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5月4日出台《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九大主要任务和措施,其中亮点多多,且择其中的两点来说:一是“实施弹性学制,允许保留学籍休学创新创业”;二是“整合发展财政和社会资金,支持高校学生创新创业活动”。根据意见精神,需要政府、社会、学校三者齐给力,方可助力大学生实现创业梦想。
“创业艰难百战多”,大学生创业已经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据媒体报道,自主创业人员占高校毕业生总量2%左右,首次创业的成功率不足10%,这一数据说明了我国大众创业的格局尚未形成,创业成功者凤毛麟角。创业之难,究其原因无外乎两点:客观因素之难与主观因素之难。
创业之难,难在客观因素。一是政府层面,政策支持力度不够,一些地方的财政并不充裕,专项扶持资金难以覆盖大多数创业者,创业援助体系仍未健全完善。二是社会层面,社会对大学生创业的接纳程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一些投资者或融资机构对大学生创业持怀疑态度,甚至不愿意给他们机会。三是学校层面,国内大多数高校缺乏系统全面的创业教育环境和创业教学体系,难以激活大学生的创业热情和创业才智。
创业之难,难在主观因素。一般而言,刚走出象牙塔的大学生,大多数存在社会经验与交际能力不足、风险评估与防范措施不足、奋斗动力与发展后劲不足等问题,这些不利因素影响着大学生创业的顺利开展。
“绝知此事要躬行”,当前,我国正在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更多的大学生投身于创业大军中,也需要各方面共同努力和参与,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发展平台和广阔天地。譬如:政府要全面落实《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的要求,积极做好政策配套和创业扶持工作,加大对大学生创业的资金支持力度;社会上的各个行业协会要针对区域需求、行业发展,发布创业项目指南,引导大学生识别创业机会、捕捉创业商机;学校应当加强校企合作,利用丰富的校友资源,鼓励、带领学生创新创业。如此种种,不一而足。
大众创业,大学生先行;万众创新,大学生先试。既让大学生成为大众创业的重要力量,又让大学生成为万众创新的中流砥柱,这就需要政府层面、社会层面以及学校层面多方举措、多管齐下、形成合力,为大学生创业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