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9次北极科学考察随行日记(四)

11.09.2018  16:39

布放北极温度链自动观测站

生物拖网作业

打捞上来的海洋生物

回应高温热点话题

8月6日

北极圈罕见32°高温,北极熊或在40年内迎来灭绝》,这个网络热帖在夏季的酷暑中传遍了大江南北,包括远在天边的北极。刚收到消息时,大家相视一眼,好好笑。我们这里好冷,真的冷。只要走出舱门,就必须穿上防寒服。别说高温了,就连在外面多露会儿脑袋都会觉得头疼。

随着消息的扩散,收到了很多来自后方团队的留言。后方非常关注这个热帖,希望正在执行任务的北极科考队能够接受采访并回应相关内容。这个题目,我理解一开始科考队领导是有些顾虑的,毕竟在极圈内陆地局部地区出现高温状况也很有可能,只是暂时的天气现象,不能全盘否定。现在船上的网络状态已经非常不好,我们无法看到所有的资料,视频回传有困难,再加上一些沟通的延时,并不确定这个帖子的热度是否已经过去了。也许我们做好了,又不需要了呢?

尽管如此,这个时候,科考队还是表现出了强烈的科学担当感。首席科学家魏泽勋委派助理雷瑞波协助我完成相关采访内容。船时当天晚上七点左右,经过充分的沟通准备,通过卫星电话雷瑞波接受了后方小伙伴的录音采访。录音完成后,后方会及时整理出文字,以图文+音频的方式进行全网推送。在这当中,我传回了一张前两天遇熊时科考队员拍摄的北极熊照片。

■据科考队中的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海洋气象首席预报员宋晓姜介绍,北极圈以北陆地局部地区出现高温的原因是一个1至7天的天气过程,只是一个偶然现象,不能代表整个气候变化。海洋与陆地的气温环境有很大的不同,仅从走航观测情况来看,9北科考的气温状况与以往相比未见异常。

515“打包”海底石

8月9日

冰站”作业意外打响。上午九点敲门声响,党办主任綦欣来通知第一个短期冰站到了,需要立刻开始准备。今天下冰站的媒体记者只有两人,我和摄像跟随其余科考队员一起出发。准备中,开始翻箱倒柜地找衣服,“冰站”到底有多冷?同屋三人面面相觑,心里都没底。三件衣服三条裤子两双袜子,外面再套上防寒作业服和雨靴,脸上围着黑面罩,再配上墨镜。我把能穿的都穿了,还没走出舱门,已经捂出一身汗。出门前,又加上了一条红色围巾。

所谓“冰站作业”,是指作业人员离开母船前往附近一块相对平整结实的浮冰,按照预定计划开展工作,而这块浮冰随着洋流风速等变化在作业中其实是漂浮移动着的。由于合适的浮冰什么时候出现不可控,一般是由队领导、冰站作业队长和驾驶人员在航行中目测判断,所以冰站作业时间常常“突发”。综合说来,冰面大片、平整、具备一定厚度,既有融池也有冰脊,可供考察的要素全面,另外周围有一片较为宽敞的水域,方便黄河艇行驶靠岸,还有重要的一点就是在瞭望中没有看到海豹或北极熊踪迹,相对安全。

赶到甲板时,作业名单上的队员已经在列队了。赶忙穿上救生衣,戴好安全帽,留下队员证。自上海出发后,第一次离船“远行”要开始了。领队、党办主任及相关人员在船舷边送行,不停地叮嘱安全。再一回头,每层甲板上都站了不少人。

上午9:55,29名队员一起搭乘黄河艇到达第一个短期冰站。由于是第一次作业出现了安装操作不熟悉、作业项目之间衔接困难等问题,今天的冰面作业时间在8小时左右,待回船时已经是晚饭时分了。因为我是29人中唯一的一名女性,同屋队友中国海洋报的记者路涛找我约了一篇当天的采访手记,刊登在第三期《北极之光》上。

■冰站作业的风险,主要来自冰裂隙和防熊两个方面。冰裂隙是由于海冰融化造成的,危险在于由于表层积雪覆盖,不容易被肉眼发现,一旦踏下冰面破裂,就有可能随时掉入海中。而北极熊的威胁在作业中也会时时存在。一般来说,短期冰站会安排2到3名防熊队员在作业过程中持枪站岗执行瞭望任务。长期冰站还会增加苹果屋等防熊设备,遇熊后可迅速进内躲避。必要时,还会启动直升机保障进行驱熊。

第一次冰站作业

8月11日

这几天的艉部甲板作业很密集,从重力柱状沉积物采样、箱式沉积物采样到底栖生物拖网、浮游生物拖网等,平均每一个作业站位有好几项不同的工作,有时船到站位的时间正好是半夜,因此常能看见队友们每隔几个小时“上班”、“下班”。回来休息也隔不了多久,就得再去。也有的人在几项作业中都有任务,相对比较辛苦。

