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再认识,大学与中学对话
首届“大学-中学圆桌论坛”于2018年7月1日在北京大学举办。北京大学教务部与教育学院首次邀请基础教育一线的教师、校长与大学中参与和关注基础教育的教师和研究者共坐圆桌,期待通过开诚布公的对话凝聚共识。论坛主题是“基础教育再认识:大学与中学的对话”,分为“中学理科教育”、“中学人文教育”、“多元评价与大学招生”、“素质教育的名与实”四个分论坛,邀请到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专家学者与十余位中学特级教师与校长参与圆桌讨论。
在北大举办的首届“大学-中学圆桌论坛”以“基础教育再认识:大学与中学的对话”为主题。
教育的本质是道德教育
北京大学教务部副部长强世功主持论坛开幕式。他首先指出,目前推进通识教育已经成为大学的共识。大学教育理念的改变,会直接影响中学基础教育。面对大学教育理念与招生模式的变化,大学与中学间进行对话十分必要。
清华大学新雅书院院长甘阳随后提出:近年来,大多数人看待大学和中学的关系更像是市场上的供求关系。好学生供不应求,各大名校为了招到高考状元们,争得斯文扫地,吵得不可开交。甘阳认为大学和中学的关系,应该从培养人才的层面上来看待,应该更多关注学生道德培养,而不只是人才创新培养。教育的本质的道德教育。任何民族都是以最高的道德要求来教育孩子的。例如中国古代以君子作为培养的目标。但是我们今天又是以怎样的道德理想来培养孩子们呢?社会舆论总喜欢标榜乔布斯、马云等人作为成功的榜样,但是他们可以作为学生学习的道德典范吗?
甘阳指出:我们现在的教育体系很缺乏道德教育。绝大多数学生都没有很高的道德理想,很难成为大学问家。现在大多数学生们进入大学,只是想掌握就业的技术,缺乏科学兴趣。著名的钱学森之问展现出中国教育的现状,即越来越少的人想做科学家,对一般人来说,这只是一门风险大,收益小的买卖而已。
同时,甘阳认为学生们在进入大学以前,就已经被灌输了成功人士的发展途径,虽然很少有大学教授敢于承认大学是职业培训所,但事实情况正是如此。
教育并没有捷径。我们以怎样的人格理想引导学生,就会有什么层次的学生出现。如果没有崇高的理想,进入一流的学校也只能是表面的成功。
教育应该以学生的成长为中心
北京大学教务部部长傅绥燕随后则提出了教育应该以学生的成长为中心。她认为,大学教育和中学教育就像一场接力赛,然而我们的教育长期遭受社会舆论的批评,这反映了人们的期望和现实的矛盾。近年来,各个大学都在以不同方式进行本科教育改革,例如加强通识教育、导师制等等。学校看待学生的方式在逐渐发生变化。
教育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教育要兼顾当下和未来。教育的使命是培养人文情怀,让科学技术薪火相传。“00后”一代的孩子们物质生活条件丰富,他们是见多识广、聪慧敏感的网络原住民。他们的成长也面临两个大问题:一是自我认知不完善,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容易迷失自我;二是自我管理能力较差,他们很少进行自主选择,在复杂的大学生活中很容易迷失自我。
傅绥燕教授并不赞同“以学生为中心”这样的提法。她认为我们应该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我们可以以不同的形式选拔人才。通过多元选拔,保持学生的多样性。傅绥燕教授期待未来的大学可以自主选拔人才,学生也能自主选择心仪的大学。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院长陈晓宇则指出,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的共同目标。目前教育领域的改革有被数字指标误导的趋势,大学出现了重研轻教的现象;一些中学也把数字当成办学目标。陈晓宇教授期待大学和中学摆脱功利主义、绩效主义和指标导向评估对教育教学的不利影响。
自主学习的高中教育
