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剧电影还需再添些高级笑料

14.10.2015  11:03

  《港囧》《夏洛特烦恼》票房火爆难掩思想空洞

  金秋十月,国产影片票房火热。由徐峥自导自演的喜剧大片《港囧》创国产2D电影的票房纪录,同时上映的另一部喜剧电影《夏洛特烦恼》今已收获将近十亿元。从票房成绩而言,国产喜剧电影已经在不断树立新的里程碑和标杆。不过我们也注意到,当下喜剧电影亮眼的票房背后,为搞笑而搞笑的创作手法常常难掩思想的空洞苍白。对如今喜剧创作而言,要想更加有思想营养,或许还需添上几味高级笑料。

  毫无疑问,喜剧的功能是“”。然而这两年的喜剧电影,却越来越让人笑不出来,究其原因就是“刻意”,常常为了逗观众笑,特意制造笑点。大银幕上主演们卖力地上蹿下跳,嘴里念叨着网络上流行的搞笑段子,人人装疯卖萌、插科打诨,剧情稀里糊涂甚至无聊弱智。稍微有点欣赏水平的观众,都会乏味地打呵欠,“累觉不爱”。

  一味为搞笑而搞笑,就会显得手段生硬,表达效果也会大打折扣。比如在《港囧》里,喜剧不是通过叙事结构驱动,而是通过追逐打闹这种比较老套的笑料方式。徐峥饰演的男主角在香港,赴昔日恋人之约,被妻弟一路破坏阻挠,路上遭遇了被铁头套住、追车争夺、在高楼间争打等等一系列紧张的悬念,这些障碍的设置有些纯属无厘头,跟主题毫不相干,却生拉硬拽地嵌到剧情里,虽然“笑果”不错,但缺少能让观众反复咀嚼的经典段子。笑点看起来密集,但是往往观众笑完之后,下一秒就已经忘记了上一秒为何发笑。

  《夏洛特烦恼》的出现,的确让我们看到了喜剧电影“”功能的回归。影片中,男主角夏洛中年失意,大闹初恋的婚礼,喝醉之后穿越回青春岁月,并领悟人生、找回真爱。这部剧没有明星大腕、没有特效布景、没有豪华包装宣传,却准确拿捏住了观众笑点,通过幽默的对话语言,在影院里掀起阵阵大笑。观众对此纷纷称赞,“国产喜剧电影越来越值得期待”、“终于看到中国喜剧电影的一点希望了”,甚至有观众赞誉《夏洛特烦恼》为“今年最好笑的国产片”。这当中虽有溢美之词,但也不难看出观众对于优质喜剧电影的迫切渴望。

  能够触发观众的笑点,是一部成功喜剧的必备要素。然而,所有的追求是否该仅止于此?作为观众来说,走进影院挑选一部喜剧,是不是仅仅图一乐?恐怕不是,更多观众可能更希望在捧腹大笑之余,能收获更多人生感悟。因此对于主创团队来说,不能忽视电影的人文内涵和思想深度。

  我们仔细分析最近这两部火热的喜剧电影,《港囧》和《夏洛特烦恼》所传递的主题思想和价值观都遭到不少观众的诟病:两部电影不约而同地制造了一碗廉价鸡汤。《港囧》中,徐峥制造出一个中年人幻想,贩卖自己廉价又没天赋的理想。《夏洛特烦恼》里的故事更加都是建立在一场荒诞的梦境里。男主角夏洛虚荣懒惰,靠老婆马冬梅蹬三轮、拔火罐来供养,过的是寄生虫的生活。通过一场梦境穿越回过去之后,放肆狂妄,靠抄袭音乐变成了大明星,却不知珍惜,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虽然夏洛最后幡然醒悟,明白真爱可贵,但电影中对于成功、爱情的描写,统统建立在虚妄的幻想里,很难让人信服。尤其是片中,我们看不到主人公个人成功必须付出的艰辛努力,一切来得都是那么滑稽突兀,夏洛的故事也因此少了几分沉甸甸的重量。

  真正的高级幽默,应当是源于平凡生活,又能对人生和心灵有所触动。曾几何时,冯小刚贺岁片《大腕》、《甲方乙方》刻画了一个个来自民间却又个性独具的小人物,特有的冷调幽默成为“冯氏幽默”的独特标签;《疯狂的石头》系列,导演独具一格地设计了巧妙的故事架构,让人不时出乎意料之外,又会心一笑。国外的优秀喜剧电影,从百年前的喜剧大师卓别林开始,就常常同时融入喜剧和悲怆,或在玩笑之间鞭笞社会的假恶丑,或用精致巧妙的创意结构征服观众,让人享受娱乐、享受智慧又学会思考。这两年的国产喜剧,虽然常有灵光乍现的小机智,却缺乏幽默大师的讽刺功力,也少见让人动心、动情的作品。

  今年,中国内地电影票房已经轻松突破300亿元,大时代已经来临,但这个“”目前还更多地体现在票房成绩上。长久以来,国人的文化心理崇尚内敛,常见正襟危坐,不太会“”和“”。如今作为文化消费的一种,轻松休闲的喜剧电影的需求也越来越旺盛,人们希望借此释放心灵、舒缓压力。在如此巨大的市场需求面前,影院掘金似乎变得越来越容易,只要有那么一两位颜值高的当红青春偶像,有一些炒作卖点,烂片也能大卖。当下一部喜剧电影动辄十几亿的票房,固然是一种成功,但我们期待的是更具品质的幽默所带来的审美愉悦,在给观众带来笑声的同时,也带来更多精神层面的唤醒与心灵深处的抚慰。

  本报记者顾星欣

编辑: 莫小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