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晚报:“江苏省十大公证案例”提供新思路 今年全省办了60多万例公证 虚拟空间公证引关注

03.11.2015  14:50

  夫妻俩开了一家网店,搞得红红火火,但感情不和闹离婚,网店归谁,怎么顺利过户?女教师在微博上遭到辱骂和人身攻击,她和女儿的合影以及真实姓名、联系方式被发到网上,想起诉对方可证据怎么办?客居美国50多年的98岁老人想叶落归根,可有关他的身份官方信息都已丧失,如何确证其身份……现实当中,公众会遭遇这些难题,该怎么解决?昨天,江苏省司法厅、江苏省公证协会召开新闻发布会,揭晓并解读2015年度“江苏省十大公证案例”,为公众更好地通过公证的手段维护权益提供了一个新思路。

  通讯员李志江张全连扬子晚报全媒体记者于英杰

  权威发布:60多万件公证选出“十大典型

  昨天,江苏省司法厅、江苏省公证协会在新闻发布会上通报,截止到10月中旬,全省公证服务机构已办理公证事项60余万件,其中,为小微企业免费办理公证13000余件,为弱势群体、低收入家庭、困难群众免费办证15000余件,减免收费300余万元。

  今年以来,全省公证机构根据《江苏省公证机构规范化建设标准》要求,积极改善服务的硬件、软件设施,加大公证惠民力度,在劳动关系、财产继承、社会保险、伤残人士权益保障等民生领域方面出台9项便民利民惠民服务举措。针对网络虚拟空间快速发展,相关纠纷和维权增多的现实,积极探索“互联网+”公证服务模式,开发应用了公证在线受理平台,大力推广公证事项网上办理,使群众足不出户享受到更加便捷的公证服务。

  发布会上还揭晓了2015年度“江苏省十大公证案例”和“江苏省十大公证案例提名奖”,这些案例都是发生在老百姓身边的,对于老百姓依法维护自身权益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典型案例

  网店过户:夫妻离婚,合开的红火网店需要过户,咋办?

  李女士与张先生结婚后,以自己名义在淘宝网注册了一家网店,专营工艺品。平时张先生经营有方,网店生意越做越好,年销售额数十万。2014年,张先生和李女士协议离婚,约定网店归张先生所有。为了避免将离婚协议中的隐私透露给淘宝网,双方单独就网店归属申办财产分割协议,并进行公证。

  办理网上虚拟财产过户公证,无锡市梁溪公证处还是头一次遇到。公证处认为,网店账号、即时通讯账号、电子邮件地址、网游账号与虚拟道具、微博账号等通常意义上的虚拟财产,已经具有财产的属性,凝结着用户的情感、时间、劳动甚至金钱。明确了法律关系,办理公证就水到渠成了。首先,因网店为网上电子记录,没书面产权证明,公证员要求张先生通过公证处的计算机上网,在“淘宝”搜寻到张先生的网店账号及页面,公证员通过工作记录的方式,对整个过程涉及的网页进行截屏、打印,固定了网络证据;针对网店资料中的联系电话,要求李女士提供了电话缴费凭证,最终确认、审查网店情况。

  经公证员和淘宝网客服多次联系,依据淘宝网要求,在协议中载明原店铺经营权人在过户前已参加和签署的各类淘宝服务协议,店铺受让人应当一并承接。同时,在公证员指导下,双方就该网店过户前后所涉的权利、义务以及收益、责任都进行阐述。对该店铺在过户登记手续办完前所有的经营收益(包括提交申请时未完结的在途交易订单、提交申请后新增的所有交易订单的全部款项)和支付宝的换绑,也进行详细约定。最后,公证办理完毕,张先生与李女士顺利向淘宝网申办了网店过户手续。

  典型案例

  电子证据:女教师网上受辱隐私被泄,打官司取证难,咋办

  杨女士是扬州一所中学的音乐老师。今年6月底,高考结果出炉后,有人在新浪微博发布内容,质疑扬州一所知名中学的教学质量。为此,该网友遭到不同意见者持续攻击。杨女士也转发了微博并发言声援质疑者。那些持有不同意见的网友转而开始对她进行辱骂。

  这一事件持续多日,发展到后来,甚至有人专门注册多个“马甲”,变着花样对她及家人进行辱骂和人身攻击。更让杨女士难以接受的是,上幼儿园的女儿也成了被骂的对象,甚至有人还将她和女儿的合影以及真实姓名、联系方式发到网上,加以丑化后进行威胁和辱骂。杨女士想将那些侵犯其名誉权的网友告上法庭,使其受到法律制裁,但苦于取证困难、一时无计可施,最后在7月的一天向扬州公证处请求公证。近年来,电子证据保全并不少见。但杨女士的情况特殊,不仅案情影响范围广,而且事由是扬州首例微博“口水战”引起的名誉权纠纷。

  为了避免特定电子设备上的运行系统对微博证据保全公证的不利影响,公证员要求当事人使用该处的办公计算机和办公网络进行操作,避免某些恶意技术手段对保全过程进行干扰。在保全过程中,公证员综合采用现场记录、打印等多种方式对保全的全过程进行监控。为防止可能出现的形式缺陷,公证员采取截屏打印和实时打印相结合的方式,使保全的微博信息更加全面。杨女士拿到公证书的那一刻,长长舒了一口气说:“我终于有底气去打这场官司了。

  典型案例

  我该是我:客居美国50多年,老人想回家却没了身份,咋办

  98岁高龄的莫天德老人,原名莫俊德,原是常州市横山桥镇东洲村民,解放前去上海经商,解放初与家中妻儿老小失联,辗转到了香港。文革期间,家人与其失联。后来,莫老先生到美国定居,但没入美国籍,如今思乡心切,想叶落归根。当地华人社团出面协调,通过江苏侨办、江苏公安查到莫老在常州家人的联系方式,今年8月初取得联系,确认莫老先生的两个儿子、女儿均健在。整个大家庭都想尽快把莫老先生接回国,安度晚年。常州市侨办将这一信函转到常州公证处,希望办理相关身份信息公证,以便老人顺利回国。

  公证处核实情况后认为,办理与莫老先生之间的亲属关系公证有难度。因为莫老先生解放初出国,公安户籍信息系统没有他的身份记录;在国外期间,老人将名字从莫俊德改为莫天德,但缺乏证据予以佐证;此外,老人在美国期间丢了身份证,仅能提供一份在美就业许可证。这些不能证明其身份。

  怎么办?公证处业务委员会经讨论认为,采取当事人发表声明书的形式最妥当,既能详细阐述事情来龙去脉,弥补实证材料不足的缺陷,又能适应英美法系宣誓主义的特点,具有较高可信度。经与相关方面协商,这一方案获得认可。据此,公证处迅速开通绿色通道,安排老人次子办理了声明书的公证手续,并通过网络传送公证文书内容交给中国驻美领馆确认无误后,将公证书急件寄往美国。如今,老人已办妥回国签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