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如何推动民众创业

02.04.2015  18:54
           

          目前,全球掀起了一股创业热潮。但创业并非易事,需要各方面扶持。为了推动民众创业,提高创业成功率,各国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纷纷出台各种措施,引导创业,并帮助创业者解决难题   德国:拓展渠道 深度帮扶    经济日报驻柏林记者 王志远   也许你已经注意到这样一个问题:在拥有奔驰、西门子等制造业巨头和中小企业实力雄厚的德国,为什么没有出现苹果、谷歌这样的互联网巨头?   究其原因,三大因素限制了德国人的互联网创业:一是缺乏热情。调查显示,不到50%的德国人认为创业是个吸引人的想法。二是缺乏资金。小型企业需要投资才能生存和发展,但德国并没有太多创投资本来源。三是担心失败。德国初创企业联合会(BVDS)发布的2014年“德国初创企业监控器”(DSM)文件显示,63.3%的创业者认为德国社会对失败的包容度较低。   德国社会也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担心会在互联网经济时代全面落后。德国总理默克尔在2015年汉诺威消费电子、信息及通信博览会开幕式上表示,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并介绍了德国未来发展的10项重要举措。其中一条就是,资助初创企业。因此,德国政府决定对2013年之后的天使投资人资助免除征税。德国联邦经济和能源部也在考虑多种可能性,为初创企业提供融资渠道。该部拟使用欧洲复兴计划的特别资金、欧洲投资基金以及德国复兴信贷银行来资助初创企业。此外,该部还计划在校园里推广创业文化。   10年前开始,柏林市政府逐渐提高了对创新产业的重视,如医疗、交通、物流、IT产业、多媒体、能源及光学等等。2014年的DSM报告显示,德国39%的初创企业集中在柏林,其次是慕尼黑、莱茵河—鲁尔地区和汉堡;大多数企业从事软件服务(21%)、电子商务(12%)和移动或互联网消费应用(11%)业务;创业者平均年龄为34.9岁,81%的创业者受过高等教育,77%的初创企业由团队创立,团队平均人数为2.3人;约49%的创业者表示,自己已经创建过不止一个企业。   除了政府支持,一些新融资方式和新办公方式的出现,让创业者有了实现梦想的机会。例如,“众筹”的融资方式让民众创业成为可能。德国某网站的统计显示,2014年德国众筹资金增加了870万欧元,同比增长61%。资助项目1058个,成功率为62%。   此外,办公场地也会成为创业者的障碍之一。“共用工作空间”的办公方式提供一种新的解决办法。这种办公方式指的是工作者在共享的办公环境下共同工作,他们来自不同公司或组织,大部分是创业者、小型工作团队。柏林有一家名为“水畔大厅”的“共用工作空间”,坐落在一处城市公园对面。工作室合伙创始人兼总经理黑贝灵告诉记者:“‘共用工作空间’不仅提供优质的硬件办公资源,如高速互联网、会议室、厨房、咖啡屋以及娱乐设施等,还提供公共社交平台。所有的这些都包含在月租之内。目前这里有6家不同的公司一起办公。”“共用工作空间”十分适合创业者、自由职业者以及临时工作小组,其租金低廉且租用时间灵活自主,可以选择按天、月或年来计。   英国: 重点突破 融资便捷    经济日报驻伦敦记者 蒋华栋   最新数据显示,2014年英国已经创业和准备在近期内创业的人数占其全国适龄就业人口比重接近五分之一。市场调查发现,当前雇佣人数在10人以下的初创企业和小微企业在英国私人部门中占90%左右。其中大量创业人员面临的问题集中在资金短缺、管理经验欠缺、市场信息获取困难等方面。   针对这一现象,英国政府将促进创业政策重点首先置于提供融资便利方面。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创业人群的不同需求,英国政府也创建了不同的融资便利计划。英国政府针对18岁至24岁的目标人群专门设立了“创业启动贷款计划”,为青年人提供不超过2.5万英镑、固定利息为6%的贷款支持。针对其他初创企业的资金需求,英国政府专门设立“商业企业小微贷款项目”,为能够提供详尽和科学的商业企划书的创业企业提供总额不超过5万英镑的贷款。