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小哥”成电动车逃逸事故高发人群

26.06.2017  16:56

  红箱子、蓝箱子、黄箱子……如今,越来越多的外卖小哥骑着装有彩色箱子的电动自行车在城市街头穿梭送外卖,与他们相关的交通事故也呈上升趋势。近日采访时记者发现,外卖小哥和快递小哥已成为引发电动自行车交通事故的“元凶”之一,甚至不少肇事逃逸案都与之相关。

   外卖小哥肇事逃逸,交警2天破案

  5月26日16时30分,南京交警三大队接到报警称,秦淮区升州路发生一起电动自行车交通事故,有人受伤。交警立刻赶到现场,肇事车已不见踪影,地面上留有一块蓝色碎片,伤者林女士正坐在地上,腿疼得动弹不得。

  她告诉交警,事发时,一辆电动自行车从她身边超车,撞着了她,她瞬时摔倒在地。骑车小伙见自己闯了祸,停了下来,还帮她捡拾落在地上的物品,林女士要小伙带她去医院检查,没想到小伙立刻骑上电动自行车,沿着升州路跑了。

  很快,林女士被120急救车送到了附近医院,经检查,她髌骨骨折。

  在事发现场附近正好有一处监控探头,交警三大队事故中队中队长吴学轶立刻调出了监控视频画面,并找到了肇事车辆。这是一辆蓝色的电动自行车,车后还有个黄色的大箱子,凭经验吴学轶认定,这是一辆“美团外卖”的电动自行车。

  不过,因监控视频像素不高,无法看清电动自行车的车牌号,民警们只好根据该车逃逸方向,顺着升州路一路调取监控,不过当追踪到绒庄街附近时,因这里正在拆迁,监控坏了,没能调取到监控,肇事的外卖车也没了踪影。

  一条路走不通,民警们又商量了另一个方法。第二天,办案交警找到了美团外卖在秦淮区的负责人,得知每天早上,小哥们都会在汉中门广场附近集合,于是28日清晨,吴学轶带着办案民警来到这里,并拿着案发现场捡拾的碎片进行比对,终于找到了肇事车。

  见交警找上了门,肇事的外卖小哥知道隐瞒不住,承认了自己肇事逃逸的全过程。

  最后,该外卖小哥被处以罚款1000元、拘留7日的处罚。

   小哥”们成电动自行车逃逸事故高发人群

  采访中记者发现,随着进入夏季,外卖小哥生意越发红火,交通事故率也呈上升趋势。

  6月20日上午,交警十大队接到市民王先生报警,称自己的车停在大厂草芳路附近停车位里,不知道被谁撞了。交警调出了草芳路上的监控录像,发现就在王先生报警前2个小时,在草芳路路口,一辆“饿了么”的电动自行车逆向闯红灯,穿过马路后又逆向驶入非机动车道,此时,骑车人改成单手驾车,低下了头,车歪歪扭扭地往前行驶,直到撞上了王先生的车才停下。骑车人停留了数秒后,加速继续逆向前行。

  交警十大队民警通过查找监控视频,终于找到了那辆肇事的电动自行车,这确实是一辆“饿了么”的外卖车。外卖小哥承认,当时他突然听到“抢单”铃声,立刻掏出手机翻看信息,车龙头没扶稳,这才撞到了王先生的车。

  就在不久前,大行宫也发生了一起类似的交通事故。一位年过7旬的老妇从大行宫家乐福超市走出来,刚走到非机动车道上,被一辆电动自行车撞倒在地,造成骨折。交警二大队事故民警接警后,调出中山东路沿线视频监控,通过视频录像一路“追踪”肇事车,终于发现该车停在新街口一写字楼下送外卖。随后,交警找到了那名收外卖的女子,通过她找到了那名肇事者,他正是“饿了么”的外卖小哥。

  记者从交管部门了解到,今年以来,在每天的接处事故警中,六成以上交通事故涉及到电动自行车。交警二大队事故中队相关负责人也告诉记者,目前他们每天处理的非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非机动车与行人的交通事故中,三成都和外卖小哥及快递小哥相关,并且肇事逃逸率也比较高。

  “小哥”们已成为交通事故肇事逃逸案件的高发人群。

   南京交警联合相关企业进行源头管理

  在南京,涉及电动自行车且有人员伤亡的交通事故几乎天天有。闯红灯、骑快车道、逆向行驶成了电动自行车最容易犯的三大交通违法行为。尤其是快递小哥和外卖小哥,对他们而言“时间就是金钱”,必须抢时间送单才能赚到钱,再加上他们中不少人交通安全意识淡薄,交通违法行为较多,因此容易引发交通事故。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交通肇事后逃逸,并已构成交通肇事罪的,将受到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事处罚;如果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将受到7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处罚;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的,如尚未构成犯罪,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以对其处以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可并处15日以下拘留,并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身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目前,针对“小哥”们交通违法和交通事故多发的情况,交管部门已联合多部门召集EMS、顺丰、肯德基、麦当劳等主要快递、外卖企业召开专题会,帮助这些企业从源头建立制度,强化交通安全法规意识、开展安全常识培训,保障“小哥”们的交通安全。

  与此同时,路面执勤民警也按照交通秩序整治“三年行动”的工作计划,大力整治非机动车交通违法行为,严查闯红灯、走快车道等。

  本报通讯员 谢逊 廖超

  张建武 戴雨舒南

  本报记者 王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