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环境美”上取得明显突破
《新华日报》发表学习贯彻省委十二届十一次全会精神系列评论之四
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新江苏”这四个方面内涵,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其中,“环境美”具有基础性、根本性,经济发展得再好,但如果环境被破坏了,老百姓整天生活在雾霾之中,恐怕也难有幸福可言。未来五年,江苏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建好“强富美高”新江苏,哪方面都不可偏废。同时,由于“环境美”在客观上相对较弱,这就决定了在谋划未来五年的工作中,需要对其给予更多关注,投入更多精力,取得更多突破。
突破首先要体现在思想认识上。不久前举行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备受瞩目的是提出了五大发展理念,绿色发展为其中之一。这说明了中央对环境问题的重视,也折射出环境问题的严峻。这几年,江苏把生态文明建设工程作为全力推进的“八项工程”之一,保护生态环境、治理环境污染的力度不断加码,环境治理取得了积极成效,但与群众的期望相比,矛盾依然十分突出。在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群众对温饱问题的关注甚于对环境问题的留意,但现在,群众更加关注环境问题,更加希望有蓝天白云、青山碧水。在认识上有突破,就是要把绿色发展、环境问题提到更高程度上来,解决抓经济抓环境一手硬一手软的问题,从思想认识上为打造“环境美”提供保证。
突破其次要体现在考核机制上。有了深刻的认识,还要有得力的抓手。喊破嗓子,不如拿出鞭子。在打造“环境美”上,也要有强而有力的激励机制,要奖优惩劣。“环境美”是新江苏的重要方面,省里已经明确,要把生态文明作为“两个率先”的重要标杆,坚持从生产和生活两头入手、治理和保护两手齐抓、约束和激励两端发力。对各地而言,就是要把“环境美”纳入地方建设和干部考核的指标体系之中,并赋予足够的分量,确保环境问题得到足够的重视。
突破还要体现到经济结构上。环境问题不仅是环保部门的问题,而是诸多部门的问题,看起来症状在天上,在水里,在空气,实则根子在于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江苏人口密度高、产业集中度高、能源结构中对煤炭等传统能源的依赖度高,环境容量有限,资源环境承载力有限。把力气放到优化产业与能源结构上,还是放到环境问题的紧急处理上,是治标与治本的根本区别。突破要体现到经济结构上,就要下力气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引导企业向高精尖行业转型、向产业链中高端演进,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从根本上解除影响绿色发展的障碍。
省委十二届十一次全会通过的规划建议,从加快建设主体功能区、大力推动绿色发展、加大环境污染综合治理力度、加快建设美丽宜居家园、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等方面对江苏绿色发展作了全面部署。这些部署,理念先进,措施全面,思路清晰,只要各地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加以贯彻落实,努力打造自然环境之美、景观风貌之美、文化特色之美、城乡协调之美,美丽宜居的新江苏一定会靓丽地展现在人们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