与此同时,英国政府还通过“企业融资担保计划”为商业信用尚未建立的初创企业提供信用担保;通过“研发拨款计划”向科技领域初创企业提供资金支持;通过“商业拓展拨款计划”向处于上升期的初创企业提供人员雇佣方面的资金支持。   英国政府在促进创业方面并不仅仅是提供融资支持,同时还在技术问题、制造工序、进出口、市场战略、商业创新以及法律事务等方面为创业人员提供支持。针对创业人员尤其是针对青年创业者普遍存在的创业意愿强烈但经验和能力不足的问题,英国政府鼓励继续教育和高等教育机构对其进行创业技能培训,推动其与有经验的创业指导人员开展合作。   此外,英国投资贸易署和商业技能和创新部合作针对制造业和服务业初创企业提供包括人员培训、市场咨询、融资促进和出口市场开拓等方面的建议。与此同时,为了提升其出口竞争力,英国投资贸易署在专门为上述企业提供出口保险政策的同时,还提供专项资金支持初创企业参加各类大型海外展会。   法国:鼓励创业 提供便利    经济日报驻巴黎记者 陈 博   近年来,受欧债危机影响,法国经济始终在低迷徘徊中寻找出路。根据法国统计与经济研究所公布的数据,2014年法国经济增长率仅为0.4%。为此,法国政府最近两年抛出了多项经济刺激举措,在这些纾困方案中,有关鼓励公民进行创业,大力扶持本土中小企业的政策不仅得到了法国社会各界的积极响应,也使法国政府看到了经济复苏的曙光。   据统计,目前最受法国创业者欢迎的领域包括网络产业、餐饮行业、美容业、环保概念产业以及信息咨询服务。在法国,企业组织形式大致分为5种:个人公司、合伙公司、集体公司、有限责任公司及股份有限公司。今年年初,法国一项关于投资热情的调查结果显示,有53%的受访者倾向于独自创立公司,同时有四成的年轻人表示“正在计划创业”。   法国经济部的官员认为,对政府而言,鼓励公民自主创业所能带来最直观的好处便是有效降低社会失业率,进而减轻国家财政支出压力,降低社会公共风险。法国就业指导网站APCE在其最新发布的信息中显示,自2014年12月至2015年2月的3个月内,法国登记在册的新生企业数目为178780家。同时,在法国创业者群体中,30岁以下人群数量占四分之一,也就是说,“80后”、“90后”正在成为法国创业大军中的新兴力量。大量私人公司的开办有效缓解了法国居高不下的失业率。在法国劳工部最近一次公布的失业人口数量统计中,今年1月法国城市完全失业率环比降低0.5%,减少了1.91万人。   在具体扶持措施方面,除了精细化的创业之初的帮扶措施外,法国还尤为注重创业者在实现运营后的“路怎么走”。其政府内部各个部门采取通力合作,利用政府平台帮助私人创业者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则更令人印象深刻。记者近日参加法国外交部主办的第一届法国中小企业国际论坛时发现,庞大的会场座无虚席,参加者多为来自法国各地的中小企业主。一位年轻的创业者告诉记者,他来参加论坛就是想学习一下政府给予这些中小企业的一些国际化建议。法国外贸国务秘书马蒂亚斯·菲克尔表示,举办该论坛旨在帮助缺乏海外运营经验的中小企业主更好地走出国门,增强法国中小企业的海外竞争力。   虽然法国政府为扶持创业者在诸多方面提供了便利条件,但法国创业者依然面临资金短缺问题。在法国,即使依靠政府或银行等机构发放的贷款,也有不少创业者很难度过创业之初的“烧钱”阶段。由于法国的整体征税基准高于多数欧洲国家,因此即使享有优惠政策,也有不少创业者为相对沉重的税负所苦恼。此外,也有部分法国的创业者抱怨法国的市场体系较之美国“缺乏了宽容度”:“在美国,创业者失败了可以较为从容地汲取失败经验,从头再来;在法国,一旦失败便很难东山再起,来自经济与心理的双重压力使得法国创业者背负的负担更重。”但即便如此,仍然有越来越多的法国年轻人在毕业后选择走上创业的道路。   瑞士: 营造氛围 扶持有力   许安结   民众创业精神在瑞士有着悠久的历史,而且受到大力鼓励和支持。特别是近年来,在作为高科技及医学中心的瑞士,民众创业就像春天里的雪绒花一样迅速成长,并已经形成一定的气候。   在瑞士联邦政府看来,能否最大限度地为创业提供最佳环境,是确保本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瑞士联邦政府为此专门设立了技术与创新委员会,其口号是“将科学导入市场”,旨在为企业和大学之间的知识和技术转让提供支持,将创新性的研究成果快速而有效地从实验室引入市场。