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农村“用工难” 普遍“减工不减价”
图为生祠镇利珠村老年雇工在采收豆角。魏海清摄
“人工真是大问题,要是工作苦、工钱不高,就没人肯来干活。”近日,我市一些规模种植基地负责人向记者反映,今年入夏以来,尤其是持续高温期间,种植基地普遍遭遇“用工难”,不得不采取“减工不减价”、发放冷饮费等方式留住老年工。
缩短工时,工钱不变
入夏以来,西来镇永胜村西瓜种植基地上西瓜批量上市,周边一些老年村民被瓜农雇用,帮助挑运西瓜、进行田间管理等。永胜村15组村民沈炳余今年66岁,他也被一名瓜农雇用,当外地西瓜批发商前来买瓜时上工,和其他老年工人一起将成熟西瓜挑运到田头,以便集中称重。
“平时瓜农需要人手时,都请我去帮忙,做一天工钱60元。现在帮瓜农运瓜,时间不长,一般在上午九点半前,不过瓜农仍按天支付工钱。要是工钱少了,这么热的天,我宁愿在家待着。”沈炳余说。
这阵子,生祠镇金星休闲农庄上百亩葡萄上市,香沙芋种植也正处在关键时期,农庄负责人陆海兵雇用13名工人采摘葡萄、进行田间管理等。“由于农村‘空心化’,农庄工人的年龄都在70岁左右,60岁以下的村民宁可做保洁、保安、洗碗工等工作。每到高温时,用工问题尤其突出,要是工作苦、工钱又不高,没人肯做。”陆海兵说,前段时间,我市持续高温,金星农庄为减轻老年工人工作量,只安排早上5点至9点上工,天稍微凉快些,才会安排下午3点至6点上工,不过工钱和工作8小时一样。
记者从规模蔬菜、水果种植基地上了解到,缩短工时、工钱不变,是种植基地夏季用工的普遍策略。
绞尽脑汁解决“用工难”
“为了解决用工难问题,我们农庄在防治病虫害方面、香沙芋种植过程尽量机械化。”陆海兵说。为了解决夏季“用工难”、“用工荒”问题,我市一些规模种植基地除了“减工不减价”,还不得不采取其他策略。
“要是不提早想办法雇用长期工,夏天很难招到临时工。”生祠镇新丰村义昌葡萄园负责人陆义昌介绍,生祠镇现代农业发展快,近年来,新丰村以及附近村出现了不少种植基地,愿意出来做工的老年村民有了更多选择,要是不提高工资待遇,他们就会流动到其他基地。为了确保用工稳定,今年夏季,他不仅“减工不减价”,还给工人发放果品作为冷饮费。另外,从今年开始,他和长期工约定,不上工期间,按每月300元的标准发放生活费,只要工人能够随叫随到。
最近,生祠镇利珠村蔬菜基地上种植的豇豆、茄子、韭菜、菜椒、苋菜等集中上市,每天清早,40多名老年雇工在蔬菜基地上采收蔬菜。利珠村党总支书记冷红明介绍,利珠村建起连片的蔬菜、桃子、花卉、中药材种植基地,平时用工量很大,到了采收等时节,用工需求更大。为了不因用工问题影响到农业生产,2014年,村里成立了劳务服务合作社,专门负责招工。前阵子,全村600多亩桃子上市,用工量一度达到一二百人,多亏了劳务服务合作社提前组织到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