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媒体江苏无锡“感知”万物互联

07.01.2020  11:12
工作人员为采访团成员介绍智慧物流分拣系统。 孙权 摄

  中新网无锡1月6日电 (孙权 钟升)1月5日,“感知中国·‘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媒体长三角行”媒体采访团来到江苏无锡,参访中国科学院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鸿山物联网小镇,“感知”万物互联的科技魅力。

采访团成员“感知”智慧体育应用。 孙权 摄

  今天,人们在谈及“物联网”“感知中国”“智能制造”时,无锡是绕不开的“热词”。在过去的十余年间,无锡抢抓机遇,着力集聚物联网领域各类优质资源,积极推进物联网特色小镇建设和示范项目应用,连续举办世界物联网博览会,在世界物联网版图上烙下了深深的“太湖印记”。

工作人员为采访团成员介绍物联网赋能工业制造。 孙权 摄

  “物联网是如何改变人们生活的呢?”面对马来西亚《星洲日报》高级记者刘振仪的提问,中国科学院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的工作人员以物联网在智慧养老上的应用为例作答:通过在床位上安装特定的传感器,就能记录下老人的各项体征,一旦信息发生变化,医护人员会在第一时间获悉,并视情况采取救援措施。此外,“防走失手环”的普及,也大大缓解了老人走失难以找到或受伤无人知晓的难题。

智能咖啡机前,采访团成员兴致勃勃。 孙权 摄

  在鸿山物联网小镇城市客厅内,物联网在智慧城市、智慧体育、智慧农业等方面的应用也吸引了媒体采访团成员们的目光。

采访团成员在鸿山物联网小镇城市客厅体验万物互联。 孙权 摄

  推开客厅的门,随着语音指令的发布,室内窗帘自动打开,音乐开启,空气净化器、空调等电器也即时响应;在客厅的一角,一台“智能咖啡机”前,随着采访团成员手指的触动,30秒左右,机械手臂将咖啡端到了人们面前;走到工作台边,随着人们手势的摆动,面前“书本”也开始翻页,并发出翻页的声响,这是模拟人们翻书发出的声音,与之同步的还有相应的画面。

采访团成员参访无锡红豆集团。 孙权 摄

  “之前于我而言,物联网是一个非常抽象和笼统的概念,我也没有机会去深入了解。通过这次参访,我感受到了这项技术为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格鲁吉亚《高加索华人报》副总编辑刘群悦儒说。

  在菲龙网新闻部主任洪于翾看来,中国十余年来在物联网领域取得的科研成果不仅能帮助人们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小难题,也侧面体现了“中国制造”已经从“模仿”他人走向了自主创新。

在红豆集团智慧电商的大屏上,清晰地记录了“新商业”互联的数据。 孙权 摄

  此次无锡之行让采访团最为惊讶的是民企红豆集团的“黑灯工厂”。在乌漆墨黑的轮胎制造车间里,黑色大幕中红光点点,那是“不知疲惫为何物”的机器人在按程序操作,随着机器手臂的摆动,十几秒钟,一条轮胎制作完毕。

  从1957年手工小作坊的艰难起步,到1980年乡镇企业的艰难转型;从1992年江苏省首家乡镇企业集团——红豆针纺集团的成立,到2007年“走出去”建设柬埔寨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到今年1月9日,投资的泰国项目第一条轮胎即将下线……红豆集团产业外延,在外注重多赢与社会责任,这不仅是中国乡镇企业发展的缩影,也是中国民营企业发展的一个样本。

  在听完红豆集团“走出去”的这些先行经验后,泰国《世界日报》发行人黄根和称:“现在已经看到了这个(‘一带一路’倡议)的成果,沿线国家已经看到了中国企业‘走出去’,带来的共赢与发展。

采访团成员在红豆集团“黑灯工厂”参观轮胎的制作。 孙权 摄

  江苏无锡南濒太湖、北依长江,是一座有着3000多年文字记载史和2500多年建城史的江南历史名城,当地文化底蕴深厚、经济繁荣昌盛。

  “20年以前我来过无锡,这次再来一看,实在是‘天壤之别’。这一路走来,一直是这样的感受。”黄根和惊叹如今中国的发展速度。他直言:太快了!中国城市的外观跟内涵都有了巨大的变化,建筑物完全现代化、工业建设软硬件不断改善。

  据悉,“感知中国·‘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媒体长三角行”活动由国务院侨办和国务院新闻办联合主办,中国新闻社承办。此番无锡之行,采访团还参访了集文化、艺术、旅游、会议等功能于一身的灵山梵宫。前期,采访团一行已在上海、浙江等地进行参访。(完)

编辑:顾名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