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宣言作者冯亦同:以最古老的诗体撰写今日之和平

13.12.2014  13:48

  中新江苏网南京12月13日电 (记者 申冉)2014年12月13日,对于73岁的南京老作家冯亦同来说,是一个特殊的日子。2002年,他创作的第一篇《和平宣言》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下文简称江东门纪念馆)的广场上被诵咏;十二年后,他创作的首篇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和平宣言》,在同样的地点,由77名少男少女再次“唱响”。这是一首以中国最古老诗体、诗经体创作的诗篇。

  国家公祭日当天上午,当《和平宣言》由77把尚显幼嫩的童声吟诵,第一句话就是:“巍巍金陵,滔滔大江,钟山花雨,千秋芬芳”,这也是冯亦同这位老南京人对这座古城的恋恋情怀,自幼生长于南京城南秦淮河畔的冯亦同,对南京的山山水水有着别样的感情,“我要让世人都看到古都南京的美,也看到这份美是如何被践踏、毁灭于日本侵略者的铁蹄之下。

  “……三十余万,生灵涂炭,炼狱六周,哀哉国殇……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殷忧启圣,多难兴邦……”

  冯亦同告诉记者,当受到邀请创作首个国家公祭日的和平宣言时,对于这次晚年创作生涯中可能最重要的一次创作,冯老决定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完成,使用自己晚年愈发专注和喜爱的古诗诗体来创作。

  “十二年,与时代大背景而言是一个大循环,与我个人而言则是一个小循环。”年轻时代喜爱“新文化”的冯亦同,自2002年第一次撰写《和平宣言》之后,连续五年间的《和平宣言》,都由他以散文体来撰写;反而是在年逾古稀之年,冯老回到中国诗人最初的热爱,选择中国最古老的诗体、四言二节拍的诗经体来展现当代中国人对和平的呼唤。

  选择诗经体,冯亦同更多的是对整个国家公祭的考虑,“这是一次国家层面的公祭,以举国之礼来祭奠亡者,这样郑重的场面只有古诗经体才能显出其端庄、其郑重。”冯亦同解释,以四字一句,两句一节,采用韵文体,句句押韵,朗朗上口,由多人吟诵,格外体现了“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的国家之礼仪。

  全篇《和平宣言》最为亮眼、也是创作者思想最为核心的一段,是“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大德曰生,和气致祥”。

  对于这段分别汲自儒学精髓“四书五经”当中的四句话,冯亦同是这样解释的,“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两句来自《礼记》,表达的是中国民众自古以来就渴望的大同世界、世界和平的愿望,这也是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大道理;

  后一句“大德曰生”取自《周易》,也是孔子所编的古代著作,更是传达了孔教的精髓,即“天地之间最伟大的道德是爱护生命”,这样的涵义放在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所设立的国家公祭上,亦是最为合适的一句和平呼唤;

  而语出《汉书》的“和气致祥”四字,则表达了中国人最为推崇的对人谦和、家和万事兴的简单民间智慧。

  “这样四句话,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平思想,我认为在西方的和平学说中也有相关阐述。”冯亦同表示,以中华民族最为古老而美好的诗歌题材,以中华先贤流传千年的遗训,来表达中国民众对战争的痛恶,对亡者的哀痛和对和平的期待,作为一位诗人,他有着莫大的荣幸。

  “对我已故的父母也算是有了一份交代,我已经把他们对南京这座城市的热爱和眷恋都带进了这篇和平宣言,带给了更多的人们。”从私人记忆到国家记忆,2014年的首个国家公祭《和平宣言》,73岁的冯亦同老人感慨,这可以说是自己创作生涯中最为满意一件作品。(完)

  附文:国家公祭《和平宣言》全文

  和平宣言

  巍巍金陵,滔滔大江,钟山花雨,千秋芬芳。

  一九三七,祸从天降,一二一三,古城沦丧。

  侵华倭寇,掳掠烧杀,尸横遍野,血染长江。

  三十余万,生灵涂炭,炼狱六周,哀哉国殇。

  举世震惊,九州同悼,雪松纪年,寒梅怒放。

  亘古浩劫,文明罹难,百年悲叹,警钟鸣响。

  积贫积弱,山河蒙羞,内忧外患,国破家亡。

  民族觉醒,独立解放,改革振兴,国运日昌。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殷忧启圣,多难兴邦。

  七十七载,青史昭彰,生生不息,山高水长。

  二零一四,国家公祭,中外人士,齐聚广场。

  白花致哀,庄严肃穆,丹忱抒写,和平诗章。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大德曰生,和气致祥。

  和平发展,时代主题,民族复兴,世代梦想。

  龙盘虎踞,彝训鼎铭,继往开来,永志不忘。

编辑:兴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