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真的很难?这个西部小县城竟然搞了17年

02.06.2017  21:14

  家里的垃圾,怎么丢?

  刘锦芬给出三个答案——

  最早,垃圾随产随扫,街头江边一倒了之;

  17年前,她所在的广西横县马鞍街社区,给每户发了一红一灰两个垃圾桶:一个丢可堆肥的生活垃圾,另一个丢其他垃圾;

  如今,她家经营的卷筒粉小吃摊,摆了四个垃圾桶:一个放客人吃剩的粉,拿去喂鸡;一个放一次性筷子,送给邻里烧火;一个放饮料瓶,集中卖废旧;一个放塑料袋等。

  从没有桶到两个桶再到四个桶,刘锦芬家的“垃圾倾倒史”,恰是广西横县探路垃圾分类处理的一个缩影。

  2000年9月,饱受“垃圾围城”之苦的横县,被逼上梁山,开始了自发的垃圾分类实践。

  17年探索,横县县城垃圾分类覆盖面已超过70%,分类投放正确率达90%以上。越来越多的市民,像刘锦芬一样,已把垃圾分类当成习惯。

  在生活垃圾产生量迅速增长、环境隐患日益突出的大背景下,遵循“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原则,实施生活垃圾分类,能有效改善城乡环境,促进资源回收利用,进而促进“两型社会”建设。不久前,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提出到2020年底,基本建立垃圾分类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生活垃圾分类模式。

  大道理,都能理解;真实践,道阻且长。国内自2000年起就在诸多大城市开展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试点,虽历经多年努力,成效难言乐观。

  难在哪,堵在哪?从“人人都是垃圾生产者”到“人人都是垃圾分类者”,习惯如何养成?小城横县的实践,值得解读。

  堆“”成山

  “揣着铁棍,等到伸手不见五指才敢出门偷倒垃圾,哪里是做工,简直是做贼

  “突……突……突……”一辆手扶拖拉机,打破了乡村夜的宁静。

  坐在车上的吴文坚,手握铁棍,紧张四顾。

  突然,几声狗吠传来。吴文坚的心,跳到了嗓子眼。所幸无事,顺利抵达。

  “倒!”“走!

  “突……突……突……”卸下一大堆垃圾,拖拉机喘着粗气,迫不及待地钻进夜幕。

  忆及20年前提心吊胆的工作场景,吴文坚感叹不已:“揣着铁棍,等到伸手不见五指才敢出门偷倒垃圾,哪里是做工,简直是做贼!

  1992年,吴文坚进了横县环卫站,“那时,县城几万人,垃圾少,工作清闲稳定。

  扫了三四年大街,吴文坚慢慢发现,县城垃圾渐多,工作量陡然增大。再后来,吴文坚等壮小伙,被领导安排了“特殊任务”——偷倒垃圾。

  吴文坚称之为“打游击”:白天踩点,晚上行动。“”,一要离县城近,二要周边无人居住,三要能开进拖拉机。行动,在夜色掩护下速战速决。怕被人发现,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一个点倒一两次就再不敢去。

  有天晚上,已经10点。正在偷倒垃圾的环卫工们,被前来甘蔗林巡看的村民发现。“干什么的!?”一声大吼,环卫工们吓得落荒而逃——3车垃圾,才刚刚倒了半车。

  从“城市美容师”到担惊受怕的“游击队”,吴文坚着实憋屈,憋屈背后则是无奈。

  “以前,垃圾处理根本不是问题,果园农田争着抢着拉去沤肥;后来,生活好了,包装袋、塑料瓶等越来越多,杂七杂八,既难分解又难分拣,白送给农民都不愿意要。”县环卫站站长施培杰说。

  随着城区建设规模扩大、人口数量增多,垃圾产量大幅上升。“上世纪80年代,县城垃圾日产量才十来吨。到90年代末,猛增至六七十吨,每年还以5%至8%的速度增长。”垃增长之快,让县环保局党组副书记陈洪为惊讶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