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内外媒体盘点习主席访美西雅图站行程
境内外媒体盘点习主席访美西雅图站行程
认为此访将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赋予新内涵
习近平主席北京时间22日乘专机离开北京,23日抵达美国华盛顿州最大城市西雅图,开始对美国展开任内首次国事访问。境内外各大网站和社交媒体聚焦习近平访美行程开启,报道形式多样、丰富生动。舆论关注度持续升温。
境内外舆论多维度分析解读“里程碑式访问”,高度关注习近平接受华尔街日报采访以及习近平参加欢迎晚宴发表讲话、中美互联网论坛。此外,此次外访意义、中美企业家座谈、双边经贸关系、网络安全议题等成为主要聚焦点。
舆论认为,习近平访美是合作、和平和发展之旅,也是民生之旅,此访将推动中国梦和美国梦沟通交融,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赋予新内涵。期待外访给老百姓带来更多民生红利。希望中美加强地方合作,推动中美新型大国关系踏上新航程。
【境内网上舆论反应】
焦点一:聚焦习近平接受华尔街日报采访情况。
习近平主席启程访美前接受了《华尔街日报》的书面采访,就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及中美关系等问题作出权威阐释。网民评价积极正面,普遍认为此次访问“内容实在”,而且“尖锐问题不少,不回避”,积极评价访问内容“有利于美国人民更好地认识中国”“促进中美关系,为习主席访美营造友好氛围”。
(一)评价访问内容“干货多”,习主席受访风格“坦诚自信”“直面质疑”。
网民“梧桐青楸”说,访问干货很多,读懂了习大大的话,就能读懂今天的中国。最欣赏习主席这种淡定自信的风格,直面质疑,不惧误解,始终坚持原则立场。很坦诚,我们是真诚对待美国,美国有没有诚意就看他们了。
(二)舆论最为关注习主席关于中国股市等经济问题的解读。
网民“王月月”称,这是习主席第一次公开谈中国股市,习大大态度乐观,应该能提振明天股市吧。
网民“软软的话”表示,海内外有不少声音质疑救市措施,习主席敢于回应,为必要的救市措施正名。
(三)认为启程访美前接受美国媒体采访,“更全面、真实地向美国人民介绍中国”。
网民“Huang_旭初”称,采访问题涉及方方面面,几乎就是在美国人民面前勾勒了一幅“中国全景图”。中国领导人越来越开放了,出访总是接受外媒访问或发表文章,有利于增强我国在当地民众中的影响。
焦点二:聚焦习近平访美欢迎宴会演讲。
习近平主席出席华盛顿州当地政府和美国友好团体联合举办的欢迎晚宴时发表重要演讲,对很多敏感问题毫不回避、一一回应,涵盖中国改革、经济、股市、反腐、中美关系等各个方面,内容非常丰富。多家媒体在报道中提及,习主席演讲过程中,几次被掌声打断,演讲结束后,掌声经久不息,反响热烈。网民普遍称赞演讲朴实、真切,有利于增信释疑。
(一)称赞习主席晚宴演讲朴实、真切,打比方、讲故事等“拉家常”式语言拉近中美民众距离。
网民“阿赖耶”认为,习主席语言朴实、真切、亲民,除了回应一些质疑和杂音,还介绍了中国梦,聊到了自己早前访问艾奥瓦州与美国民众接触的经历,强调了中美人民友好交往对两国关系发展的重要性等。用美国人民听得懂的语言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要实现中国梦的重要信息,一下子拉近了中美间的距离。
(二)认为习近平对反腐的表述鼓舞人心,向世人表明我党反腐治腐决心。
网民“诸司马技”留言,习主席在西雅图坦率谈到腐败问题,再次表明中国政府反腐治腐的决心和信心。中国反腐没有什么权力斗争,必须严厉打击腐败问题,支持习主席对腐败采取高压态势。
(三)“推动中美文化交流、民间交流”利于夯实中美关系,公共外交有望成为中国对美外交新亮点。
网民“落花流水”称,中美友好,根基在民众,希望在青年。中方支持未来3年中美两国互派5万名留学生到对方国家学习,中美将在2016年举办“中美旅游年”。从青年开始,将公共外交作为重头戏,可谓抓住了关键,夯实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民意基础和社会基础,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必会水到渠成。
(四)强调改革体现啃“硬骨头”决心,“永不称霸、不搞扩张”符合一贯和平共处、合作共赢主张。
中华工商时报副总编辑刘杉分析,改革一直是中国社会的关键词,美国对此也并不陌生,中国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力度之大前所未有,也必然会遇到阻力。习主席在多个重要场合一再强调改革的重要性,此次讲话也透露,今后将在市场、财税、金融、投融资、价格、对外开放、民生等领域集中推出一些力度大、措施实的改革方案,彰显啃“硬骨头”的决心。
(五)再次谈及中国经济、股市、人民币汇率变化等,表明中国有实力保持经济中高速水平增长。
网民“阳春白雪”表示,经济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引发世界担忧。习主席的判断,给世界各国人民一颗定心丸,中国经济运行依然保持在合理区间。下行压力固然存在,但中国有信心通过加强和创新宏观调控,促进经济增长保持中高速水平。
(六)中美两国在互联网领域利益深度交融,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需要中美共同维护。
新华网文章认为,中美是世界两个最大的互联网国家,中美两国在互联网领域早已利益深度交融,成为“命运共同体”。双方有多个领域的共同关切,也面临着多个共同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