第一场分论坛以“中学理科教育”为题,讨论“科学教育:如何兼顾基础与创新、普及与卓越之间的张力?”主持人清华大学力学系李俊峰教授认为,在教育这场非常复杂且重要的“实验”中,唯一可以预期的结果就是儿童变成了成人,而成年人和儿童最重要的区别就是三观的形成。关键的问题是教育儿童怎么判断、以及以什么心态面对世界。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刘坚发表了题为“我们需要什么样的高中教育——正在改变与任重道远”的主题演讲,提出“我们需要什么样的高中教育”的问题,如果仅凭一张拿到高分的高考卷,就能让各大名校招生办老师争状元争得头破血流,这样的教育很失败。然而,这正是当下的教育现实。教育是失败者的教育,中考淘汰了不能升高中的学生,高考淘汰了不能升大学的学生,考研又淘汰了不能升研究生的学生,这些不能升学的学生相比升学的学生要先一步走入社会。刘坚教授指出,最后成功升学,读到最后的学生,部分又流向海外……
刘坚教授给出一个数据,29.3%的高中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研究性学习。这是去年山东省教育厅对全省140所高中进行调查得出的数据。修习选修课越多的学生,有更大的学习兴趣,更高的学业成就,更少的网络成瘾率。刘坚教授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预兆。2003年高中教学方案就已经提出:学生有机会自行选择,形成有个性的课程修习计划。九年义务教育是不定向的普及教育,而大学教育则是定向教育,高中教育介于其间。刘坚教授倡导我们应该让学生自主选择所适合的课程,形成自主学习的高中教育。
会研究的中学老师
首都师范大学教授邢红军从中学教师研究水平的角度出发,指出国内中学理科教育因为缺乏教学研究的支撑,难以培养出有创造力的学生。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李曼丽关注信息技术的使用是否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数学科学素养?她的团队所做的对照实验数据表明,在校内外使用信息技术学习对学生的数学科学素养主要是负面影响,因此不应片面推广信息技术的硬件,而应该更多以教学实践为中心,着眼于师资养成和软件建设,促进信息技术与教学的融合。
放飞学生,解放老师
人大附中联合总校校长刘彭芝提出问题:我们都知道高考状元不一定是最好的,那我们为什么要抢状元?他认为,这反映了目前中学教育体系里并没有出现多少创新型人才,名校能争夺的只有各省市的高考状元了。刘彭芝校长提到人大附中在不断尝试改革,引进创新型人才,近几年来一直在招博士。博士们可以一边写论文一边教学。
刘彭芝校长认为国家教育经费应该往教师培训上倾斜。现在的教育制度不仅在压制中学生,也在压制中学老师。高水平的中学老师几乎年年都在带高三的孩子们高考。老师的才能也是有限的,老师们需要有时间去大学进修培训,了解最新的教育信息。他举例说:我们联合清华的七位教授和人大附中的七位博士老师,一起给学生们上课,效果就很好。
随后指出:我们能教中学生一个创新的过程——想要解决什么问题,如何随着问题进行不断思考,寻找解决办法,在变通中求得突破。学生的资质因人而异,我们要重视学生们的多样发展。不能让家长和老师们来说,学生应该怎样怎样……
讨论环节,与会嘉宾就“基础与创新”、“普及与卓越”的主题进行集中辨析。李俊峰教授认为拔尖是分层、而创新是分类。一方面,学的越多,发散性思维越少;但另一方面,只有学的越多,发散性思维才能越靠谱。王本中校长认为拔尖创新人才需要特殊的教育体系;刘坚教授也指出,拔尖人才的培养需要学校提供给学生机会,让学生自由探索和发现。刘彭芝校长强调了人才培养的过程需要爱与尊重,只有尊重孩子和老师,激活兴趣,才能创新学习、创新教育。
高中语文:不要低估学生的学习能力
第二场分论坛聚焦“中学人文教育”,围绕“传承与创新孰主孰从?人文厚度与国际时尚孰轻孰重?”进行具体讨论。
主持人甘阳教授将讨论主题具体化为两方面问题:其一,中学与大学教师如何看待语文教学、通过什么样的方式达到语文教学目的?其二,在中学,历史学科是否仍然担当人文教育的功能?
