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GEF土地退化防治伙伴关系再续良缘
5月8日,“中国-全球环境基金(GEF)干旱生态系统土地退化防治伙伴关系”第二阶段以及伙伴关系框架下的“中国西部适应气候变化的可持续土地管理项目”(三期项目)在北京启动。这是中国政府与全球环境基金过去十年伙伴关系的成功延续,也开启了未来十年伙伴关系发展的新篇章。
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中央项目指导委员会主任江泽慧和国家林业局副局长孙扎根出席会议并发言,国家林业局党组成员彭有冬主持会议。
江泽慧说,2002年中国政府与GEF建立伙伴关系以来,赢得了国际执行机构“满意”级的好评,此次启动的第二阶段十年伙伴关系是对过去辉煌成就的延续,但绝不是简单的重复。其最大的区别在于:一是形势和环境发生了变化,中国政府比过去更加注重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并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了更加重要的位置。二是战略主题和目标发生了变化,伙伴关系第一阶段强调土地退化防治和综合生态系统管理,而在第二阶段更强调可持续土地管理,新的战略目标是在中国西部地区改善土地管理和水资源管理、减缓贫困、增加收入,发展可持续替代生计,保护生物多样性及应对气候变化。三是价值取向和创新发生了变化,新的伙伴关系以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的可持续土地管理为核心,价值取向立足于为可持续土地管理各利益相关方提供沟通交流、合作共赢的平台。其创新之处在于,除了关注可持续土地管理和减贫外,更加关注绿色发展、应对气候变化和生态环境监测工作;更加注重引进国际上可持续土地管理、景观管理等新理念和新技术,更大范围地服务于国内生态建设项目;更加注重吸纳更多的成员机构和利益相关者加入到伙伴关系中,开展多元化合作与交流,产生更大的全球环境效益。
江泽慧表示,未来十年,伙伴关系将把推广可持续土地管理技术和保护生物多样性、提高适应气候变化的综合能力、推动区域绿色发展、促进减贫和推动土地管理制度创新五个方面列为重点领域。各方应认真做好伙伴关系十年《战略》与部门工作的衔接,在“山水林田湖”综合治理的指导思想下,推动构建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土地管理体系,引领适应全球气候变化和可持续土地管理的未来。
孙扎根全面分析了林业在促进可持续发展和建设生态文明中的重要作用。他指出,中国政府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并确立了林业在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重要地位。他强调,中国西部地区位于长江、黄河等重要流域的上游,生态区位十分重要,生态环境非常脆弱,土地退化问题已严重制约着当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过去十年,伙伴关系不仅为解决中国西部地区土地退化问题、促进西部干旱生态系统恢复、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环境改善探索出了一条新途径,而且为中国其他地区乃至全球土地退化防治提供了宝贵经验。他希望,今后十年的伙伴关系能继续秉持开放包容、创新发展的理念,与社会各界开展更多卓有成效的合作,为共同实现全球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此次启动的三期项目将在陕西、甘肃、青海、内蒙古4个西北省份和石漠化比较严重的贵州、四川两个西南省份实施。这有助于项目所在省份改进土地管理和使用规划,遏制土地退化,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最后,江泽慧还就组织实施好伙伴关系三期项目提出具体要求。来自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全国人大法工委等13个中央项目指导委员会成员单位,6个项目省份协调、执行机构,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组织机构的代表出席了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