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信仰是大学最宝贵的品质

07.06.2016  04:55

  坛主小传 吴晓求 著名经济学家和金融证券专家,中国证券理论研究的主要开拓者之一,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

  核心提示

  ●大国不能仅表现为财富的规模和增长,而且要在人才的培养方面更胜一筹,成为人才培养理念上的大国。

  ●在大学里,要允许有不同的见解和观点,这是非常正常的,也恰恰是一所大学繁荣的标志。

  ●在这个年代,强调集体利益是很难的,但我始终反对个体利益至上,反对个人英雄主义。

  中国是一个正在崛起的大国,大多数经济学家认为,到2025年中国的GDP规模会跃升为全球第一位。但大国不能仅表现为财富的规模和增长,还要在人才的培养方面更胜一筹,成为人才培养理念上的大国。

  在我看来,大国的崛起,必须包括理论的引领和思想的光芒,这是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重要基础,而中国的大学理应承担这样的责任。

  现在中国社会的功利、世俗、短视和急于求成正在污染中国的大学,中国大学的教育表现得过于功利化。我认为大学教育首先培养的是一种品格和信仰,是发自内心的坚定信念和对未来的希望。对人的信念的培养,比知识的传播更为重要。

  大学必须有独特的精气神

  大学里最重要的是包容精神,包容是大学的核心。包容首先是对文化的包容、思想的包容。要想成为一所优秀的大学,一定是能够把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化都传承下来,而不是按照某种教条或者标准去排斥传承与交流,这才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文化的多样性,是社会进步的驱动力,也是人们热爱生命的源泉。大学应该担当起这样的一种责任。在大学里,要允许有不同的见解和观点,这是非常正常的,也恰恰是一所大学繁荣的标志。如果一所大学只有一种声音,尤其是人文社会科学,至少我不会认为这是一所一流的大学。我们只要把握一个标准——不要违法,法律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大学是一个国家科学研究的主体,现在有人把大学的功能做了进一步延伸,比如大学需要咨政社会。这种延伸不是不可以,但是有一个度,有一个主次功能问题。大学最根本的功能是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要让学生在安静的校园里,培养出一种素养,培养他坚定的信念以及走向社会必备的知识和能力。这才是大学最重要的功能,与之相比,其它都是次要的,如果学术的根不深,就成不了大器。一个咨询报告的生命力只有两三个月,与一篇有理论内涵的学术论文根本无法相提并论。在科学研究和咨政社会之间,我始终认为前者更为重要。

  当然,中国的发展需要大量的智库,在我们国家碰到各种复杂问题的时候提供建议。但是现在不少大学热衷于办智库、上折子、提建议,忽略了大学的根本。没有扎实的学术功底,没有对国情的深入了解,所谓的“”都是短期的易耗品。

  归根结底,新时期大学的责任,永远离不开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办好大学的最重要的因素,都是围绕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展开的。大学的最终目标,是要帮助学生,实现精神信仰的确立、秉承包容和创新精神,成长为有理想、有情怀、有信仰、有能力的人。

  “为名而战”的背后是教育失守

  对于一般性大学来讲,其基础是本科教育,而对于人大、北大、清华这类大学来讲,研究生教育应该是它的核心竞争力所在。但总体来说,一所著名的大学,在相当程度上是指它的本科的社会影响力。比如高校在各地搞招生宣传,从来都是指本科招生,较少见有研究生、博士生招生到处打广告的。本科教育显然是社会关注度最高的,也是最不能忽视的。

  在把本科教育做扎实的基础上,想做一流的大学,想成为名校,研究生教育肯定是最重要的标志。应该说,未来的领袖人才,或者说科技创新的领袖人才,绝大多数都出自经过研究生教育的人才。

  中国已经成为研究生教育的大国,规模是全球最庞大的,但客观地说,质量堪忧。为什么要培养这么多的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我们中国办大学有好的一面,给资源、给投入,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说缺乏基于实际情况的机制,追名求利,贪大求全。在上世纪80年代,有一大批在专业上非常响亮的大学,那时候叫学院,后来统一变成大学。比如原来上海有一个专业性的纺织学院,后来叫大学了。改名以后,有一段时间我甚至以为它是一所社区大学。那么多专科学校,原来都很有特色,有自己鲜明的风格,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培养方向的针对性,现在没了,全都变成了特色荡然无存的“深山”大学。

  贪大求全、不求特色,这绝不是办大学的思路。加州理工学院是全世界最著名的大学之一,学校规模很小,全校在校学生总数仅2000人左右,但是谁能考进去,都是一种无上光荣。在他的毕业生里,诺贝尔奖获得者就有30多位。而我们目前还在追求规模,结果特色失去了,水平下降了。

  变革并不意味着丢掉原来的传统和优势,不意味着不再接地气了,更不意味着不要了解中国国情了,这是我们的传统,我们当然要传承。我们的问题在哪里?人才培养不太规范,对文献的阅读量不够;不够国际化,国际交流能力不强。新时期要有新标准,在中国既要接地气,又要有国际视野,有很深厚的理论素养,才可以成为领军人才,才能成为人文社科的未来领袖。

  大学之大,乃胸怀之大

  建立一个学科,最重要的是要有人才,而人才绝不是单独的个体,不要以为把一个全国排第三第五的人挖来就可以提升学科竞争力。实践表明,一流的队伍比一流的人才重要。

  一流的人才是一个人,一个人单打独斗拼不过团队。团队是有梯队、有分工、协作、有共同价值观的,两弹一星的成功是团队的成功,各自占山为王是搞不出两弹一星的,所以,我强调首先是共同理想,然后是自然的结合,一群基于共同理想、共同价值观的人在一起才能做大事,共同的理想是纽带。

  还有一种现象,现在的大学教授,个个自我感觉良好。当上教授基本上不干活了。科研论文写作基本上都让学生做,美其名曰:培养学生,然后学生写完论文他就署上他的大名,这是很恶劣的作风。

  我们在本校研究生中做过问卷调查,结果让我很吃惊,有30%的学生认为导师自己不做科研,并对此表达了强烈的不满。一个教授自己写过多少论文,在所有论文里,独立完成的又有多少,这是一块试金石。导师与学生合作我不仅不反对,而且还提倡。但导师不能剥削学生的成果,如果你真的没起到什么作用,那么千万别署名,虽然你认为你讲了一些指导性意见,但这是导师的责任,不是你署名的理由。

  建设一流的学科必须要有一流团队,一流团队里一定有一个灵魂人物。没有灵魂人物就会占山为王,是混乱的组织。在高校中,在学术界,灵魂人物是在长期的学术研究中形成的,团队也是慢慢形成的。在团队中,有的人不但会出思想,而且不唯利是图,懂得利益共享,自然会成为灵魂人物。反之,争名逐利,赚钱我要,课题费我报销,成果署我的大名,是不可能有合作的。

  我最后还是要强调,学术理想、信念比报酬和待遇重要,给老师、教授提供必要的条件很重要,尽可能地提高老师的收入水平,但同时要强调信念、团结协作,强调集体优先。在这个年代,强调集体利益是很难的,但我始终反对个体利益至上,反对个人英雄主义。团队的力量始终是巨大的,而建设一流的学科、建设一流的大学,始终要依靠群体的智慧。

  (本文编辑整理自吴晓求2016年1月18日在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大学研究生教育和学科建设”主题演讲,内容未经本人审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