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市区地下管网“透视眼”通过验收 破土施工前先点鼠标看一下
地下官网信息系统示意图
中国江苏网8月20日讯 昨天,扬州市区地下管线普查与信息化建设项目成果验收会召开。与会专家和代表听取了项目实施单位、探测单位、系统开发单位、监理单位的汇报,观看了系统演示,一致同意通过验收。副市长闻道才出席验收会并作要求。
普查数据
地下管线总长度1万余公里
城市管线是城市的生命线,是城市的血管和神经,担负着信息、物质、能源输送的重担。为满足我市规划、建设和地下管线安全运行的需要,必须准确掌握城市地下管线现状,提高城市基础设施管理水平,从而为信息管理系统建设提供真实可靠的基础数据。
2012年扬州成立市区地下管线普查与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计划用两年时间开展地下管线普查,运用先进的地下管线探测设备和技术,查清各类地下管线的分布及埋设情况,形成完整准确的城市地下管网资料,建立准确、完善的地下管线数据库,健全地下管线数据的动态更新管理、服务机制和城市地下管线信息系统,实现政府部门和管线权属等单位的共建共享,为建设智慧扬州奠定坚实基础。
两年间,已完成市区372平方公里内、8米以上道路地下管线普查探测任务,共计查出8大类23种管线,探测地下管线总长度10340公里,探测管线点551542个,形成综合管线图3378幅。
这些普查数据准确性如何?经过检测,明显管线点埋深中误差正负1.38厘米,隐蔽管线点平面中误差正负2.4厘米,隐蔽管线点埋深中误差正负4.34厘米,普查质量优良,符合相关技术要求。
系统帮忙
施工前可先看清地下管线
“扬子江南路改造时,我们打算对自来水管道一并改造,并准备向建设部门购买管线资料。”记者近日在扬州自来水公司采访时,公司主要负责人介绍。
施工单位在对市区道路、地下管网施工时,必须要先摸清地下管网的分布情况,以合理建设新的管网、避免“伤害”老的管网。
有了地下管线信息系统,无论是正常的建设还是突击抢修,借助系统都能够很快查询到地下管网分布情况,避免走弯路。
昨天的验收现场,系统开发方还作了演示,让与会人员身临其境地感受到系统带来的便捷。演示模拟文昌路与扬子江路交叉口实施道路施工。
按照老的办法,建设单位必须先召集自来水、燃气、通信等各个管线权属部门,一家家去查阅各家的管线布设情况;施工单位在实施开挖时还必须小心翼翼,即便这样,还难杜绝管线受损的情况。有了信息系统,施工人员只要在电脑上点开该路口的管网图,地下各类管线的长度、大小、走向、材质、埋深等资料便一目了然,不仅省去许多麻烦,还很准确。
今后要求
申领规划许可证先查管网资料
昨天的验收会上,副市长闻道才要求,管线权属单位和其他建设主体在申请领取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前,必须到地下管线管理机构查询施工地段的地下管线数据资料,并报送规划部门;地下管线工程在开挖前,要申请规划部门验线,覆土前要进行竣工测量,否则一律不组织验收。
配套规定
管线建设维修不再各自为政
记者了解到,和市区地下管线普查与信息化建设项目相配套,今年初实施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扬州市市区地下管线建设管理意见》,也对市区范围内供水、排水、燃气、热力、电力、通信、广播电视、工业等管线及其附属设施的规划、建设和管理等作了详细的规范。
“做好地下管线的综合规划意义重大,可以节省城市建设资金,减少对市民的影响,最大限度地消除安全隐患,做好地下管线的建设和管理对市民生活影响比较大。”建设部门的同志说,因为不同管线的产权单位各自为政,缺少统一规划和建设,时常一条道路修好没多久,某家单位管线布设或维修需要,又把道路给剖开,浪费了钱财,也影响了市民出行;又如,各个产权单位不是使用的统一管廊,各家都在路面上设置了窨井盖,井盖越多,埋下的噪声和安全隐患也就越大。如果各家的管线都归集起来统一建设了,投资少了不说,还能大幅减少“前面刚埋修后面就挖剖”和路面到处是井盖的现象。
意见还要求,各管线权属单位及时汇总新增和报废管线的测量成果,每年1月份向市城建档案馆报送截止到上一年度的管线数据。市城建档案馆应及时对接收的测量成果进行整理和更新入库,并出具测量成果入库证明,作为规划和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和验收的重要内容。
记者姜传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