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京,我有一个温暖的家”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特别报道
——内地新疆班学生古丽米热和“南京爸爸”的故事
古丽米热是维吾尔族,家在新疆库尔勒市,而梁军和周有光是汉族,家在江苏南京市。相隔万里,古丽米热怎么会有两个“南京爸爸”呢?这背后有一个感人至深的民族团结故事。
虽然已经过去了一个多月了,但江苏省江浦高级中学内地新疆高中班学生古丽米热,还是忘不了11月4日那天,“南京爸爸”来看望她,专门给她带了厚厚的被子。
古丽米热口中的“南京爸爸”,一个叫梁军,一个叫周有光。他们是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四研究所的两名普通工人。
古丽米热是维吾尔族,家在新疆库尔勒市,而梁军和周有光是汉族,家在江苏南京市。相隔万里,古丽米热怎么会有两个“南京爸爸”呢?这背后有一个感人至深的民族团结故事。
小饭馆里结下民族团结的情谊
“怎么也不会想到,这辈子会在遥远的新疆和一个维吾尔族家庭结为‘亲戚’。”周有光在接受中国教育报记者采访时说。
2004年7月,由于工作需要,周有光和23名同事被派往新疆库尔勒市。古丽米热的母亲当时在周有光所在的工程队附近开了一家小饭馆,周有光和工友们经常到小饭馆吃饭。
“每次吃饭,她总是很热情地接待我们,遇到饭量大的工人,她总是增加饭菜的份量,让工人吃饱,从不多收一分钱。”周有光回忆说,“她的热情和善良,感动了我们。”
转眼一个月过去了,工程完工了,周有光和工友们返回了南京。2005年初,原本以为不会再与这个小饭馆的主人有联系的周有光,有一天突然接到了古丽米热的母亲打来的电话。
原来,古丽米热上学遇到了困难,她的母亲只得试着打电话向周有光求助。得知情况后,周有光第一时间寄过去500元。“我当时很困难,打电话求助,也只是想试试看,并没有抱多大希望。10年前的500元,并不是小数目。”古丽米热的母亲说。
10万多元汇款单见证民族团结这份情
一次,得知同事梁军去新疆出差,周有光便委托他给古丽米热带个礼物。正是这次机会,梁军结识了古丽米热一家。
为了鼓励古丽米热好好学习,离开的时候,梁军给她留下了1000元钱。梁军说,自己和周有光愿意承担古丽米热的上学费用。
由于家境困难,古丽米热一家租住在一间土坯房里,写作业都没地方,这让梁军很心疼。“这样的环境,孩子怎么学习呢?”梁军说,“条件这么艰苦,也不利于孩子成长。”
梁军决定自己出钱,帮古丽米热一家租了一套楼房。从此,在新租的楼房里,古丽米热拥有了属于自己的书房。
“每次‘南京爸爸’寄来生活和学习的费用,妈妈都要告诉我,不要忘记这些好心人。”古丽米热告诉记者,“母亲出车祸那段时间,我不想上学了,是‘南京爸爸’鼓励我、支持我,我才能继续学习下去。”
梁军的家里珍藏着一个普通的信封,里面装有10万多元的汇款回单。这些都是他和周有光以及单位的爱心职工为古丽米热一家的捐助。有的回单已经泛黄,但梁军说:“这些都是民族团结的见证,我要好好保留,以后传给女儿,把民族团结这份情传递下去。”
“南京爸爸”改变了古丽米热的命运
令记者没想到的是,“南京爸爸”并不只有周有光和梁军。在南京记者见到很多被古丽米热称为“南京爸爸”的人——陈升有、陆军、李晓强、李永侠……他们都是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四研究所的职工。当古丽米热一家遇到困难的时候,100元、300元、500元,纷纷汇集到梁军手里,再由梁军转给古丽米热。他们和梁军、周有光一样,工资都不高。
2012年夏天,古丽米热初中毕业了。“为了让古丽米热接受更好的教育,我们想让她到南京上学,方便大家照顾她、关心她。”梁军说。
得知南京有内地新疆高中班,梁军第一时间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古丽米热和她的母亲。梁军说:“我高兴得一夜没合眼,比我女儿考上大学还高兴。”
2012年9月,古丽米热到南京读书了。“在南京,我得到了学校老师和社会各界的关爱,我有一个温暖的家,我很幸福、快乐。”古丽米热说。
江浦高级中学副校长朱远富告诉记者,2013年8月,古丽米热参加了第二届亚洲青年运动会火炬传递,担任首棒,是800名火炬手中唯一的少数民族传递手。2014年,她又当选为南京青奥会火炬手。
11月4日,梁军的女儿、南京工业大学大三学生梁诗吟也来看望古丽米热,还悄悄把父亲给自己的300元零花钱塞给古丽米热。
“我正申请奖学金,如果通过了,我会把奖学金都捐了,帮助内地新疆班的弟弟妹妹。”梁诗吟对记者说,“父辈已把民族团结的接力棒交给了我,我要好好传递下去。”
(2014年12月30日《中国教育报》A03版 记者:蒋夫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