垄上对——种植大户们的“土地经”
一粒入土,万粒归仓。秋天,是美丽的季节,金黄的季节,也是收获的季节。伴随着飒爽凉风,田头间,不少农户忙忙碌碌,开始着手准备收割前的事宜。对他们来说,今年的收成已经基本定型,而赚多赚少,还得看平时的功夫。近日,记者深入田头一线,与大户们面对面,听他们谈谈那些让土地生金的秘诀。
张树智
张树智,男,溱东人,东台市首家粮食种植家庭农场主。2012年秋季在时堰镇进胜和茂富两个村以每亩1000元的年租金流转了678亩耕地种粮,租期五年,并率先申请注册了家庭农场。从2012年至今,老张在土地里摸爬滚打了整整4年,初时的678亩流转规模已经变成了如今的900亩。四年间,老张的总投入大约在200万元左右。年景好时,亩产小麦800-1000斤左右,水稻1300-1400斤左右。
去年见到老张的时候,他的仓库还远不像今天这么“阔气”,门前新浇的水泥场地足足可以停放十多辆汽车。老张管这片场地叫晒场,对像他这样的种植大户而言,作用是不言而喻的。转到仓库后面,仿佛突然身临“车展”现场:从插秧机到收割机,从施肥机到植保机,各式农机具应有尽有,整齐划一地排列着。不少机具的车轮上还沾着早晨下地的泥土,新鲜的土味儿伴着强烈的视觉冲击,一股现代农业的氛围扑面而来。老张突然来了兴致,他麻利地爬上施肥机,让记者给他拍张照。
记者:流转土地搞规模种植,不少人尝到了甜头,也吸引了更多的人纷纷效仿。就规模种植本身而言,是要相当一笔投入的。
张树智:这个是肯定的。打个比方,流转100亩田,按照每年每亩1000元来计算,你手头上必须得有10万元。这是给农户的,也是最基本的投入。另外就是周转资金,主要用在农药化肥、农机具燃料方面,千万不要小看这一块,像我今年这一季稻期间,柴油烧了不少于3吨!这还没有计算其他的比如人工、稻种、水电等成本。
很多人以为搞规模种植成本小,那真的是错了。从我流转土地以来,光是农机具的投入就将近140万元左右,这个投入很必要。现代农业没有农机具来支撑,真的是寸步难行。你看我今年才搞的晒场和仓库,又投了近30万元。其实投入这些农机之后,也可以帮散户作业收取人工,这又是一个盈利渠道,像我的话收割是70元/亩,耕作55元/亩,插秧在180元/亩。
流转土地之前是需要计划的,流转面积、土地质量、配套设施等等都需要考虑。土地必须要连片平整,周边的路桥、水渠、电站等最好都能配套,只有这样才能方便实施现代化作业,也才能凸显出规模种植的优势。当然,现在政府的民生工程对我们农业发展比较关照,有很多项目都主动帮助完善搭桥。
记者:据了解,现在有一些大户,原本是离开土地好多年,或是根本没有种过田的人,而现代农业可不是丢下一粒种子就一定有收益的。农业投资的风险不光有自然天气,还有市场,外行入行。
张树智:其实承包人懂不懂农技是个十分重要的门槛。很多工商资本一股子钻进土地掘金,自身不懂农业知识,光靠聘请的“专业人士”,似乎还是不够。我以为,无论种养,专业的理论知识固然重要,但经营者个人的经验也起着重要作用。
当甩手掌柜大都经营惨淡。既然投身农业,就要有做农民的准备,你可以不干活,但必须下地,白天烈日照,夜间风雨来,经营者都要身临现场。事实上,不管做哪一行,你都要对这一行了解透才能真正做出成绩,有的人以为只要有了土地,就可旱涝都能收一些,是他们把规模种粮想得过于简单了,或者说把农业想得过于简单了,心理上不够重视。一场风,一场雨,一个想不到的市场变化都可能让你有收成,无收获。
单说田间管理,就这个时节,我每天早上5点起床,去田里看看水况、病虫情况等,有活计要做就和工人一起下地干活,除了上午10点至下午2点期间吃个饭午睡会,人是不离土地的。
