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卫生工作的“淮阴模式”从江苏走向全国
中国江苏网5月7日讯 近日,全国基层卫生工作会议在京召开。淮阴区卫计委作为全国2800多个县区的唯一代表,在会上作经验交流。至此,基层卫生工作的“淮阴模式”从江苏走向全国。
2010年基层卫生综合改革启动以来,该区从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入手激发医务人员积极性,内外并举破解人才“瓶颈”,投入4.6亿元提升医疗卫生服务硬件,建成全国“群众满意的乡镇卫生院”3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省级以上示范化率达到70.8%,探索的家庭医生服务模式在全国推广。数据显示,去年淮阴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门(急)诊、住院总人数分别达301.4万人次、6.15万人次,是医改前的5.68倍、3.75倍。
淮阴基层卫生综合改革的成功经验,吸引了来自全国100多批次考察团前来取经。中央财经大学卫生财经研究所长王俊在淮调研后认为,基层卫生综合改革的“淮阴模式”值得全国分享,诸多做法都是可借鉴、可推广的样板。
“以棉花中心卫生院为例,月人均奖励绩效现在达到了2200多元。”在淮阴区卫计委,负责财务工作的陆克祥在向记者谈及医务人员薪酬变化时感慨道:“四年间收入翻了29倍,靠什么?靠新政策。”
陆克祥所说的新政策,是淮阴区卫计委结合实际推行的薪酬分配改革。改革前,区财政每年拿出5000万元用于全区医疗卫生事业综合性补助,对近4000人的队伍而言,无异于“杯水车薪”。“待遇问题不解决,就好比人体内淤积的病灶没有得到清除,导致医务人员改行、另攀高枝现象屡见不鲜。”据淮阴区卫计委主任洪宝介绍,2013年起,他们突破绩效工资总额控制,实行权力下放,允许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将收支结余分配的40%,按多劳多得、优劳优酬原则,用于职工的奖励。与此同时,社区家庭医生、乡镇健康管理团队每人每月另有600元特岗津贴,医务人员值班费、加班费等不纳入绩效工资总额。
“现在,全区的临床一线人员,年均收入都在8-15万元左右。”洪宝说,这一变化带来的直接效果是,不到三年时间已有51名周边县区人才慕名而来,投身到淮阴卫生事业的怀抱。
解决基层医疗机构“留不住病人”的状况,提高待遇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还只是第一步,人才不足问题在相当程度上阻滞了淮阴卫生事业的“气血”畅通。
“比如麻醉师,几年前全区24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总共才有4个人。”丁集镇中心卫生院副院长郁立飞回忆说,这一状况从2010年起开始发生根本性改变——
招引人才“韩信点兵”。安徽淮北籍大学生孟庆申来淮阴后从渔沟卫生院考入淮阴医院,2013年进修后到南陈集中心卫生院工作,短短几年时间成长为该院外科主治医师,每月承担的手术近20台。近五年来,淮阴区已累计招聘外地大学生107人,有9人目前已担任所在医院的中层干部,基层医疗机构工作人员总规模已从2010年的不到900人,增加到了现在的2800多人。
尊重人才“自选婆家”。随着外地大学生规模的逐年增多,为体现公开公平,淮阴区卫生系统率先全市推行“公开选岗”,对每年新招录的大学生,无论来自本地还是外地,选岗的主动权完全交给他们自己。重用人才“不拘一格”。“干了16年,没想到我能从医疗骨干一下被提拔为副院长,”已是副主任医师、渔沟中心卫生院副院长的陈洪飞说。一系列举措,激活了淮阴医疗卫生人才的“一池春水”,近五年来,淮阴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已有主治医师217人,具有副高职称的医务人员更从五年前的“零”增加到现在的66人。
“以前渔沟卫生院只有一座简陋的二层门诊小楼,后面一排破瓦房,外科门诊一天也看不到几个病人,更别说做什么手术了,”渔沟中心卫生院医务科科长、微创外科主任蒋孟文说,“现在不一样了,新建住院部,CT、彩超、DR、电子胃镜等检查设备一应俱全,建成了三个标准手术室,绝大多数常规手术都能开展。”
补硬件“短板”,犹如人强健“筋骨”。几年来,淮阴区通过新、改、扩建,建成各具特色的门诊楼、病房楼、公共卫生服务楼等,业务用房面积达11.6万平方米;新增核磁共振、CT等诊疗设备400余台(件),建成标准化供应室18个、产房16个、手术室24个,儿科和疼痛科等特色科室9个。
编辑: 莫小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