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转型的故事:“微黄”老酒里的百转千回
中新网兰州10月24日电(记者闫雅琪)“老酒微黄,武酒坛藏”,西夏风格的剔花瓷瓶子里装着醇香的美酒,透露出“欲说还羞”的历史厚重。“老武酒有过辉煌,也有过破败,如今他是一个新生儿,以创新的姿态重新征战市场。”普康集团总经理冯淑刚说。
1954年11月,甘肃省工业厅正式批准在武威县面粉厂一栋制醋车间和原老酒坊的基础上筹建武威酒厂。从酿酒作坊转变成工厂化的酿酒车间,标志着武威的酿酒业由手工作坊向工厂化的转变。
如上世纪中期起步的所有国企一样,曾经的武威酒厂是年轻人眼里的“铁饭碗”。学习食品加工的赵之虎从学校毕业后分配到这里,“效益好,人人羡慕”,被分配到科研所的赵之虎曾以为可以安稳的在这个岗位上工作一辈子。
然而,随着时间的变迁。进入2000年后,“老武酒”开始滞销,员工工资只能发出50%。生活日渐窘迫,许多年轻人只能“跳槽”。赵之虎说,“铁饭碗不铁”成为上个世纪90年代末的关键词,周围许多国企都在改制。2003年,还未离开的赵之虎陷入深深的困惑,停产近2年,“让人看不到头,不知道未来在哪里。”
2005年5月,甘肃三丰农业生产资料有限公司出资收购重组了武酒集团,为这个曾经辉煌发展历史的中华老字号企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国企改制,成为武威酒厂发展的十字路口,冯淑刚被聘为总经理,成为路口的“探路者”。
1994年,毕业于兰州大学的冯淑刚不甘于做一名银行职员,下海经商,在市场的浪潮里成为“弄潮儿”是他最大的梦想。2000年,他创办的天祝天池酒厂凭借突出的民族文化元素,掀起了白酒市场的“最炫民族风”。然而,当时还年轻的冯淑刚因为过于乐观的估计市场,没有把好酒品的质量关,“栽了大跟头”,赔了不少钱。节骨眼上一位友人牵线,让他与“武酒”结了缘。
在冯淑刚推动的系列改革下,老员工赵之虎最深的感触是“收入提高,压力增大”。科研所原有10多人,改制后只剩下6人。“有竞争,得为自己干的活儿负责。”赵之虎回忆说,改制后,武酒集团严把质量关,改善工艺。市场再紧俏、再缺货也得等,从不赶货糊弄消费者。靠着好耐心、好质量,武酒集团慢慢制定出了一套可行的标准化制度,渐入正轨。
然而,改制并非一帆风顺。2012年,“甘肃武酒集团董事长侵占15万获刑七年”的新闻引起社会热议,在这场纠纷中,武酒再次面临难题。企业停止发展、土地和资产被冻结、职工工资发不出……
“400人的饭碗自己捧”,2013年,出于对工作了数十年的武威酒厂的不舍和对自己未来的争取,老职工们集资买下了生产设施和酒窖并推选了职工代表,成立起“生产自救”办公室,在职工自愿的情况下,大家继续入股,在武酒集团的基础上成立起了职工自己的“普康集团”。在众人的信任下,原总经理冯淑刚再次掌舵。员工入股后,积极性被调动起来,都把酒厂看成是自己的家。
冯淑刚表示,在武酒集团严重资不抵债企业行将就木之际,企业职工通过合股成立新公司这条途径保全饭碗、保全市场、保全酒脉实属“迫不得已之举”。
至此,将近60年的武酒,已经不再是武酒集团的武酒了,而成了普康集团的武酒。冯淑刚说,在剥离了资产纷争的负累之后,在挣脱了债务如山的桎梏之后,武酒的酒窖、技术、品质、历史、渠道、光荣,它的一切,都属于2013年11月19日成立的甘肃普康酒业集团有限公司,属于为此掏干了家底、扛起了责任、付出了心血的全体普康职工。
重接重担,冯淑刚感受到的是“百废待兴、杂草丛生”。“武酒的魂是什么?”这个问题让冯淑刚陷入深思。那段时间,他时常在有半个多世纪历史的老酒窖里深思。在老酒窖里,放着一排特大的柳编“透气”酒海。冯淑刚打开酒海,瞬间酒香四溢,因沉淀五谷精髓,酒色微黄。“武酒的魂就是他的历史,他的沉香。”冯淑刚顿悟,虽然更名为“普康集团”后的武酒踏上了新的征程,然而最珍贵的是历史,没有改变的是其酒的品质与文化的悠长,还有老员工传承下的“武酒精神”。
