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均辉对话董明珠:中国企业要用品牌走向世界

16.03.2018  15:24

2018年全国两会期间,作为连任数届的全国人大代表,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多次在公开场合表达了有关“工匠精神”的思考。近日,围绕工匠精神、自主创新、格力电器国际化等话题,定位实战专家顾均辉与董明珠展开了深入探讨。

 

图:定位实战专家顾均辉对话董明珠

谈及董明珠所强调的“工匠精神”,顾均辉认为,这是在同质化竞争时代下极其值得倡导的一种精神。工匠精神更多是一种“求专业、求深度、而非求广度”的精神,最重要的是“专注”,在整个产品研发、甚至整个行业中能够做到“一米宽、一千米深”。然而目前中国乃至全球,很多企业更多是在做“一千米长、一米深”。“这是当今时代同质化竞争的根源所在。”顾均辉总结道。

企业要自主创新 简单的人才引进没有未来

除了重视“工匠精神”,董明珠在连任几届人大代表以来反复提出要鼓励、加强自主创新。近年来,围绕自主创新,格力在智能装备、模具、数据与机床、工业基层、大数据中心等方面出了一系列动作。谈及自主创新,董明珠表示:“企业一定要想办法创新,不能产生依赖思维,把别人的技术拿过来,好像做出东西就成功了,其实你永远依附于别人。所以我觉得,在我们国家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的背景下,有一批人能够创造出无数先进技术,带来改变,这方面的创新才是最重要的。”

对于人才与自主创新的关系,董明珠认为有人才就有技术。“假如人才都靠从外面引进,很难说不受制于别人,因为技术总是在不断的突破,引进的技术是拥有过去,不等于拥有明天,我们天天说引进人才,从国外或者别的企业挖人才,但自己永远是一个‘沙滩’,可能短暂拥有,但是没有未来。但自主培养的人才就不同了,他的创新力和爆发力都是掌控在自己的手上。当代的年轻人都有情怀,会为国家的强大感到自豪。在国家建设的过程中,作为其中的一份子会觉得有价值存在感。”董明珠解释道。

 

图:全国人大代表、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

找到差异化道路 用品牌走向世界

近年来,国内企业出现了“出海”热潮,诸多实力强劲的企业开始走国际化道路,将自身产品与品牌推向世界,格力亦是其中一员。对于企业国际化问题,董明珠认为,几年前国家大部分企业包括格力在内,认为中国的品牌走出去不被认可,而让别人认可要耐得住寂寞。十八大以后,格力加大了自主品牌出口,目前出口已经占据销售总额的20%左右。

在董明珠看来,“现在中国有部分企业收购外国品牌,贴了别人的品牌在别人的国家销售,看起来有了生产力,但是不一定能够代表品牌的实力。格力一直坚持用自己的品牌走向世界,而不是贴别人的品牌,买一个品牌,租赁一个品牌,或者把别的品牌收过来在别的国家卖。”董明珠强调。

针对中国企业如果通过品牌走向世界的问题,顾均辉补充道:“中国企业要时刻明确自身在整个行业中所处的位置,找到差异化,并围绕差异化确定企业发展方向,在国际竞争中坚持走与跨国企业不同的差异化道路,才能真正实现国际化。”

 

图:顾均辉与董明珠

青年创业要根据实力做判断   打工也是一种创业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升,在政策支持下,我国涌现出众多优秀的创业公司,大众创业成为近年来的热点话题。但是有数据统计,中国虽每年有约300万的创业企业,但这些企业18个月以后的死亡率高达95%。作为国内最为成功的企业家之一,董明珠认为,创业体现出青年人的梦想和愿景,创业是多样化的,并不是说开店就是创业。“我认为我就是在创业,从一个普通的销售人员慢慢做到今天。因此创业首先要有一个培育的过程。”

在现场,董明珠还对当下的年轻创业者们提出了创业建议。她认为,创业开公司并不只是简单提供一项服务或做一项工作,而是能够掌控全面,带领一个团队。所以要问问自己是否具备带领团队的能力。“创业中总会遇到挫折,有些人可能从此一蹶不振,永远不会再去创业了。也有的人通过失败的教训,有决心东山再起。所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维,我觉得打工也是一种创业,根据自己的实力做出选择和判断,没有对和错,只有成功与不成功。没成功也不等于未来不成功,只要坚定信念,也许就能成功。”董明珠表示。

(责任编辑:欧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