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代生物学家耗时50载 完成我国两栖动物资源“国情报告”

14.01.2015  17:21

  新华网成都1月14日电(记者吴晓颖、江毅)历经50年3代人努力,由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生物所研究员费梁牵头的“中国两栖动物系统学研究”项目团队首次完成了国家级两栖动物物种编目,编研的《中国动物志·两栖纲》《中国两栖动物图鉴》《中国两栖动物彩色图鉴》,被称为中国两栖动物资源最完善的“国情报告”。在201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这一项目获得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据悉,两栖动物在脊椎动物中属于从水生到陆生的过渡类群,是生态系统平衡的重要环节,也是评价环境优劣的指示性动物。我国两栖动物资源丰富,但至上世纪60年代,对两栖动物的研究尚无系统调查和标本采集,缺少完整的中国两栖动物志等,落后于世界水平。

  79岁高龄的项目牵头人费梁告诉记者,1961年他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后,就在导师带领下踏入了两栖动物学科研究领域。几十年来,他和老一辈生物学家们克服了研究经费不足、设备短缺等困难,每年都有一大半时间用于野外作业,终于在研究上取得了突破。

  据统计,50年来,项目团队用标准方法调查了全国两栖动物,搜集了大量地理分布及生态习性等第一手资料。同时,测定了1.1万余号标本16项形态量度指标,共计17万余个数据;解剖骨骼标本约190种480多份,测定了200余种3100多个体的2-5个线粒体基因及核基因的DNA序列。

  在此基础上,团队发现了大量新种(亚种)和新纪录,其中新增物种数由1961年记载的141种增至370种;在世界现有4个蝌蚪类型外,发现和定义了第5个蝌蚪类型(无唇齿左孔型)。建立和完善了两栖动物形态鉴别标准和分类体系,开发了两栖动物成体、蝌蚪、卵的分类检索工具。

  项目组成员江建平介绍说,经过多年研究,他们论证出东喜马拉雅-横断山区和中国中部山区是东亚两栖动物物种形成和分化中心,为两栖动物分类体系建立提供了有力证据,丰富了亚洲两栖动物系统演化、物种分化与地史变迁关系的理论。

  此外,项目组还首次完成了国家级两栖动物物种编目,填补了国内空白。《中国动物志·两栖纲》《中国两栖动物图鉴》《中国两栖动物彩色图鉴》三本专著共计520余万字,8000多幅图,全方位展示了各种物种生物学信息。其中,2009年出版的《中国动物志·两栖纲》是中国首部全面、系统记述中国两栖类的学术专著,该书的英文版本目前正在编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