冯淑刚说,品酒品酒,品的是味道也是文化。武威自古就是多酒之地,不乏爱酒之人,作为西夏曾经的辅郡,西夏民族的人文色彩给武威的美酒增添了一笔艳色。曾几何时,大漠上的旅人,伴着“梦驼一壶酒”,沿丝绸之路行走的画面,被刻在石窟上。世人皆知“葡萄美酒夜光杯”,武威早被公认为葡萄酒的故乡。近年来,考古学家发现一副有关西夏时期的蒸酒壁画。许多专家认为武威不仅是西夏时的酒都,而且也是瓷都;不仅有酿造美酒的天然条件,而且也酿造过中国最好的白酒。
冯淑刚邀请来中国科学院西夏研究中心学术委员孙寿龄成立了西夏文化研究所。他希望此举不仅能对武威西夏时期文化进行传承与保护;同时也能在西夏历史与企业文化之间寻求一种嫁接与融合,为新生的“普康集团”奠定企业文化的厚重。
孙寿龄为新研发的“武酒坛藏”中高端系列设计了西夏图腾式的包装瓶,瓶上雕刻着牡丹、喜鹊,寓意富贵吉祥。融合了西夏元素的复古设计给“老酒”更添一份神秘感。酒瓶吸收了西夏鼓腹酒瓶的特点,继承了西夏瓷剔花工艺,孙寿龄说,“我想把酒作为文化传播到更远的地方”。
凭借“武酒坛藏”系列,普康集团逐渐在市场站稳了脚跟。多年经营企业的经验让冯淑刚清晰的认识到,市场环境下运营的私营企业,其核心是人才,而能够聚拢人才的企业,其本质是“大爱”。
人们常说,一个企业好不好,要看他留不留的住“老人”。在普康集团里,工作了几十年的“老人”比比皆是。周艳堂、郭宗明夫妻两个,作为武酒的骨干销售人才,经常接到“挖角”电话,“挖我们也不去”,两口子都是厂子里的老员工,“从老国企到现在的私企,我们对武酒有极深的感情”。
最让周艳堂、郭宗明感动的是“老同事”蔡正英因身体不适查出罹患尿毒症,巨额医疗费用让蔡正英家入不敷出。冯淑刚牵头,征集企业和个人捐献的名人字画、玉器首饰等近百件拍品,为蔡正英筹集到共计24万余元的善款。更让人难忘的是,厂里张贴出一封“爱心捐款倡议书”,在短短半个小时的时间内,全厂400多名员工自愿捐款52000元,周艳堂回忆说,大家都很主动,就像在帮助自己的亲人。
走进普康集团公司大门,一条显眼的标语映入眼帘。“爱是最伟大的力量”,冯淑刚笑言,自己“爱”酒如命,把酒的品质和文化当作生命般珍惜;同时,他更爱职工,企业设立的“爱心基金”曾先后帮助数十名因病因灾致贫的职工解决了燃眉之急,资助十多名困难职工子女圆了大学梦。
“普康的活力和对家庭般的温暖是我加入的原因。”新来的员工王锦雯2013年6月进入公司,在办公室工作的她“得到了很多学习的机会”。她在这里学会了品酒、跳国标舞、茶道……“这些本来要花许多钱去学习的东西,在工作中就得到了学习的机会,这让我很珍惜。”王锦雯说,普康集团有激情的管理模式让员工总是充满希望、看到前途,每天都有创新。
从一个濒临倒闭的集团,到解决了800人的就业,冯淑刚的“野心”不仅仅局限于此。他勾画出一张发展蓝图,涉及到农业、工艺品、传媒、文化研究等各个领域。在普康集团的“酒道馆”里,冯淑刚向八方来客介绍他的白酒运营新理念,“打破同质化,用壁画做酒坛,为顾客私人订制白酒”。
“酒道馆”突破传统模式,集酒博物馆、休闲、贮藏等功能为一体。消费者可以参观展品、了解品酒工序、品读酒文化,先尝后买。冯淑刚准备邀请书画名家,把作品与酒融合,增加酒的收藏价值。这个运营理念已经在2013年践行成功,一坛封存于1953年的十公斤装白酒从10万元的价位起拍,最终以156.8万元的价格成交。
从国企转型到私企,冯淑刚说员工们的心理从“要我干”转变为“我要干”,作为企业的掌舵人,他的目标是成就员工,提供让他们满意的福利待遇,同时,作为地方企业家,他将引领企业为地方发展贡献一份薄力。(完)
原标题:国企转型的故事:“微黄”老酒里的百转千回
稿源:中新网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