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长还得靠内生动力
4月15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创下6年来新低。其中,我国第二产业增加值60292亿元,增长6.4%,增速有所回落。从整个形势来看,我国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主要是因为传统增长引擎继续失速,而新增长点又青黄不接,经济内生动力并没有实质性改善。
经济下行压力大
自2009年下半年以来,全球经济步入持续复苏阶段,但屡遭国际主权债务危机、全球资本流动冲击的困扰,经济复苏进程持续分化,世界经济仍处于国际金融危机后的深度调整期,总体复苏疲软,态势难有明显改观。
今年一季度,由于经济运行的惯性及春节等因素影响,我国经济增速继续放缓,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部分行业产能过剩,仍有待化解,一些领域的潜在风险仍然存在。种种迹象表明,投资、工业回落冲击、制造业产能过剩、传统产业淘汰力度加大、汽车通讯等主导行业减速、投资需求不旺等因素导致工业生产加速下滑,制造业和房地产等传统拉动经济增长的领域呈现乏力态势。在过去的几年,我国一季度经济增速都较慢,而今年经济整体数据继续走低,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房地产滑坡、工业投资疲软。
实际上,受去库存等多种因素影响,我国工业经济增长仍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一是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投资等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在衰减。二是创新创业、互联网+等新的动力渗透、衔接,需要一定的时间。目前,我国新的动力体量较小,对投资领域的拉动作用还没表现得特别明显,没有完全形成一个可以替代传统的、固定资产投资的拉动作用,短期内难以弥补传统动力消退所带来的影响。
服务业赶超传统工业
2015年,尽管世界经济出现分化,但各国政府都在努力改善自身的经济发展环境。而我国经济增长面临结构调整和驱动力转换的过程,尽管经济数据疲软,但结构升级加快,特别是新产业、新业态、新主体、新产品、新动力正在孕育和积累,内生动力强大。近年来,随着工业增速放慢,服务业等新经济的增长持续快于制造业,旅游、文化、信息、现代物流等行业发展迅速,对经济的贡献已经超过传统工业。
当前,我国宏观调控总基调仍是稳中求进,要保持经济运行的稳定,要通过结构调整,重构经济发展新平台,加快经济增长动力转换。一方面用减法淘汰落后产能,另一方面用加法加快补齐经济发展中的短板,增强经济发展的平衡性。同时,要积极引导企业适应经济新常态,加快生产、流通、管理等领域转型升级,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率。在效率提高的基础上,降低成本,获取利润空间,实现财政收入、企业利润和居民收入的共赢式增长。不过,需要指出的是,我国服务业不能盲目发展,也不可超越经济发展阶段,要防止服务业发展过快而导致的实体经济空心化和劳动生产率的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