该委员会实行“低层决策”的原则,即以遵从私人部门意见为主,指导为辅。对于主营业务是生产、贸易或服务性的初创企业,瑞士联邦政府和地方政府还提供多种优惠税收计划。   目前,由研发引导的创业潮流正在瑞士全国蔓延。对于大学教师而言,创业帮助无时无处不在。不论是瑞士联邦政府、有着学校背景的扶植计划,还是私人借贷服务,都为之提供了巨大的支持。瑞士技术与创新委员会的资金通常不是直接拨给企业,而是给那些与企业进行合作的高校,从而有力地促进了产学结合。民间的资金也对来自高校的创业项目青睐有加。或许是出于瑞士人传统的规避风险的心理,来自于瑞士顶级高校,如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或洛桑联邦理工学院的创业项目更容易获得民间资金的支持。   在瑞士,有三分之二的青年人在中学毕业后进入职业培训学校。如今,职业培训学校的学生也正成为瑞士民众创业的一支重要力量,很多人在学校读书时就开始学习如何组建一家企业。瑞士青年企业组织专门为这些学生创业提供指导和帮助。瑞士每年还举办“创业计划竞赛”,从中挑选优秀的人才,以奖金的形式为其创业提供起步资金。十几年来,在“创业计划竞赛”中获奖的青年人不少都已经成为瑞士成功的企业家。   在有些国家,创业者需要为获得种子资金而四处奔走。但是在瑞士,有大批机构可以为创业项目提供资金——有些甚至是真正免费的。比如说,瑞士有着大量的州立银行,由于同瑞士政府签署有合作协议,它们在实际运作中就像是地区性的风险投资基金,喜欢为有想法的企业家们甚至是那些支持创业的种子基金提供资金支持。   瑞士Dominik Wensauer机构从2004年开始对初创企业进行跟踪研究。其研究结果显示,由于瑞士的创业生态环境越来越好,其创业项目的增长曲线也表现亮丽。该机构表示,在瑞士,“初创企业所处的环境相当好,它们可以获得大量帮助。如果企业想获得帮助,那就一定能够获得。   日本: 铺路搭桥 多重保障    经济日报驻东京记者 闫海防   上世纪80年代,日本产业结构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大量投资和批量生产的重化工业逐步退出经济舞台的中心,取而代之的是需要细微服务和个人创意的第三产业和为制造业服务的各种行业,如软件开发、创意设计、咨询服务、动漫等。所以,产业转型为日本创业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天地。   日本政府希望通过创业企业的蓬勃发展为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创造活力,不断培育新的产业、出现新的市场。因此,针对创业企业的困难,日本政府分阶段建成并完善了“安全网”。这个“”由四部分组成,一是法律保障。日本政府先后颁布了多个相关法律,保证创业企业的相关权益,以便于创业企业利用法律的武器打入市场。二是在金融、税收和信用担保方面提供支持。日本政府不仅通过国家银行向创业企业提供低息贷款,而且还设立了专项基金,对符合审查标准的企业予以非常优惠的资金支持,并在一定时期对创业企业实行减免税政策。政府的信用担保机构还为创业企业提供一定范围的担保,以便于这些企业从商业银行获得贷款。三是培训教育。日本政府成立了专门的培训机构,聘请专家为创业者讲授开办企业所需的知识、可能面临的风险、如何将技术或创意转变为有效益的商品等。四是为创业企业打入市场铺路搭桥。日本政府近年来多次缓和以至于取消部分行政限制,鼓励新兴的创业企业进入已经成型的市场,打破市场垄断。最近,日本政府又研究设立“特区”,对创业企业和后进入市场的企业实行特殊政策。在日本政府“安全网”的支持和扶植下,日本的创业企业成功率较高,许多企业已经在市场上有了一定名气。   最近几年,日本兴起专门培育创业企业的法人机构,被社会称为“孵化器”。这种法人机构既不是政府所属的机构,也并非纯民营企业,而是由政府、银行、大企业共同出资成立的机构。这些机构从社会上广泛招揽有志创业的人才,对他们的创业计划、技术发明和创意点子进行甄别评审,然后选择市场潜力大且创业成功率高的项目和人才给予各种帮助,如低息甚至无息贷款,提供经营咨询,协助进入市场。在这种“孵化器”的帮助下,创业企业的成功率大大提高,进而吸引越来越多的人才向创业领域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