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醒”津补贴要有一本“明白账”
职工要求单位发放各类津贴补贴,有没有法律依据?餐补、车补、房补、供暖补贴……发多发少怎么算?《工人日报》记者日前采访发现,影响职工钱袋子的不仅有我们通常所说的基本工资、奖金、加班费等,还包括各种补贴和津贴。在不同的企事业单位,职工的补贴相差悬殊。而津贴更是如此,有的用人单位职工可以足额领到津贴,有的用人单位职工却拿不到津贴。(10月11日《工人日报 》)
职工有没有津补贴,有怎样的津补贴,又有多少津补贴……诸如此类的问题,用人单位应该给我们一个明确的回答,然而,实际生活中,用人单位对此缄默不语,绝大部分职工根本不清楚有无工作津贴,即使是每月的工资里面,都包含哪些部分,也是知之甚少。如今有关职工津补贴的话题再次活跃于网络媒体上,势必又会掀起一股舆论风,这事关职工权益的津补贴,用人单位应该给出一本“明白账”,让职工知晓。
从新闻中了解到部分职工津贴沦为了“纸上权益”,有的夜班津贴竟然沉睡了20年,参照《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第四条规定:“工资总额由下列六个部分组成:(一)计时工资;(二)计件工资;(三)奖金;(四)津贴和补贴;(五)加班加点工资;(六)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以及北京、上海等地工资支付规定,职工获得津补贴合理合法,那么要让职工津贴“苏醒”,用人单位必须给出一本“明白账”而且更要做到阳光公开。
有职工表示“津贴落地难”“补贴相差悬殊”,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就在于用人单位“沉默”相待以及职工的“被蒙在鼓里”,并不清楚;即使有人知晓,也因有所顾忌,少有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的。在这里面,有一个这样的逻辑“你不问,我不会主动去说”,其实也正是因为用人单位的不主动告知甚至不主动履行规定条款,致使津补贴落地难,或是补贴相差悬殊。如果有一本“明白账”,不仅是用人单位该做的,还包括职工该知晓的,在公开透明中,就能促成津补贴的落地问题。
不难猜测出,用人单位在津补贴上“动心思”的缘由,就是最大限度的节省人力资源成本的开支,绕不开“利”字,也正是因为这点,更多时候不去触碰自身利益而保持沉默。虽然这么做,触犯法律规定,但绝大部分还是能够侥幸逃脱,有法治管理不到位的地方,也有职工听之任之的纵容,没有进行维权的原因。要让职工津补贴“苏醒”,需要撬动用人单位的利益藩篱,也要职工维权意识的觉醒,所具备的有力武器,就该是一本津补贴的“明白账”。
不让职工津补贴沦为“纸上权益”,理想的状态该是用人单位主动按照法律规定履行义务,然而,难就难在这上面,也许用人单位本身就有一本“明白账”,但不会告知职工,那么,职工本身想要做到“心中有数”,就得在熟悉相关法律规定的基础上,敦促用人单位将那本“明白账”公开,而职工该有这样的一种认知—“谈钱不伤感情”而是一种维权意识的表现。
当然了,法律以及劳动保障部门也是监管用人单位落实工资支付规定的重要方面,更该发挥有效作用,让用人单位主动去做,并对违反相关法律的单位,给予必要的惩处,做到执法必依,也能推动职工津补贴的落实。
总的来说,让职工津补贴“苏醒”需要一本“明白账”,而这本“明白账”,来自于“用人单位”,也来自于“职工自身”,还来自于“法律和劳动保障部门的监管”,在多方面的指导监督下,让职工津补贴不再是“沉睡中的等待”。(王兆才)
编辑:顾名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