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时生命三角能救命?专家:别迷信不一定

18.05.2015  10:23

  昨天,应江苏省科协的邀请,中国地震局研究员、中国国际救援队原领队徐德诗,来南京做了一场题为《走进灾害、远离灾难》的科普报告。他说,目前科学家还做不出准确的地震预报,因此把房子造结实点、地震演练多一点,对防震减灾来说更有效。对于最近网上热传的地震中生命三角能救命的说法,徐德诗表示,不科学,千万别迷信生命三角。实习生  唐欣然  现代快报记者  胡玉梅 

   辟谣一 

  生命三角一定能救命?别迷信 

  地震发生后,情况非常紧急,掌握一点自救方法,会减少伤害和损失。不过,这些方法有没有效,还要看你周围的环境。 

  徐德诗说,1966年邢台地震后,很多幸存者都说自己是躲在桌子下面,才逃过一劫,这个方法被口口相传。但是汶川地震中,很多躲在桌子下面的人遭到了不幸。这是因为,邢台地震中都是土屋子,泥土砌的墙,茅草搭的顶,桌子还能承受得住。汶川地震中,倒下来的全是钢筋混凝土,木头做的桌子很难经得住。 

  最近网上热传“生命三角”,当地震来临时,应该迅速找个衣柜、沙发之类的大型物体,卧倒在旁边,天花板砸下后,物体周边会形成狭小的三角空间,可以挽救生命。徐德诗提醒,这个物体一定是要结实的,否则很容易造成伤害。 

  徐德诗表示,避震办法多种多样,各有千秋,我们不能迷信哪一种方法,因为灾害的情况实在太复杂了,没有哪一种方法是一定能让人存活下来的。最重要的是沉着冷静,选择合适的办法逃生,还要有秩序地逃生,才能避免踩踏、跳楼等其他情况发生。 

   辟谣二 

  全球进入地震活跃期?证据不足 

  尼泊尔4月发生8.1级地震至今,又发生3次7级以上地震……至今当地的死亡人数还在增加,抗震救灾还在继续。这再次刺激了公众敏感的神经,很多人都在怀疑:全球是不是进入了地震活跃期?“‘地震活跃期’的说法是对公众的误导,”徐德诗说,所谓“活跃期”、“平静期”,仅仅是科学家研究地震的一种方法,不能当作对地震趋势的判断。 

  对于近年全球地震变得频繁的说法,徐德诗也认为依据不足,“通过对1900年以来地震频次图的分析,看不出有明显的周期性变化。”那么,为什么公众普遍感觉地震变多了呢?“主要是近年几次强地震都发生在人口稠密的城市,包括汶川地震、日本地震、尼泊尔地震等。”徐德诗说,通讯发达、媒体宣传加大以及公众忧患意识的增强,也是产生错觉的原因。 

  根据他的统计,1900年以来,有的年份地震多,有的年份少,并没有规律。其实,地球上每年要发生500多万次的地震,平均每天1万多次,但是人类只能感觉到其中1%。6级以上地震每年大概发生150次。2000年以来,这些数字并没有明显变化,要说进入了地震频发期,证据不足。 

   科学家复原了张衡地动仪,可以监测出地震 

  “2000多年前,中国地震频发。于是,张衡发明了地动仪。”徐德诗说,张衡的地动仪比西方早了1700多年,在制作出来后的两年里,还真的测到过地震。 

  如今,张衡地动仪究竟只是个传说,还是真的有呢?几十年来,科学家们一直在试图复原张衡的地动仪。“张衡地动仪的资料太少了,目前能找到的资料中,最详细的就是《后汉书·张衡传》,这篇文言文中,只有短短196个字是关于地动仪的。”徐德诗介绍,新中国成立后,历史学家王振铎根据这196个字,复原了地动仪。“遗憾的是,它只是个模型,龙嘴里的珠子从来都没掉下来过。” 

  为了研究张衡地动仪,国家成立了专门课题组,并找到了东汉时期摆放地动仪的那间屋子,并在2008年复原了地动仪。“新地动仪跟以前的相比,更高、更大,可以监测出地震。龙和蟾蜍的形态也不一样。之前的地动仪里的蟾蜍,跟地动仪不相连,对着龙嘴绕了一圈。新地动仪里的蟾蜍,跟地动仪的底座连在了一起。原理也大相径庭,古文中记载,张衡的地动仪是根据惯性原理制作的,新地动仪用了悬垂摆结构,是完全的现代科技。”徐德诗说。 

  遗憾的是,新地动仪只是现代人对地动仪的理解,也许和张衡对地动仪的理解并不一样。“看来,张衡的地动仪原本是怎样的?还是个谜。”徐德诗说。 

  

  

“十三五”期间 中央财政实施2000多个湿地保护修复项目
  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获悉:“十三五”期间,我国持续强化湿地管理顶层设计,加强湿地保护修复,新建国家湿地公园201处,安排中央财政投入98.妇女联合会
中国将与193个国家携手向宫颈癌说“不”
        从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妇幼健康司获悉,妇女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