再说市场销售,比如按什么价位成交,交易到哪里,你看我的大米,原来在南京销售,今年又打开了杭州市场,这些都要上心。作为大户必须要学会精打细算,心里要有个账本,哪一方面用了多少钱,该用多少钱,你如果这些东西都靠“专业人士”来做,最后的结果肯定不行。
当然,做我们这行比在工厂和单位要自由些,麦子收完后有一段空闲,从种稻开始就没得闲了。
记者:农业投入产出还要一定周期的。
张树智:气候很重要。不过正因为此,才要求我们精于田间管理。最起码,你要能认识一些害虫,并且知道用什么药治理。我认识一些人,缺少农技,疏于管理,前两年亏损就不干了。其实还是要耐得住性子。农业不同于其他行业,我相信如果方法得当,盈利是迟早的事。
说到农业市场,很多种植户可能在这一方面不够重视。对大户而言,大量的稻麦不是仅仅卖给粮贩子这么简单。不管怎么说,稻麦是商品,要流通,我们就要研究市场。这段时间稻麦价格收购价低,我知道不少大户已经决心放弃了,觉得赚不到钱。由于土地质量原因,稻麦种植主要集中在江苏、安徽、河南等地,所以明年或者说后年,年景一旦好起来,稻麦的价格肯定会上扬,前面亏损的窟窿完全可以补起来。而且,要种植市场上热销的品种,比如镇麦168、华麦6号、淮稻5号等等。
记者:如今你的发展方向在哪里?
张树智:坚持采用种养加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联动发展,做好“树智”牌绿色品牌,向质量要效益,向绿色要效益。水稻加工成大米,包装后送往南京,每斤米可以卖到2元还多。现在杭州的市场也打开了,今后可能会多花点心思在那边。
陈义慧
陈义慧,男,46岁,南沈灶镇科捷蔬菜专业合作社旗下庶新家庭农场负责人。他当过兵,打过工,承包过工程。2014年初,听闻家乡大力推进土地流转,而江浙沪市场中高端蔬果需求旺盛,于是决定返乡创业。
记者:我听说你以前一直在外地打拼,从城市回到农村,是什么原因让你选择回乡扎根土地?
陈义慧:我一直认为农村的创业天地是十分广阔的。在外打拼的这些年里,我感受到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于健康蔬果的需求也逐渐增加。在城市里一斤蔬菜十几元都很正常,只要是绿色健康的,大家也乐意购买。在我几次返乡中,听到市镇村三级都在大力推进土地流转的消息,我想这是一个契机,回乡闯荡一番或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选择创业之前,我也在反复思考大棚里到底要长什么?如果种植“大路货”,栽培一些反季节蔬菜,那就和本地的农民差不多,没什么竞争优势。所以,我就决定按照“人无我有,人有我新”的发展思路,种植时新瓜果蔬菜。既然要做出不一样,销售方式也要有所不同。我们采用线下采摘,线上购买相结合的方式。虽然蔬果不易保存,但是我们坚持当天采摘,当天交快递,保证第二天蔬果就能到达顾客的手中。
记者:你属于那种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却没种过田的一代“农民”,“返身”于农业,这是需要一个跨越的。
陈义慧:2014年初回到家乡,我是和家中的一位亲戚共同合作,流转了万桥村的50亩土地。我的这位亲戚是一直从事着农业种植相关工作的,但是我确实是一个门外汉。想在土地上有一番作为,没有技术绝对不行。
一开始,黄秋葵在市场上走俏,而黄秋葵的种植技术相对较低,对于我这样一个刚刚涉足农业的人来说刚好可以一试,所以我们选择种植大棚黄秋葵。后来又陆续尝试了阿根廷南瓜、长寿菜、韩国长白茄、抱子甘蓝等特经作物。这一切对我来说是个全新的领域,不懂的我就向书本、网络学习,不会的向有经验者请教,边学习边实践,只要肯下功夫,难题便会迎刃而解。你看我现在,不也像个农业“专家”。所以说,农业的门槛是挺高的,没有技术、没有实践、没有毅力是肯定做不好的。