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王宁教授认为语文学科不只是为了研究语言和文学,而是培育人的心灵。人文科学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认识自己,如何提高自我控制与自我修养的能力,继而才能真正解决社会问题和自然问题。
复旦五浦汇实验学校校长黄玉峰强调,中学语文教育的主要使命是传承,没有传承就无从谈创新。在中小学,要通过大量阅读建立人文教育的基础。学生在这个时候记忆力好,吸收能力强,这是他未来创造的基础,而不应把大量时间放在习题这样的被动学习中。记诵经典是自古以来行之有效的人文涵养门径,不要低估学生的学习能力,低年级学生也能学好看似艰深的文言文。
汉语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语言
北京101中学副校长程翔提到,领导来中学听课最有可能听的课就是语文课。文学追求的是情感,这个和理科不同。我们能读朱自清先生的《背影》,因为父亲的背影而深受感动,但是大多数人不会因为读了一元一次方程而深受感动。
程翔举例说:学生们读《愚公移山》,会好奇为什么愚公不搬家,要费力去开山,因为这是一则寓言故事,寓言有寓言的艺术风格,通过这则寓言,告诉我们持之以恒,坚忍不拔的精神;同样道理,白居易为何要写自己半夜听琵琶女弹琵琶呢?琵琶女是作者精心塑造的文学艺术形象,是有作者自己影子的,作者通过琵琶女,折射自己的政治处境,传达自己的委屈之情,共同构成完整的艺术形象。
程翔校长认为:汉语是世界上最优美的语言,语文老师应该不断提升自己的语文修养,培养孩子们热爱母语的热情。
历史课的定位
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张帆最后回应了甘阳教授“历史学科是否担当了人文教育的功能”的提问。他认为,历史学本身是人文科学。历史学不仅是历史知识,还应教会学生把复杂问题放置到特定的时空环境中去考察。
主持人甘阳老师建议高中人文教育应避免碎片化,尽可能读经典作品整体,否则中学生对许多经典文学作品都只是浅尝辄止。如何让学生们对文学作品有更深的把握,任重道远。
基础教育的取向是统一性还是差异性?
第三场分论坛聚焦“多元评价与大学招生”,围绕“选材识人如何兼顾科学标准、社会伦理标准与人性标准?”展开讨论。
华东师大教育学部教授丁钢指出,“如何实现多元评价”是一个同时困扰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的问题。尽管上海和浙江高考都加入了综合素质评价,但多元评价能否真正落实,仍需探讨。
北京大学附属中学校长王铮针对解决多元评价的困境,介绍了北大附中实行的许多改革措施,旨在给学生更多的选择,并非仅着眼于高考,致力于学生一生的成长。
上海格致中学校长张志敏认为,教育要让不同的人更加不同,基础教育应该鼓励学生个性成长,人才选拔也应当顺应学生的天性。他指出,尽管家长和学校对孩子成长负有责任,但是仍旧应该给予18岁孩子选择未来人生道路的机会。但遗憾的是,目前高中生普遍缺乏对自我成长的思考。对此,社会、学校和家庭应该提供相应的支持,让学生能够在良好的氛围中思考自身的未来。上海格致中学为了帮助学生记录成长经历,在八年前开发了涵盖道德操行能力、基础课程学业能力、体能运动、心能和创能的“五能评价系统”,力求塑造学生共通性社会人格、设计专享成长路径、培育创新思维,以高中三年的幸福换取学生一生的幸福。
高考PK自主招生与学科竞赛
就高考遭到的一些质疑,复旦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副研究员陆一指出,高考是国家强制性的基础设施性制度,旨在维护教育的基本公平,本质上是不讲人情的。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高考的粗筛效果很显著,但难以做到细筛。自主招生可以作为一个有效补充。对于学科竞赛,陆一博士强调应重新认识其对于选拔拔尖人才的重要性,并开发出学科竞赛之外的更多的能力竞赛。此外她还谈到,教育应该是不计成本的,国家应投入更大的财政力量为教育托底,来解决中学校长和老师的后顾之忧。
北京大学的裴坚教授认为,学科竞赛是必要的,可以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更多学习的可能,是对高中教育的有力补充。陆一博士指出,在高考区分度不足的情况下,刷题带来的学业压力并没有给予学生真正的挑战。张志敏校长进一步强调,竞赛追求的是对学科事业的高端培育,在将其作为多元评价方式时,需要预防以功利为目标的倾向。王铮校长也希望竞赛不要被功利所绑架。他认为,竞赛是一种以兴趣为指引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是对中学教育的有益补充。
这一分论坛最后就如何进行多元评价进行自由讨论。与谈者认为,一方面高中课程设置较为简单,内容减负,高考区分度不足;另一方面,为了在低难度考试中不出错,确保成绩的稳定性,大量刷题加重了学业压力,低效重复的学习并没有构成真正的智识挑战。中学减负却成为增负!当前,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愈发多元,生活体验愈加丰富,自我认知迅速发展,因而需要多元选拔机制满足学生的多元发展诉求。只有不跟风逐流,冷静面对现实,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携手共进,发挥大学科研优势,提升中学教师水准,才能给予学生更多自由成长的条件。
当我们在说素质教育之“名”时,我们说的是什么?
