈桑·纳菲阿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12月2日俄罗斯国防部副部长安东诺夫在记者会上称,已掌握从“伊斯兰国”控制区向土耳其运送石油的3条路线,并同时展示了“伊斯兰国”运送石油车队在叙利亚与土耳其边境的照片。安东诺夫表示,国际社会如想打败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必须先摧毁其非法的石油贸易设施。俄军方表示,俄战机在两个月内空袭了叙利亚境内“伊斯兰国”控制下的32个工厂和11处石油加工厂,使恐怖分子每天非法贩卖石油的收入从300万美元下降到150万美元。
在实施空袭的同时,俄上月底以来也加大了对土耳其的制裁力度。分析人士认为,俄用“菜篮子”和旅游等措施制裁,是找准了土耳其的“软肋”,土将遭受巨大损失。
过去300多年来,土耳其与俄罗斯为控制高加索和巴尔干地区,先后发生了12次战争。俄罗斯军事科学院院士彼得罗夫斯基认为,今天承担着封堵俄进入中东、地中海地区重任的土耳其,一直怀揣着充当中东“老大”的梦想。叙利亚危机出现以后,土积极为反对派提供武器和经费。俄地缘政治问题学院院长依瓦绍夫表示,土攻击俄战机的行为是美国中情局参与制定的一场政治预谋,其真正动机是让中东地区出现战乱。只要不侵犯土领土,其他北约国家都不予干涉。土耳其已经成了“孤家寡人”。
俄国立人文大学国外区域学和对外政策教研室副教授马尔科多诺夫认为,俄土负面情绪虽已接近极点,但双方不可能发生“第十三次战争”,俄土任何一方都不愿削弱对方助长第三方势力。
中东域内国家积极出牌,凸显在地区问题上的存在感。美俄等国也积极介入中东局势,使得原本扑朔迷离的地区局势,更显微妙。
2日,英国议会表决通过对叙利亚境内的“伊斯兰国”目标实施空袭的动议。随后几个小时内,英国皇家空军的轰炸机便从位于塞浦路斯的空军基地起飞,对叙利亚境内的“伊斯兰国”目标展开第一轮空袭。4日,德国联邦议院以绝对多数通过了参与军事打击“伊斯兰国”的议案。德国将派遣1200名士兵参与任务。4日,法国总统奥朗德登上正在叙利亚附近地中海海域执行打击“伊斯兰国”任务的“戴高乐”号航空母舰,为参战士兵鼓舞士气,并宣布在未来几天,“戴高乐”号将抵达海湾地区。本月初,美国国防部长卡特曾表示,美国正在伊拉克组建一支特别部队,以协助伊拉克和库尔德武装人员对“伊斯兰国”展开突袭、搜集情报、解救人质等。
分析人士认为,美俄等国介入中东局势象征意义多于实际效果,目前,对“伊斯兰国”的空袭力量已经足以实现空袭计划,关键是地面配合攻势缺乏,无法对极端组织实现最为有效的一击。“在这方面,各方都未有具体打算。应该说,政治考量多于军事行动的决心。”
对于在政治上解决叙利亚问题,土耳其、沙特、伊朗等中东大国,以及美国、俄罗斯、英国、德国、法国等各方力量始终无法弥合其根本分歧,简单的“修修补补”无法真正推动中东乱局的和解。
(本报开罗、莫斯科、大马士革12月8日电记者王云松、韩晓明、陈效卫、林雪丹、宦翔)
>>点评<<
当前,叙利亚已经成为全球各种势力激烈博弈的交汇点和主战场。最上层是美俄等域外大国,中层是伊朗、沙特、土耳其等地区国家,最下面才是巴沙尔政府与各种反政府武装。这些力量各怀心思,各有所图,使叙利亚危机持续至今仍不见平息迹象。
近几个月来,俄罗斯与土耳其在叙利亚危机中的博弈日趋醒目。俄罗斯9月底出兵叙利亚,主要考虑有两个。一是挽救岌岌可危的巴沙尔政府,确保俄罗斯不至于失去叙利亚这一中东重要地缘政治前哨。二是遏制“伊斯兰国”持续扩张态势。俄罗斯境内有2000万穆斯林,一旦与该组织形成共振,将极大威胁俄罗斯安全,因此俄不得不“先发制人”。不过,俄罗斯军事介入叙利亚也存在不小风险,如经济负担加重、战事长期化、遭受恐怖袭击等。
叙利亚危机刚爆发时,土耳其以为巴沙尔政府会像突尼斯的本·阿里政权和利比亚的卡扎菲政权一样,一触即溃,一推就倒。不料4年多过去,巴沙尔政府依然屹立不倒。土耳其反而因叙利亚危机深受其害。一是大量难民涌入,二是恐怖威胁增大。即便如此,土耳其对打击“伊斯兰国”并不热心,依然想借这股极端势力消耗叙利亚政府军。土耳其与俄罗斯关系交恶,反过来又为政治解决叙利亚问题蒙上阴影。
(作者为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研究员田文林)
原标题:多方博弈中东乱局难解反恐效果不彰凸显利益争夺
稿源:中国青年网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