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救援背后的国际政治
尼泊尔大地震发生后,许多国家施以援手,中国、印度等周边国家的反应尤其迅速。美联社等一些西方媒体评论称,对尼泊尔的国际救援体现了一种“微妙的救援政治”;中、印争相提供救援是为了在尼泊尔“争夺影响力”;美、中、印之间开展了“竞争性的援助外交”。多名中国学者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对这样的看法给予驳斥,认为西方媒体的评论反映了西方的“零和”思维,中国对外提供紧急救援并非为了竞争。
把中国及时、积极、快速对尼提供救援归结为“争夺影响力”不符合事实,显失公允。尼泊尔与中国山水相连,是中国近邻,发生大规模自然灾害,中国实施紧急救援,帮助尼泊尔民众渡过难关,尽在情理之中。中国幅员辽阔,气候、地质等自然环境复杂多样,也是各种灾害频发的国家,积累了丰富的救灾经验,拥有国际水准的救援队伍,同时得益于综合国力的提升,有条件、有能力、有意愿参与多样化的国际救援。这些年来,在境外急、难、险、重的大灾大难面前,中国都会视情通过双边和多边渠道,提供内容、程度、范围不同的救援,近如尼泊尔等周边国家,远如非洲、拉美等国家,中国从没有袖手旁观。
应该说,人道主义是国际救援的首要原则。国际人道主义援助始终是中国对外援助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主张,提供国际救援必须按照《联合国宪章》尊重受援国的主权、领土完整和国家统一,防止将人道问题政治化,坚持人道援助非军事化。这一主张旨在确保人道主义成为国际救援压倒性的考虑。不仅如此,中国还在南南合作框架下,通过提供不附加任何条件的对外援助,不断帮助其他发展中国家建立和完善减灾防灾救灾机制,加强能力建设。这样做,体现了中国作为一个大国的国际责任和人道主义情怀。事实上,中国也在国内发生像汶川地震那样的大灾大难的时候,接受过许多国家的人道主义援助。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人道主义精神。
毋庸讳言,国际救援都或多或少地涉及到国际政治,有时国际政治甚至地缘政治的因素还很明显。2004年印度洋海啸发生后,美国军方派出大批舰机赴灾区参加救援,美方还一再追加援助资金,希望借高调、大规模的国际救援,改善美国在国际社会包括伊斯兰世界因伊拉克、阿富汗战争而受损的形象。而在2013年菲律宾“海燕”风灾之后,美国更是派出阵容庞大的救援团队,救灾高峰时美军一度有13艘军舰、近8000名军人参加。美国CNN、《华尔街日报》等媒体认为, “美国借救灾增强在亚洲的软实力”;“美国援助菲律宾暗含外交目的”,希望借此援助弥补政府“关门”期间损失的亚洲影响力。日本也紧随其后,向菲律宾提供了大批援助,包括派遣大型护卫舰“伊势”等3艘海上自卫队舰艇赴菲,成为二战结束以来日本最大规模的自卫队海外行动。日本媒体坦承“在风灾问题上,连紧急援助都反映国际政治现实”。
由此可见,提供国际救援的背后往往有国际政治的影子。不仅如此,受灾国是否请求和接受国际救援,也有时参杂国际政治的考量,有着复杂的外交等方面的算计,折射出国际政治的复杂性。一些国家可能会由于国内或国际的原因而拒绝接受国际救援或婉拒某一特定国家的救援提议,拒绝也成了一种政治。不管怎样,即使国际救援背后有一些国际政治的考虑或者产生了一些国际政治的影响,只要能够做到口惠实至,国际救援是实实在在的,不附带任何政治条件,不损害当事国和第三方的切身利益,不影响人道主义救援的效果,也无可厚非,谈不上“不道德”。如果在国际救援问题上对一个国家进行不符合事实的炒作、攻讦,过度解读有关救援决定和行动,则是不可取的。
国际救援背后的国际政治是围绕义、利二字展开的,义利博弈是客观存在。在国际救援问题上,只讲纯粹的义,杜绝利的考量,不现实,也不必要。在义、利之间,需要找到最佳结合点,关键是要避免追求排他性私利。在国际救援上,利字当前,应义字当头。中国主张要有正确的义利观,强调在国际关系中,要注重利,更要注重义,只有义利兼顾才能义利兼得,只有义利平衡才能义利共赢。这很好地诠释了中国对于国际救援背后的国际政治的深刻理解和公正主张。中国此次向尼泊尔提供国际救援,正是这种正确义利观的体现。当然,鉴于国际政治的复杂性,中国也警惕一些国际舆论的偏见甚至恶意炒作。(贾秀东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特聘研究员)
原标题:国际救援背后的国际政治
稿源:环球网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