一大早接到隔壁屋渔业资源专业的队友通知,后甲板要开始生物拖网作业。这项作业是针对海洋生物生态调查开展的,据说此前类似鱼类、海星、鱿鱼等都是网中的常客。目前在北冰洋中央区的无冰区域,水深大约两千米。上午9点半左右,后甲板聚集了不少人,都想看看今天到底能不能捞上点什么。9:55左右,网上来了,附着而来的海底泥透过网眼疯狂外溢,粗略望去,这一网,算是大部分落空了。网内的石头很多,而真正的生物偏少,只有一条鱼和几个海葵。再落到甲板时,早有待命多时的队友拿着高压水枪向前冲去。

海洋作业的不确定性可略见一斑。有时想拖泥,拖上来的是一堆石头。有时想拖石头,拖上来的却是一堆泥。所以只能一个站位接一个站位地做下去,进行综合分析。再过一会,隔壁屋的姑娘已把网里的生物分拣好放到托盘里,接下来要把它们拿回实验室进行冷冻和分析。

这一场热热闹闹的拖网作业算是结束了吗?还没有。甲板上,一场“分石头”大战开始了!离家万里,来的又是北冰洋,想说带点什么回去真的很难。眼前这些“意外”而来的石头正是绝佳的纪念品。作业结束后,包括我们515房间三位媒体姑娘在内的围观队友们排起了长队,轮流挑选自己喜爱的石头,大的,小的,黑色的,粉色的,大家在甲板上欢乐地挑挑拣拣,就好像在沙滩上捡贝壳一样,那么的高兴。

■北极海域常年低温,海域初级生产力低、富有生物量少、鱼类的种类和数量也较少。但随着全球变暖,北极海冰快速消融,光合作用的增强使得藻类繁盛,大量经济型鱼类因此开始北迁进入核心区。

另外,海水温度升高也会促使海洋生物的活动范围偏离原先的纬度和水层,可能会引起本地物种的灭绝和外来物种的大规模入侵,全球鱼类的分布状况随之发生大规模变化,其中大多数会朝地球两极方向迁徙,从而对全球渔业经济产生影响。

对“未知”的理解

8月13日

今天进行第三次短期冰站作业。这几天,队里保持着每天一个短期冰站的作业节奏,记者方面继续按照每天两人下冰采访的顺序进行。

这两天我没有下冰,留在船上整理素材。每次队员出发和回来时,去船舷边拍一些送行和迎接的照片。经过这两天的磨合,冰站作业进入顺畅节奏,队员们在冰面上完成操作的速度也越来越快,队里逐渐恢复了往日的轻松气氛。早晨我去餐厅,碰到食堂大厨,他也是一位江苏人,每次见到我热情地喊“老乡”。今天见到我分外的高兴,说厨房做了豆浆,让我赶紧拿着杯子去打一杯。豆浆?这可真是船上的稀罕物了。待我回去耽误了一会儿再下来,一看锅里,豆浆已经变成了豆花,傻眼了。哈哈哈哈,原来豆浆是为了晚餐的自制豆花准备的,从豆浆到豆花再到豆腐,一大包豆子在厨房师傅们的手里一日三变。请原谅我对这些事物这么好奇,前几天同屋的帮厨项目是在一大堆三文鱼肉身上拔鱼刺,才让我第一次知道三文鱼刺身这道菜还需要拔刺。生活的盲区,在“雪龙”号的菜单里只是一个小小的体现。而对于船外的这片海洋,尽管人类从对北冰洋有探险史到现在历经数百年,从19世纪80年代开始对极地进行科学考察,并先后开发了东北航道、西北航道、中央航道,直到现在,人类对北冰洋的认知,依然少之又少。

你不知道你所不知道的。如果把我们对北极的已知比喻成一块已经完成科考作业的浮冰,我们探知了它的温度盐度深度,获取了它的漂流信息,那么未知的领域则是浮冰外那片广袤的世界。也正因如此,每一年的考察作业,都具有宝贵的科学价值。

■根据《北极海运评估报告2009》,东北航道是指西起挪威西北角附近的欧洲西北部,经欧亚大陆和西伯利亚的北部沿海,穿过白令海峡到达太平洋的多条海上航线的总称。西北航道是经北美北部沿海,穿过加拿大北极群岛海域,连接太平洋和大西洋的多条航线的总称。近年来由于夏季北冰洋海冰消融加快,穿越北极点附近高纬度海域的潜在中央航道也逐渐进入人们视野。1882~1883年国际气象组织发起并组织了国际极地年,并联合12个国家共同开展南北极考察,标志着极地科学考察时代的开始。 (本版图片均由李娟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