最后一场论坛探讨的主题是“素质教育的名与实”,关注“素质教育如何平衡基础性与预备性,国家的统一要求与学生个性发展?”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刘云杉先提出,当我们在说素质教育之“名”时,我们说的是什么?作为一个概念,素质教育是作为一个“批判的武器”出场,它直指“应试教育”,这就形成了“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二元对立。素质教育在对应试教育的批判中建立的思想合法性,素质教育在不断地“破”,改革成为素质教育的内在精神基因,但是,变革不能成为一种行为的习惯,变革的方向究竟在哪里?
当我们在说素质教育之“实”时,我们在做什么?这是一个纷争、歧异,既充满实验主义,又不断回归常识;是站在这个时代,不同阶层、不同利益、不同传统的人对培养什么人、选拔什么样的人的种种“想象”,既是一个斗争的博弈,也是一个不断试图取得共识的过程;还是一个教育场域与国家选拔、社会诉求直接对话、碰撞的前沿阵地。
西北工业大学附中副校长李晔根据自身的办学经验,指出基础教育具有两种特性:一是要一定程度地满足国民的生存需要,依据高校对新生文化素养的需求,尽可能地提高基础教育工作者的业务素养,发挥基础教育的预备性功能,培养学生必备的升学竞争能力,合理地满足国民就业的需求;二是要一定程度地引领国民趋于文明,发挥其引领功能,为民族乃至人类更文明的美好未来立德树人。教育有传承大道的天职,有育化心灵的使命。
浙江学军中学校长陈萍认为,素质教育的根本是培养人的品质,应该以德育为先。学校需要为学生提供多元发展的机会,但不能忽视学生层次差异大这一事实。对素质教育的评价也应该考虑群体和阶段的差异,对部分学校而言素质教育的确是“奢侈品”。
为身份而斗争——基础教育的困境和前景
华东师范大学的吴刚教授指出中国基础教育的困境在于“为身份而斗争”,认为素质教育的对立面是功利教育,应试教育不过是功利教育的当代形态。高考是目前相对高效和公正的筛选机制,它基于能力主义的筛选原则;教育因此成为身份建构的核心机制,也陷入普遍的身份焦虑之中,生生竞争与校校竞争是常态,技术层面的改革无法摆脱困境,他最后质疑面向能力的筛选何以推进教育发展?
浙江学军中学校长陈萍认为,素质教育的根本是培养人的品质,应该以德育为先。学校需要为学生提供多元发展的机会,但不能忽视学生层次差异大这一事实。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林小英发表了“准市场的教育改革框架下的素质教育——无名也无实”的主题发言,对素质教育做出了学理上的分析。她认为素质教育实际操作中呈现“家长至上的消费主义”、“规训的管理主义”以及“监视的评估主义”等特征。
长沙雅礼中学校长刘维朝指出,当社会关注的焦点不再是学生分数的时候,学生负担才能得到真正的缓解。高中教育价值在于为学生终生发展奠定人格基础与学力基础。
在自由讨论环节,五位与谈者围绕“素质教育”展开了热烈讨论。首先,李晔校长指出,高中应试教育盛行,“没有升学率就没有今天”,但“只有升学率就没有明天”,需要兼顾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推进需要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要求教师拥有课程智慧和人格魅力,成为学生的精神引路人。陈萍校长肯定了素质教育的落实离不开优质的教师队伍,此外还离不开家长的支持、学生的努力,以及学校领导的家国情怀。她特别指出素质教育需要地方财政的大力支持。对此,林小英副教授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她认为素质教育更需要一种朴素的精神,需要关注社会中层和底层的学生,需要回应如何追求个体的美好生活,如何追求集体的美好社会。吴刚教授认为,中国教育的分层差距拉开,优势学校凭借优势资源和生源能够进入良性循环,弱势学校反之。因此政策设计不应只考虑良好目标,而应考虑分化型的改革目标,素质教育情境中不同学校应有不同目标。最后,刘维朝校长表示,在社会和学校分层明显的今天,如何在大众公平的前提下促进差异性公平尤为重要。
成功者不会是千人一面
在闭幕发言中,北京大学元培学院常务副院长李猛指出,基础教育能否在不断改革的过程中考虑到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整体状况,并充分保持教育制度的历史承继关系与稳定性,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高考制度是中国教育制度的骨架,不可能靠这个统一的制度实现对所有个体的评价,但也不宜因此否定整个制度对于建立社会公平、促进社会流动,甚至在最大范围内实现人才选拔的重大意义。中学和大学的教育工作者需要共同探讨,如何在现代社会,通过学习让每一个孩子发现他真正热爱的事业和生活,而不是造就千人一面的成功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