记者:农业相对来说还是一个有风险的行业,无论是天气因素还是市场因素,一些农产品的价格可能还存在周期性,有赚有亏都是正常,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陈义慧:尽管现在农业技术相当发达,一旦遇到恶劣的天气,我想还是防范最重要。比如说我们大棚内铺设地膜,大棚选择双层甚至三层。这段时间天气干旱,我们的草莓移苗比较困难,就会选择喷灌技术等。
市场是一个多变的环节,2014年初,我们的黄秋葵在网上销售达16元/斤,一种蔬菜的走俏,会带动很多人跟风种植,第二年我们的销售价格就下跌了许多,今年我们事先预估了市场行情,所以就放弃了种植,而事实上,我们的这个选择是正确的。
今年春季,我们的草莓供不应求,市面上也是热销,所以我们今年的草莓面积扩大到60亩,且分中高端多个品种,满足不同客户群的需求。做这一行,市场敏锐度很重要,而且要会超前谋划,但市场并不是紧紧抓在某一方手里的,它是灵活的、多变的,找准方向,精准发力很重要。
去年6月份,我们又在常灶村流转了120亩土地,经过前期的不断试种、试销,已经形成了春夏秋种植销售抱子甘蓝、芦笋、韩国长白茄,冬春季节销售草莓固定模式,而且我们的草莓为主打产品,并且于去年5月已经成功申请了绿色食品。
接下来,我们还将丰富品种,坚持走特色路,打品牌战,继续进行蔬菜大棚、鱼塘、道路、停车位以及卫生间等设施建设,利用3年时间将庶新农场打造成为集采摘、旅游、休闲于一体的农业园区。
记者:你觉得当下农业发展的前景如何?青年人从事农业最需要的是什么?
陈义慧:回到家乡从事农业之后,我的感触很深。现在的年轻人大多在外地打工,留守土地的都是60岁以上的老人,他们的种植效率不高,不能充分发挥土地的利用价值。未来农业的发展需要青年人的力量、先进的技术、现代化的管理。青年人如果从事农业,其实肩膀上的责任很重,并不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式地对待,而是应该脚踏实地,亲力亲为。就像我这儿的120亩土地,无论是施肥、治虫、育苗还是销售,每一件事情都需要从自己的手上过一遍,这样自己放心,也是对这片土地负责。如果依赖他人,自己做甩手掌柜,坐等收成,说不定最后什么也收获不到。所以说,责任意识很重要。
刘 俊
刘俊,男,30岁,溱东镇鲍庄村人。2009年大专毕业,次年底回老家,与父亲刘国兴共同务农。两人经营的国兴循环农业示范园,拥有一家豆制品加工厂、生猪养殖基地,1000亩优质大米生产基地,形成“豆—猪—沼—粮”的循环农业产业链,被列为全市重点打造的十大农业精品工程。
记者:像你这么大年纪又有文凭的年轻人,很多留在城市里工作。你怎么想到回来务农呢?
刘俊:刚出大学校门,在苏州工作过一年,在城市里看起来光鲜亮丽,其实打工的日子也很苦闷。在电话里经常听父亲说起家里的田、豆制品厂、万头猪场,事情多缺人手,听得多了,就想着不如回来,和父亲一起干。务农虽然辛苦,但也挺有意思的,发展前景也很不错。
记者:从大学生到农民,以传统的眼光来看,这个角色转换反差还是蛮大的。
刘俊:实践出真知。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对种田这些事不算陌生。回来以后,跟在父亲后面,做豆制品、喂猪食、种收庄稼,从最基本的学起,很快就适应了。现在我连大拖拉机都会开呢,机插秧、收割这些都是我来!
