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员被“围猎”三部曲:生贪念 交朋友 吃朋友

14.04.2015  00:00

   关注理由

     重大案件总在不经意间发生。快餐式的阅读后,案件又会不经意间从你脑海消逝。其实,有些案件值得留在你心底,因为其中有生命、有道德、有法治、有警示……每周,《法制日报》案件版都会推出“案件特稿”栏目,为你解读上周重大案件,体会其中法理情。

     上周,有两起案件引人注目,遵义市委原书记廖少华、南京市原市长季建业两只“老虎”分别一审领刑。纵观近年来的腐败案件可以发现,很多落马贪腐官员都与不法商人有深度勾连,有的人既被“围猎”又搞“围猎”。官员与商人勾肩搭背的案例警示我们:权力与金钱勾连,必定导致腐败。不管权钱交易演变出多少花样,披上多么合法的外衣,在法纪面前不过是欲盖弥彰。

  一名落马官员的背后,总会有一连串商人“朋友”的魅影若隐若现。

  4月9日,在陕西省西安市一审获刑16年的贵州省委原常委、遵义市委原书记廖少华也未能跳出这样的“腐败俗套”。“我不是从思想品德、为人上结识既相互促进又清淡如水的朋友,而是交了一批重哥们义气,又带有铜臭味的老板朋友,思想逐渐发生变化,贪欲也随之培养起来,最后被这些所谓‘朋友’温水煮青蛙。”这名曾在各种场合高调反腐的副省级干部,在庭审时曾如此供述。

  9成受贿赃款来自3名朋友的江苏省南京市原市长季建业,几天前在被告人席上最后陈述时也如此“总结”道:“回过头来看,我的主要问题发生在一个20多年的朋友圈。

  梳理近期落马贪官的堕落轨迹,不难发现其共同点都是被商人“围猎”。近年来,在畸形的官场文化影响下,一些官员的“朋友圈”逐渐演变成了“腐败圈”。在贪念驱使下,一些官员成为商界的“围猎”对象,一步一步与“朋友”结成了腐败“同盟”,不惜逾越党纪国法的底线为“朋友”输送利益,并最终沦为阶下囚。

   廖少华季建业

   升官路上商人追随“围猎

  今年55岁的廖少华,毕业于铁道工程建筑专业,从铁五局的见习生到工程师,到铁五局副局长兼南昆铁路指挥长、党委书记、贵州水柏铁路有限责任公司董事、总经理,廖少华在铁路部门工作20多年。1998年,38岁的廖少华已经是贵州省计划委员会副主任、党组成员,成为正厅级干部。从2001年年底开始,廖少华先后在六盘水市、黔东南州、遵义市做市长、书记,官至副省级。

  一路升迁中,廖少华也一路被自己在经济领域的“朋友”围猎。一审法院审理查明的9项受贿事实,清晰地勾勒出了廖少华在经济领域的“朋友圈”。

  2004年春节到2012年6月,廖少华在担任贵州省六盘水市市长、黔东南州委书记期间,为六盘水市盘县红果大酒店、浙江丰球集团等单位和个人在获取政府扶持资金、取得银行贷款、争取建设开发用地、承揽政府投资工程项目、催要工程款等方面提供帮助。作为回报,陈春章、龙向彬、曾佐桥、曾超懿、张宇恒、何智慧这些“朋友们”也慷慨给送给廖少华人民币共计1324万元。

  盘点廖少华的“朋友圈”可以发现,廖少华走到哪里,他的朋友们就跟到哪里。2002年到2005年,廖少华在担任六盘水市市长时,盘县红果大酒店法定代表人陈春章就通过廖少华获得政府贴息55万元、政府技改资金60万元,并获得贷款1300万元;廖少华到黔东南州委担任书记,陈春章也谋求在黔东南州发展,这次,他在廖少华帮助下,在未实际投资的情况下获得土地转让款3500万元,并承揽了多个政府投资工程项目。为了感谢廖少华的帮忙,7年间,陈春章分10次送给廖少华394万元。

  无独有偶,与廖少华一前一后被法院一审宣判的江苏省南京市原市长季建业也“处境相同”。“回过头来看,我的主要问题发生在一个20多年的朋友圈。”季建业在庭审时说。

  据办案人员介绍,季建业案传统贿赂少,多数表现为收受股票收益,接受他人提供的装修,低价购买别墅、墓地等方式受贿,且收受的贿赂多放在朋友处,受贿在体外循环。比如,苏州市锦联经贸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徐东明就是季建业“朋友圈”中的一名商人,他曾是季建业下属,深得季建业信任,家里有很多事情都委托徐东明去办。季建业有些受贿所得,可以放到徐东明那里而不需要徐东明出具任何手续。

