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续50年的坚守--江苏无锡援桑给巴尔医疗队的故事

21.07.2016  23:43

  新华社坦桑尼亚桑给巴尔7月20日电 通讯:坚守桑给巴尔五十载——中国医疗队的故事

  新华社记者周晓雄 朱国亮

  在坦桑尼亚桑给巴尔的大街小巷,当地民众但凡遇见中国面孔,总会热情地用斯瓦希里语喊“中国,中国”,有的还会用中文说“你好”。在这个由多个岛屿组成的半自治区,中国医疗队已经服务了50多年,早已在当地刻下了深深的中国印记。

  “我是个中国人!”每当遇见中国朋友,苏莱曼总是把这句话挂在嘴边。四十多年前,苏莱曼的母亲哈桑女士面临难产,正是在第九批中国援桑医疗队妇产科医生杨伟文的帮助下,苏莱曼顺利诞生,母子平安。

  后来成为桑给巴尔卫生部长的哈桑女士回忆起这段经历,对中国医生的敬业精神和精湛医术记忆犹新:“要不是杨医生日夜守护,我和孩子肯定就不在了。”几乎每年,苏莱曼都要陪同母亲去一趟中国,看望早已退休的杨伟文医生。对于一批又一批的新医疗队员,哈桑都会亲切地称“孩子们”,“他们就是我的儿女。来到医疗队,我就像回到了家。

  1964年,坦噶尼喀和桑给巴尔组成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同年,中国向桑给巴尔派出医疗队。如今已是第26批。这批来自江苏无锡的队员共21人,分为两队,驻扎在该地区最大的两个岛——桑给巴尔岛和奔巴岛上。

  队长徐卓群带着11名队员驻扎在桑给巴尔岛的纳兹摩加医院。这所当地最大的公立医院拥有全桑给巴尔唯一一台CT设备。奔巴岛上的条件更为艰难。由于中国援建的阿卜杜拉·姆泽医院正在升级改造,副队长赵新与另外8名队员不得不在临时院区工作。

  在桑给巴尔,停水停电是常态,用手机照明进行手术已成为大家的“必备技能”;呼吸机没电,就得手动“捏皮球”维持病人呼吸。

  52岁的哈勒凡·马塔尔在奔巴岛北边一家地区医院的药房工作。8个月前的一起摩托车车祸,造成他的右小腿开放性骨折。在医院治疗数天后,伤口出现感染症状。当地医生束手无策,建议他进行截肢。绝望中,家人带着他乘车50多公里,找到了岛上的中国医疗队。

  经过骨科医生杨晓的手术治疗,哈勒凡如今已经能够正常下地走路。他撩起裤脚,向记者展示腿上的伤疤:“再过一个月,哪怕是剧烈运动也没问题啦!

  杨晓说,从前碰到骨折,当地人都怕去医院,认为看医生就等于截肢。随着中国医生的“化腐朽为神奇”,加上当地民众的口口相传,这种情况已慢慢改变。杨晓最忙时,一周要进行十多台手术。“能多挽救几个人,累点儿也值得,”他说。

  妇产科医生郁春晴是医疗队中为数不多的几个“80后”之一。新华社记者见到她时,是下午2点,郁春晴刚从医院回来,“上午6个接产,还包括一个剖腹产。”匆匆扒了几口已经凉了的午餐,郁春晴接了个电话。一句“有急诊”,她马上乘车奔回医院。

  奔巴岛阿卜杜拉·姆泽医院院长助理伊德里萨已经与一批批的中国医疗队共事了20年,对于中国医生们的职业精神赞不绝口:“夜里不管多晚有急诊,只要打电话给中国医疗队员,他们总在第一时间赶过来。

  桑给巴尔卫生部首席秘书朱马·阿基勒告诉新华社记者,在人口140余万的桑给巴尔,登记在册的医生只有160人,医疗资源极度匮乏。“中国医疗队不仅治病救人,还将宝贵的经验和技术传授给当地医生,对桑给巴尔太重要了”。

  奔巴岛的供水不稳定。每当医疗队所在医院和驻地出现供水问题,水厂负责人米拉吉总会优先解决。“我的7个孩子都是由中国医生接生的,这是我唯一能给他们的回报。提起身披白大褂的这些中国人,人人都会竖起大拇指,”他赞叹道。

  自2015年6月赴任以来,第26批援桑医疗队已经诊疗患者7万余人次,实施手术2500多台,接生新生儿数量超过2500个。

  年底前,焕然一新的阿卜杜拉·姆泽医院就将建成投入使用。届时医院将拥有160个床位,配有CT、B超、心电图等检测设备,成为奔巴岛上规模最大、功能最全的医疗中心。

  “这样就有更多桑给巴尔人能享受到中国的医疗了,”院长助理伊德里萨望着远处新医院工地方向,眼中充满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