记者:你投身农业是在父亲原有产业基础上,你的加入,你和父亲的事业又有了新的发展,但肯定也会遇到不少难题。
刘俊:是的,在干农活的过程中,渐渐就发现了一些问题,一步步尝试着解决这些问题。2010年,家里的猪场规模扩大了,怎么处理粪便,就比较头疼。以前在化学课上听说过沼气,报纸电视上也看到过猪粪发酵成沼气的报道。就想着能不能靠这个方法给粪便找个出路,上网查找资料和实例,也咨询了相关企业,在猪场附近建沼气罐可行。2010年年底,投入200万元,新上了1200立方的沼气罐。沼气可以提供能源,供应部分豆制品生产,夏天一天大约能节约燃料费300元。
沼液是很好的肥料,不能浪费了。家里当时有10多亩田,就做试验用沼液做肥料种植水稻,病虫害减少了,虽然亩产量比普通稻田低,但大米口感更好,拿到市场上试销,价格是普通大米的5倍,亩收益至少是普通田的2倍。感觉这方面效益还是不错的,就开始扩大种植面积,现在流转过来的高熟田大约1000亩。大米成功注册了溱禾大米商标,去年底成功申报无公害农产品。
这么多田,肯定得靠机械化作业。这些年,投入100多万元兴建路桥水电,投入200多万元,购置了大型拖拉机、插秧机、收割机、植保机、烘干机等机械设备。
就这样一环套一环,把家里的豆制品加工、生猪养殖、水稻种植串起来了,发展成了“豆—猪—沼—粮”的循环农业产业链。
记者:各方面投入这么大,回报呢?
刘俊:这几年投入确实比较大,前前后后投了将近1000万元,主要用在沼气项目、购置设备、路桥建设等方面。目前,还处于投入阶段,做农业需要长线投资,收益周期比较长,不可能立竿见影。我们打算三年投入,十年收益,看重的是长期和稳定的回报。
今年主要做四个方面的事情:一是夏收后试验种养新模式,拿出200亩田试验稻田养鸭、稻田养蟹;二是再投入300万元新上沼气二期工程;三是开办稻米加工厂,拉长产业链条;四是新建有机肥料厂,处理周围农户畜禽粪便。逐步向规模化、机械化、标准化、品牌化生产靠拢,打造农牧结合循环农业示范园区。
记者:你和父亲两代农民,在一些想法上会不会存在差异?
刘俊:我父亲在上一代农民中,算是思想比较解放的,没有只盯着手上的几亩田,还建了豆制品加工厂、猪场,但有些想法还是会不一样,比如说,种出来的无公害水稻,父亲的想法是直接卖稻谷,赶紧出手见回报,而我的想法是把稻谷加工成大米,包装后再销售,走中高端路线。
父亲还是比较相信我,我们有想法会相互沟通。听谁的要看情况,具体种田技术上,父亲更有经验,听他的多一些;而在经营理念方式上,主要是我做主,我跑市场比较多,更懂得将利润最大化。
现在靠“死种田”,每年卖点粮,肯定没赚头了。我觉得当代农民不能墨守成规,死守着眼前的“一亩二分地”,需要解放思想,眼光长远,敢想敢做,当然不是说蛮干,需要新理念新知识作支撑,跟上发展的新形势。规模化、机械化、标准化、品牌化,是现代农业的大趋势,种养大户将是农业发展的主力军,需要有一定的积累,有资金投入,等得起长线回报。
说实话,现在80后从事农业的不算多,我的优势可能就是年轻思维比较活,善于吸收新理念,敢于创新,能够找准定位。之前投入那么多资金,在园区内部实现了循环,思想保守一点可能就舍不得。但我相信高投入才有高回报,从目前的运转情况来看是成功的,现在着重把产业链条向下游延伸。过去种田,苦是农民吃,收益的大头却被中间商拿走。接下来会上稻米加工厂等深加工项目,瞄准中高端市场,打响我们的品牌,把更多利润环节掌握在自己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