  在针对季建业的7项指控中,“项目腐败”突出,其中6项涉及项目开发、设备供应、获得土地使用权、拆迁、建设等,仅仅是苏州锦联经贸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徐东明和吴中集团董事长朱天晓给予的财物就达1030万元,占季建业受贿总额的9成。由于季建业曾担任多地一把手,其任下的昆山宾馆、扬州迎宾馆等装修工程,均由其违规操作交给徐东明等人承揽。

  办案人员介绍,季建业案大部分受贿行为发生在固定的、常年交往的老朋友,很多案件当事人都是季建业交往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朋友,长期相互利用。季建业每年春节都会召集特定的几名商人吃一顿饭,逐步形成了以季建业为核心的圈子。

   关注理由

     重大案件总在不经意间发生。快餐式的阅读后,案件又会不经意间从你脑海消逝。其实,有些案件值得留在你心底,因为其中有生命、有道德、有法治、有警示……每周,《法制日报》案件版都会推出“案件特稿”栏目,为你解读上周重大案件,体会其中法理情。

     上周,有两起案件引人注目,遵义市委原书记廖少华、南京市原市长季建业两只“老虎”分别一审领刑。纵观近年来的腐败案件可以发现,很多落马贪腐官员都与不法商人有深度勾连,有的人既被“围猎”又搞“围猎”。官员与商人勾肩搭背的案例警示我们:权力与金钱勾连,必定导致腐败。不管权钱交易演变出多少花样,披上多么合法的外衣,在法纪面前不过是欲盖弥彰。

  一名落马官员的背后,总会有一连串商人“朋友”的魅影若隐若现。

  4月9日,在陕西省西安市一审获刑16年的贵州省委原常委、遵义市委原书记廖少华也未能跳出这样的“腐败俗套”。“我不是从思想品德、为人上结识既相互促进又清淡如水的朋友,而是交了一批重哥们义气,又带有铜臭味的老板朋友,思想逐渐发生变化,贪欲也随之培养起来,最后被这些所谓‘朋友’温水煮青蛙。”这名曾在各种场合高调反腐的副省级干部,在庭审时曾如此供述。

  9成受贿赃款来自3名朋友的江苏省南京市原市长季建业,几天前在被告人席上最后陈述时也如此“总结”道:“回过头来看,我的主要问题发生在一个20多年的朋友圈。

  梳理近期落马贪官的堕落轨迹,不难发现其共同点都是被商人“围猎”。近年来,在畸形的官场文化影响下,一些官员的“朋友圈”逐渐演变成了“腐败圈”。在贪念驱使下,一些官员成为商界的“围猎”对象,一步一步与“朋友”结成了腐败“同盟”,不惜逾越党纪国法的底线为“朋友”输送利益,并最终沦为阶下囚。

   廖少华季建业

   升官路上商人追随“围猎

  今年55岁的廖少华,毕业于铁道工程建筑专业,从铁五局的见习生到工程师,到铁五局副局长兼南昆铁路指挥长、党委书记、贵州水柏铁路有限责任公司董事、总经理,廖少华在铁路部门工作20多年。1998年,38岁的廖少华已经是贵州省计划委员会副主任、党组成员,成为正厅级干部。从2001年年底开始,廖少华先后在六盘水市、黔东南州、遵义市做市长、书记,官至副省级。

  一路升迁中,廖少华也一路被自己在经济领域的“朋友”围猎。一审法院审理查明的9项受贿事实,清晰地勾勒出了廖少华在经济领域的“朋友圈”。

  2004年春节到2012年6月,廖少华在担任贵州省六盘水市市长、黔东南州委书记期间,为六盘水市盘县红果大酒店、浙江丰球集团等单位和个人在获取政府扶持资金、取得银行贷款、争取建设开发用地、承揽政府投资工程项目、催要工程款等方面提供帮助。作为回报,陈春章、龙向彬、曾佐桥、曾超懿、张宇恒、何智慧这些“朋友们”也慷慨给送给廖少华人民币共计1324万元。

  盘点廖少华的“朋友圈”可以发现,廖少华走到哪里,他的朋友们就跟到哪里。2002年到2005年,廖少华在担任六盘水市市长时,盘县红果大酒店法定代表人陈春章就通过廖少华获得政府贴息55万元、政府技改资金60万元,并获得贷款1300万元;廖少华到黔东南州委担任书记,陈春章也谋求在黔东南州发展,这次,他在廖少华帮助下,在未实际投资的情况下获得土地转让款3500万元,并承揽了多个政府投资工程项目。为了感谢廖少华的帮忙,7年间,陈春章分10次送给廖少华394万元。

