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城市看海”只是个笑话,淹水频发倒逼城建思路调整

28.06.2015  22:39

  新华报业网讯  雨哗哗地下,秦淮河像一条脱缰的野马奔涌而来,水位快漫过入城口的响水桥。平房里住户的沙发、床板浮起来了,居民在齐腰深的水里搬家具。河西新城不少路段也淹在黄泥水里,交警拉起警戒线,城管队员吃力地推着“趴窝”的汽车……双休日大暴雨,电视、网络里的一组组长镜头,让南京市民感受到“洪水无情”的狰狞一面,所谓的“城市看海”,不过是个苦涩的冷笑话。

  今年汛期以来,南京已不止一次出现这样的震撼“画面”。刚过去的这轮强降雨,我省沿江苏南不少城市都出现了大面积的积淹水。我们的城市怎么了,为何在大暴雨面前如此不堪一击?

  “越来越频繁的淹水,是大自然对城市的惩戒。”南京水利局巡视员、原水利局长王凯认为,如今的城市开发,对水的保护利用不够。王凯是个老水利,从事防汛工作30多年,他回忆自己1982年在栖霞区八卦洲干水利时,降个50毫米大雨都无需助排,因为洲上河塘多,稻田、湿地都能蓄水。“要是换到城里,短时降下这么大雨,肯定积水,为什么?因为河道多被填埋、缩窄了。城建急功近利,能硬化的硬化,能堆高的堆高(绿化带),能强排的强排——城市成了一块“水泥板”,雨水下不去又蓄不住,哪有不淹的道理?”

  王凯认为,城市防汛把“”押在地下管网泵站能力建设是不够的,还需要水系、水域的支撑,其作用是蓄洪纳滞,以“空间换取时间”,降低汇水量,减少路面积水。水利部门有个测算,长江中下游城市水域面积占比10%,防洪才算有基本保障,可南京城区这一比例只有6%左右。河西过去河塘纵横,水域比曾高达20%-30%,是城市“水八鲜”主产地,如今只剩下几段“羊肠河道”,像胜利河、上新河历史上有二三十米宽,如今胜利河只剩十来米宽,上新河则“不见”了,南湖面积也只有过去的1/3,所以大雨即淹。

  不独南京,武汉滨江滨湖,号称“千湖之城”,近50年来100座天然湖泊“人间蒸发”,如今的汛期大暴雨,“车在水上漂,房在水里泡,人在水中趟”。北京作为北方城市,近年来防汛压力也很大,与城市“摊大饼”不无关系。主管南京总规修编的南工大教授蒋玲分析,目前城市规划的路网、电网、水网“三张网”中,“水网”重视不够,保护最弱,这既有开发理念问题,认为保留河塘城市碎片化了,也有市场利益驱动,像河西土地出让高的已有2万元/平方米,多填出一亩地来,就有千万元的出让金。

  “但人不给水出路,水就不给人活路!”王凯说,如果城市和水互不相容,不仅危及防洪安全,还加剧热岛效应。“水和城市应是和谐共生的关系,河道、湖泊、湿地不仅维护水安全、水生态,规划建设好了,还提供水景观,提升城市价值,所以要告别‘向水里要地’的短视,斩断填河造地的产业链。

  水患频仍,倒逼城市建设思路调整。蒋玲认为,城市要告别摊大饼式开发,在城市周边、主城和新城之间,留有农田水网、绿地山林的呵护和缓冲,这些农用地、山林地就是城市的天然蓄水库。新城建设中尤其要保护好水系水脉,即使为了开发需要调整水系,也须“占一补一”,在市政园林建设中予以补偿。像东北某农大新校区建设中,千亩校区特别预留500亩水稻田,南京江北开发中也将保护基本农田,都是积极的转变。

  城市增加“水容量”、改善水生态,建成区同样大有潜力可挖,从屋顶、马路到地下,都可通过改造增加调蓄功能。水利专家介绍,小区、屋面可以设置雨水收集系统,汇集到地下“水库”,处理后用于绿化、做水景,南京就规定2万平方米以上小区须设雨水回用设施。镇江则申报成功“全国海绵城市”试点,通过透水路面、植草沟等把雨水渗入地下,下雨时补充地下水,天晴时调节小气候。苏州也尝试设置屋顶水池、立体绿化、马路绿地改造等,对城市“海绵化改造”。“其中马路绿岛的改造尤其值得推广”,王凯介绍,眼下多数绿岛高于路面,下雨时黄泥水都淌出来了;如今比路面降10厘米—15厘米,下雨时雨水流入绿岛,15毫米以下的降雨马路形不成径流,绿岛短期变成了人工湿地,可对雨水进行生物预处理,“要知道,马路污渍、油烟多,初期雨水的COD高达1000多,若不是绿岛截留,就直接下河了!

  新华报业全媒体记者  顾巍钟

编辑: 金勇、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