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祭日前夕中外人士徒步重走历史与和平之路

01.12.2019  19:30
从2016年起,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在每年的12月13日国家公祭日前夕,都会组织国际和平徒步活动。 泱波 摄

  国家公祭日前夕三百名中外人士徒步重走历史与和平之路

  中新网南京11月30日电(记者 申冉)今年是南京大屠杀惨案发生82周年,在第六次国家公祭日前夕,11月30日晨,由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下文简称江东门纪念馆)主办的第四届“南京安全区”国际和平徒步在南京师范大学随园校区举行。环绕着82年前正义外籍人士为南京难民设下的“保护区”,300位中外人士徒步重温了这段历史与和平之路。

  1937年,侵华日军攻破南京前夕,20多位留守南京的正义外籍人士成立了“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以现在的南京师范大学和南京大学为界,在战火中的南京市中心设下一片“安全区”,先后庇护了25万多名南京难民,使他们免遭杀戮。

11月30日,300位中外人士徒步重温了这段历史与和平之路。 泱波 摄

  江东门纪念馆馆长张建军介绍,为了纪念这段“无国界”人道主义感情,从2016年起,纪念馆在每年的12月13日国家公祭日前夕,都会组织国际和平徒步活动,“边走边看,重温历史,感受今日和平的来之不易。

  当天的徒步线路全长8.2公里,环绕当年的“南京安全区”边界:从南京师范大学随园校区出发,途经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五台山丛葬地、拉贝故居、鼓楼医院、宁海路5号、宁海中学最终回到南京师范大学。

  只是,随着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的年事已高,在徒步的队伍中,越来越少的“老面孔”令人黯然。不过,尽管已年过九旬,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葛道荣今年仍坚持参加了徒步活动。在儿孙的搀扶下,老人颤抖着为魏特琳女士雕像系上围巾,“魏特琳小姐,我又来看您了!

人们感怀当年在南京留下人道主义关爱的国际友人。 泱波 摄

  魏特琳是当时金陵女子文理学院的一名美籍教师,在南京大屠杀期间,她不顾个人安危,放弃离开南京的宝贵机会,在如今的南京师范大学校园内,保护了上万名妇女和儿童免遭伤害。

  当时年仅10岁的葛道荣和两个弟妹,就是在魏特琳等国际友人的保护下,躲过屠戮的幸存者。尽管过去八十多年,葛道荣对这段恩情依然刻骨铭心,“魏特琳小姐给我们的是‘涌泉之恩’,我们现在能做的也只是‘滴水’相报。

年过九旬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葛道荣为魏特琳女士雕像系上围巾。 泱波 摄

  在今年的徒步队伍中,也有更多年轻人和外国友人的加入。

  19岁的奥地利高中毕业生Linus Mayerhofer,是南京大学拉贝与国际安全区纪念馆的一名国际志愿者,这也是他第一次参加这样的活动,他告诉记者,“从今年八月份来到南京,通过志愿者工作,对南京大屠杀也有了一些了解。但以实地探访来感受这段历史我觉得更有意义。

  “在今日的世界,和平尤其值得我们深思和探讨。通过了解历史,我们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平的内在含义。”正在南京大学任客座教授的德国海德堡大学日耳曼学系Burckhard Duecker教授,也参加了这次活动,“很高兴看到越来越多的各国年轻人愿意‘接近’历史,这是一件好事。”(完)

编辑:顾名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