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个国家级金融科技试点工作落地江苏
多个国家级金融科技试点工作落地江苏 ——
小微企业融资,新办法破解老难题
南京市江北新区管理委员会日前联手江苏省互联网金融协会探讨小微金融科技发展与实践。小微企业融资难是个老问题,如何用创新手段破解?
解决融资难,发展金融科技是关键
江苏活跃市场主体超过1200万家,小微企业占25%。江苏省互联网金融协会的最新调研显示,融资问题成为制约小微企业发展的一大因素。
“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江苏省小微企业的自有资金量少,偿还债务的能力不足,部分企业属于负债企业,导致信用难以进行正确评估,因此银行等金融机构投放到小微企业的贷款很少。”江苏省互联网金融协会会长黄金老说,融资的渠道少、手续繁琐审查严格,也让融资难度进一步加大。
黄金老说,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发展金融科技是关键,能做好小微金融的银行不多,能一直做好小微金融的银行更是凤毛麟角。小微金融比拼的是对场景的穿透能力、对行业数据的汇集和掌控能力、对小微企业客户综合服务的能力,以及和产业生态深度融合的能力。
专家指出,目前江苏小微金融科技方面仍有不足:小微金融机构主动融合县、乡、镇数据不够好,省内小微数据风控科技公司数量不足,围绕先进制造业集群产业缺乏成熟的产融平台、区块链、人工智能、隐私计算等先进技术应用不够深入。
一批金融科技产品为小微金融发展提供支撑
江苏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副局长聂振平说,江苏近年来在提升金融科技水平、扶持小微金融发展方面做了诸多基础性工作。小微企业数字征信试验区、区域性股权市场区块链建设、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资本市场金融科技创新试点等多个国家级金融科技的试点工作,均在江苏落地。
例如,江苏省金融办建设的匹配小微企业贷款需求和金融机构服务的江苏省综合金融服务平台,自上线以来服务小微企业超86万家,累计解决需求32.7万笔,总金额达1.69万亿元。江苏省还成立了江苏省普惠金融发展风险补偿基金,建立了全省信用担保体系,在苏州打造了全国首个小微企业数字征信试验区等。
江苏省内金融机构和科技公司积极利用上述平台资源和金融科技优势,开发上线一批实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小微金融科技产品,为江苏小微金融的发展提供科技支撑。例如,长三角征信链平台、江苏省联社的客户风险预警产品、江苏信保的“政银担”平台、江苏银行的“随e融”平台等。
在政府政策与金融科技的合力支持下,2020年末,江苏银行业小微企业贷款余额4.31万亿元,占江苏全省各类贷款余额的27.53%,占全国小微企业贷款余额的10.1%。其中,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53万亿元,占全省各类贷款余额的9.77%;贷款户数170.54万户,比2020年初增加44.41万户,占市场主体数量的比例近20%。
绿色发展中隐藏“创新密码”
“‘双碳’背景下,特别要关注小微企业、中小企业的发展。” 中研绿色金融研究院首席专家束兰根说,“现在有的地方对于引进几百亿元投资的大项目是有些纠结的,因为要考虑‘几百亿’背后是否会带来巨大的能耗,是否需要巨大的碳排放指标。江苏现在要求5000吨以上的能耗指标的新项目都要到省发改委审批。”
绿色发展如何和小微企业相结合?“我们在南京江北新区已经开展实践,为中小微企业提供绿色票据。鼓励小微企业成为绿色、低碳型企业。银行给这些企业开具的银票、商票可以在银行贴息,银行再到央行申请贴现。我们在江北新区梳理了4400多家绿色企业,有7家银行试点全面服务这些企业。”束兰根说,“我们还在研发企业碳风险评级管理工具,对企业的碳排放、碳减排、碳强度、碳效率等若干维度进行碳风险评估评级,评估结果可以与信用申请、使用挂钩。所以,在‘双碳’背景下如何用创新型手段发展中小微企业大有可为。”
据了解,南京江北新区正大力推动“两城一中心”主导产业。南京市江北新区党工委专职副书记罗群说,其中的“新金融中心”围绕集成电路、生命健康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需求,大力发展金融科技、绿色金融等新模式。“未来,江北新区还将继续坚持资本支撑、突出科技引领、强化服务效能,不断赋能实体经济、带动科技创新、推动转型发展。”(记者 宋晓华)
编辑:顾名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