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美乡村,“美美与共”打造活力家园
村民生活幸福升级 新型村居焕发光彩
盛夏七月,行走和美乡村阡陌之间,感受景美、人美、产业美、文化美、精神美,一个个颜值气质兼具的特色村落凸显,一个个涵养乡土情感和精神自信的家园回归,一个个宜居宜业的现代文明乡村重塑。对标“千万工程”,江苏不断探索治理新路径,唤醒乡土记忆、传承乡村文化、培育乡村风尚。
嵌入情感链接,共治主体更多
“咚咚锵,咚咚锵……不管拆迁后搬到哪,民俗不会忘,锣鼓一响,我们都来自一个乡。”村民曾胜利自豪地说。
从南京市区驱车近一小时,来到江北新区长芦街道,一场文化盛宴别开生面。长芦首届非遗节开幕式上,近50项非遗精彩亮相。让村民津津乐道的是,开场表演的所有演员都是本乡本土居民。他们用这种方式,记住乡愁。
“这也是新时代乡村振兴的物质表征,是和美乡村的内在文化与精神诉求。”长芦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赵鹏表示,对标“千万工程”,长芦还将对非遗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挖掘非遗经济价值,发挥非遗美育价值,助力产业和人才振兴。
如今,当地但凡举行重大活动,“留左吹打乐”“湾北小马灯”等非遗项目都是保留节目。作为“江苏省特色文化之乡”,长芦一个街道就有24项省市区级非遗项目。文化在一代代传承中,历久弥新。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重要基础,涵养文化风尚,更是探索中国式现代化乡村建设最生动的实践环节。让驻村社工马乐印象深刻的是,在农村向城市社区转型进程中,乡邻共融,人人都是参与者、受益者。
“林奶奶、黄爷爷,这个月是你们生日月,我们来祝寿啦!”南京市江宁区谷里街道“谷粒计划”志愿者带着蛋糕,和本月过生日的老人欢聚在居家养老服务站。集体生日会,谷里街道每个月每个村都会办。
谷里街道地处偏远、居住分散,村民就像一粒粒亟待归仓的谷子。“5年培植,从量变到质变,谷里‘民生服务大谷仓’填满了爱。”谷里街道办事处二级调研员嵇世慧说,小而美项目,助力村民幸福大升级。
省民政厅厅长谢晓军表示,江苏新型农村社区有条件、有责任、有能力在深化新时代“千万工程”、全面推动乡村振兴中推出新举措、积累新经验、提供新示范。当前必须紧扣中国式现代化时代背景,坚持党建引领、需求导向、服务为先,创新新型农村社区治理现代化模式,将前沿理论与具体实践相结合,将政府主导与社会协同相结合,将补齐短板与打造品牌相结合,扩大群众参与,完善治理体系,提升服务能力,实现和美乡村建设的新发展、新跨越。
深挖“人”的资源,治理方式更活
“千万工程”的生动实践,受益于乡村振兴中“人”的振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能光看农民口袋里票子有多少,更要看农民精神风貌怎么样”,文化兴村“马庄经验”在各地复制推广。
徐州市贾汪区潘安湖街道马庄村党委书记毛飞说,马庄正在探索“走出去”“引进来”,把小香包做成大产业。
前两年,因游客锐减,香包销售额一度下降50%。“我们感受到了‘本领恐慌’,也激发了新思路。”毛飞说,马庄村陆续开发互联网销售渠道,和徐州机场、知名酒厂、江苏师范大学、南京艺术学院等单位合作,提升香包设计水平。今年上半年香包销售额达500万元,全年有望突破1000万元。
青年回归乡村,乡村需要青年。
“20名青年驻村做香包,有搞设计的、有做直播的,他们带来了新鲜血液。”毛飞说,从在家等游客上门,到主动寻客拓客,一大批游客再次“寻香而来”。
“治理方式的多元,离不开专业人才的汇聚。”南京农业大学人文与社会发展学院副院长戚晓明表示,接力“千万工程”,必须加快培育新一代乡土人才,“传、帮、带”形成乡土人才储备的良性互动。乡村特色产业发展起来,人才才会聚集。各级政府还需解决完善乡村信息网络、激活农村闲置宅基地资源、农田集中连片整理、生活设施配套等问题,促进人才回流、扎根乡村。
走在睢宁县金城街道邱圩社区的乡间小路上,就像走进了一座大公园。2917亩的土地上,经营着藕、虾、特色稻米、特色红薯等农产品。
2017年底,邱圩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张成辉走马上任时,村级遗留债务达140多万元。“没资产、没资金、没资源,只有甩开膀子干——‘无中生有,有中升级’。”张成辉说。党建引领是推动乡村治理的“第一抓手”。在村党总支带领下,邱圩社区成立3家公司,将红薯粉丝、生态米、莲藕等10个特色农产品打出名气。
炎炎夏日,村民在亮化的小河边遛弯;百姓大舞台上,专业老师教授传统落子舞……好风光里,集聚着村民的智慧,“邱圩夜话”把麦克风交给群众。“‘夜话’晚上开,不耽误生产和务工。”张成辉说,村民畅所欲言,村“两委”现场“接单”,采纳好建议。
从“一穷二白”,到集体经济收入增至200万元,村民亲手创造了自己的诗意乡村。
进入新时代,“千万工程”还在不断演绎新故事,“发光的乡村”涌现出“睦邻议事坊”“百姓议事堂”等一大批江苏新农村自治鲜活案例。传统乡村如何走向和美振兴,更多的探索实践值得期待。
注重关系营造,公共服务更优
“大门常开、活动常办、群众常来”,江苏“幸福乡村营造计划”里的这句话,饱含乡村振兴的精神密码。
常来常往,营造氛围,江苏千万村庄,都在寻找方法和载体。张家港市锦丰镇洪桥村总人口3427人,因一部分村民拆迁,剩余不到2000人还居住在洪桥,属于纯农村。“短时间内,洪桥在经济提振方面动力不足,但村民对区域凝聚力、归属感的提升,仍十分渴望。”曾在洪桥驻点的张家港市亲民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社工陆娟说。
如何提升纯农村居的精气神?“乡村营造计划”应运而生。一番乡野调查后,陆娟和社工伙伴们发现,洪桥村有着100多年历史。80岁的老村民赵志敏说,希望子孙后代知道自己从哪里来。执行项目时,陆娟敏锐抓住这一地域文化特色,带领乡村青少年开展“洪桥知多少”资源调查,挖掘村史,绘制4份原街镇草图。
乡土情结、文化基因,迅速唤醒散居各处的村民们的共同记忆。此后一年,村里搜集老照片和老物件,开办洪桥故事会、公益集市,你来我往,邻里关系日益紧密。
关系营造,以文化人,塑形铸魂。邻里互助学堂、邻里互助会、邻里工坊、邻里生日会陆续开办,200多位空巢老人成了最大受益者。非正式照顾模式中,中青年村民与低龄老人组成“结对帮帮团”。
答好“乡村治理协同推进”这道题,江苏全力以赴。眼下,万千村庄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传承地域文化、营造邻里关系,提升整体凝聚力。全省19个村被民政部确认为全国村级议事协商创新实验试点单位,实现从“善管”到“善治”的跨越。
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教授白友涛表示,当前,深入学习运用浙江“千万工程”经验,要鼓励和引导各种文化资源向农村倾斜,激活乡村发展内生动力。(记者 唐悦)
编辑:顾名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