  无独有偶,与廖少华一前一后被法院一审宣判的江苏省南京市原市长季建业也“处境相同”。“回过头来看,我的主要问题发生在一个20多年的朋友圈。”季建业在庭审时说。

  据办案人员介绍,季建业案传统贿赂少,多数表现为收受股票收益,接受他人提供的装修,低价购买别墅、墓地等方式受贿,且收受的贿赂多放在朋友处,受贿在体外循环。比如,苏州市锦联经贸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徐东明就是季建业“朋友圈”中的一名商人,他曾是季建业下属,深得季建业信任,家里有很多事情都委托徐东明去办。季建业有些受贿所得,可以放到徐东明那里而不需要徐东明出具任何手续。

  在针对季建业的7项指控中,“项目腐败”突出,其中6项涉及项目开发、设备供应、获得土地使用权、拆迁、建设等,仅仅是苏州锦联经贸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徐东明和吴中集团董事长朱天晓给予的财物就达1030万元,占季建业受贿总额的9成。由于季建业曾担任多地一把手,其任下的昆山宾馆、扬州迎宾馆等装修工程,均由其违规操作交给徐东明等人承揽。

  办案人员介绍,季建业案大部分受贿行为发生在固定的、常年交往的老朋友,很多案件当事人都是季建业交往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朋友,长期相互利用。季建业每年春节都会召集特定的几名商人吃一顿饭,逐步形成了以季建业为核心的圈子。

   围猎”三部曲

   生贪念“交朋友”“吃朋友

  梳理近年来一些官员落马后的犯罪事实可以发现,不仅是“老虎级”贪官存在“朋友圈腐败”问题,一些基层官员也难以摆脱被“围猎”的命运。一些落马的副县长、基层官员长期在某一领域经营,形成小利益集团。有的官员无论走到哪里,屁股后面总跟着一批工程队,发现案件线索时,往往“一查一窝、一挖一串”。

  湖南省江华瑶族自治县教育局原党委副书记、副局长屈湘林就是一个典型的例证。他被一名工程老板奉某认作“舅舅”,这名老板对屈湘林的服务可谓“无微不至”。2009年,屈湘林购买了私家车,办入户手续时,奉某主动帮其缴纳了购置税;同年11月,屈湘林的房子要改造,奉某免费为其安装铝合金窗,还免费赠送太阳能热水器、空调、电视机等。

  而“舅舅”屈湘林也对奉某照顾有加,自2008年屈湘林分管县教育局计财、基建工作以来,奉某共承包教育系统工程项目50个,总金额达377万元,大部分未经过招投标程序。

  有媒体总结了官员们被老板们“围猎”的“三部曲”:

  第一步—“生贪念”。一些官员担任领导后,对金钱和享受产生了不良欲望,为其腐化堕落埋下了伏笔。

  第二步—“交朋友”。为了实现贪欲,一些官员四处寻找为其欲望“买单”的人,也就是所谓的“朋友”。

  第三步—“吃朋友”。在为朋友“两肋插刀”后,不少腐败官员就将朋友当成了“提款机”和“钱袋子”。

  2014年中央巡视组第二轮巡视反馈情况显示,在被巡视的10个省区市和3个单位中,官商勾结情况不同程度存在。江苏省被指“一些领导干部与老板之间保持相对稳定的关系圈子,进行封闭式权钱交易”;而在河北,“个别领导干部搞团团伙伙,并与企业老板结成利益纽带”。

  中纪委的一篇文章一针见血地道出了此中玄机:“有的人既被围猎又搞围猎,官官勾结、官商勾结、利益输送;热衷于和有特殊背景的人交结,拉帮结伙、人身依附。

  “当前社会转型期,商界人士利用人脉对官员进行‘围猎’和‘喂养式腐败’较为普遍,但这不能成为堕落腐化的借口。”中国社会科学院廉政研究中心副秘书长高波认为,官员手中的权力过于集中,公权力的边界不甚清晰,加之官员自身“底线”意识不强,衍生出了不正常的官商关系。

  古人说:“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干部被“围猎”是一种社会发展的客观存在,但就如流感病毒,只会入侵免疫力低的人。领导干部要时时刻刻做到心中有戒、心中有法,行得正、坐得端,表里如一、言行一致。唯有如此,才不会在一轮又一轮的“围猎”中束手就擒,更不会在铁窗中孤独愧疚,唏嘘不已。(记者陈晓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