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垃圾减量与分类论坛在宁举行 为垃圾分类创新模式点赞
中国江苏网12月19日讯(记者 罗鹏 实习生 王澎)近日,零废弃的中国实践——2015垃圾减量与分类论坛暨中国零废弃联盟年会在南京举办。本次论坛由中国零废弃联盟、南京市栖霞区尧化门街道联合主办,共吸引了近200位来自全国各地的政府、企业、专家、NGO、社区以及公众等多方代表共同参加。
“垃圾教授”杜欢政用一个“利”字指出了我国垃圾分类处理尚未成功的核心原因,涉及到政府、企业、公众、NGO等多方面不同的利益主体,只有解决机制、体制问题才能成功。杜教授提出了四个“主”:政府主导作用、企业主体作用、NGO主推作用、公众主力作用,政府的带动必不可少。实施两网融合,即城市生活垃圾的回收系统和城市再生资源的回收系统相结合并在管理体制上做出调整,从而推进城市零废弃目标。
环境史博士、磐石环境与能源研究所副主任毛达发表了《十二五规划垃圾管理成效评估》的分享,起初公众对十二五规划关注的重心集中在垃圾焚烧这块,毛博士表示远远不止这个,其中还涉及到餐厨垃圾处理、生活垃圾分类、完善相关法规体制等。毛教授指出,“全国生活垃圾处理‘十二五’规划在一些重大指标上,完成情况很不理想。多项投资和建设进展滞后;农村垃圾管理难度大,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关键部门信息不公开等都是目前需要注意的问题。”
在“十二五”规划的基础上,经济学博士宋国君随后发表了《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十三五”目标和管理建议》的演讲。宋博士在演讲中提出了城市生活垃圾管理的“四化”目标,即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低成本化,宋博士表示,“无害化应当严格达标排放水、空气、卫生情况等,排污许可证需提供证件;减量化应当立法确定,从源头抓起;资源化要从价值方面考虑;低成本化需要大家携手共同解决。”立足“十二五”规划评估的基础,宋博士从“四化”的角度对“十三五”城市生活垃圾管理提出了建设性建议。
垃圾分类创新模式值得学习
本次论坛的高潮部分莫过于垃圾分类实践中的成功经验分享,南京志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及总经理朱星龙带来了《“尧化模式”南京垃圾分类市场化实践思考》,上海惠众绿色公益发展促进中心主任黄建刚发表了《上海垃圾分类之“绿色账户”实践》。
所谓“尧化模式”,指的是以“垃圾换物”的形式引导居民在垃圾产生的源头进行垃圾分类。2014年以来,尧化街道以“慧分类﹒惠生活”的环保理念,以垃圾分类宣传为导入,以智慧回收为保障,以全民参与为目标,率先使用第三方市场化企业研发全新智能环保系统——“慧系统”,以更科学便捷的互联网思维在各校区试点垃圾分类工作。根据系统数据显示,2015年,居民可回收垃圾兑换产生的蓝积分共计725.99万分,已经兑换619.51万分,占比85.3%,居民厨余垃圾投放产生的绿积分共计142.2万分,已经兑换129.09万分,占比90.77%。“尧化模式”凭借覆盖率高、居民热情高、采用互联网垃圾分类系统等优势在南京获得了很好的成效。
南京的“尧化模式”利用互联网技术调动居民对垃圾进行分类的积极性,上海的“绿色账户”也有异曲同工之处,“绿色账户激励机制”正趋于完善,上海市生活垃圾源头分类的“上海模式”正逐步推进,继续深化试点。以2010年为基数,每年人均生活处理量减少5%,至2015年,人均生活垃圾处理量减少20%。
成都根与芽环境文化交流中心的罗丹带来《和社区居民一起垃圾分类》演绎了环保组织对于居民、政府、企业各方资源整合、培育和孵化促使社区自身意愿的加强和能力提升的成功模式。上海爱芬环保的郝利琼带来了他们在上海从事社区垃圾分类的经验和见解。爱芬环保作为一家草根社会组织,从12年开始到15年,成功推动了近100个社区的垃圾分类。面对对社会公益组织模式不能复制的质疑,今年他们用一份近乎完美的答卷给予了回应。
原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