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矩敏张友宪“姑苏对画金陵”妙语多

10.12.2015  10:49

  你道我苏州城里“周捕快”我评你黄瓜园中第一人

  周矩敏发言。

  张友宪(左)发言。新华报业视觉中心记者吴胜

  摄

  

  12月9日下午,由新华报业传媒集团主办,江苏新华文化艺术投资有限公司、南京艺术学院中国画研究院共同承办的“姑苏对画金陵——周矩敏、张友宪艺术小品展”在新华全媒体艺术馆举行,68幅绘画小品包罗了江南人物、欧洲风景,以及花鸟世界。新华日报副总编辑金伟忻、扬子晚报总编辑王文坚、南京晨报总编辑陆峰、江南时报总编辑黄建伟等共同为画展揭幕。开幕式更吸引了不少艺术爱好者、美院学生前来观展,本次展览首次采用了微信点评,周矩敏、张友宪的16幅作品在“新华鉴藏”微信平台中展示,24小时内浏览、点赞、点评超过1000人次。在抽奖环节中,周矩敏、张友宪、萧和、许双应、徐伟清、熊岱平等的书画作品,以及根据莫奈油画作品《睡莲》衍生的艺术伞成为大家喜欢的奖品,现场和参加微信“飞评”的15名幸运观众得到了奖品。

  开幕现场嘉宾云集网友“微评”别有趣味

  开幕式上还来了一位外国艺术家,他是法国巴黎大学教授、家族世袭艺术家贝特朗·巴龙,曾担任过“中国百家金陵”油画展的艺术顾问,这次他来中国是参加与南京大学杨小民的“巴黎对画徐州”艺术展,他兴致勃勃地参与了抽奖环节,并对中国水墨画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十分感兴趣。尤其是看了张友宪的欧洲写生水墨画,面对中国传统笔墨中欧洲人熟悉的风景,他表示这些画估计在欧洲会很有市场。展览开幕式上,还别开生面地朗读了一段段网友的微信点评,一位家住南京嘉陵江东街的刘先生对周矩敏作品《裁剪春色化作诗》点评说:“作为一名艺术门外汉兼艺术爱好者,我对绘画作品的欣赏既抱着敬重之心又有些半知半解之意。今有幸通过新华鉴藏公众号,第一次欣赏到了周钜敏先生的作品,完全被作品亲切、诙谐而又风趣的风格深深吸引,特别是周先生的《裁剪春色化作诗》,印象深刻:周先生运用水墨画的技巧,寥寥数笔将初春盛开在枝头的梅花绘制得花香扑鼻而来,而作为作品中心的人物一共三名,周先生用简洁凝练的技法,将三人的着装、神态、动作绘制得逼真、传神、特色鲜明。”一位常州网友在点评张友宪《荷兰写生》时写道: “荷兰有小画派,有堂吉诃德,看见风车想到堂吉诃德战风车,倒是并没有想起荷兰小画派。荷兰小画派被岁月包浆,不会像这画里一般绿莹莹。树被张老师画得很中国,牛被张老师画得很荷兰,而最漂亮的线给了风车,连贯又飘逸,有风的感觉。”画得生动有趣,点评亦是让现场观众听得津津有味。

  相识三十七年前

  感叹黄瓜园画画“氛围好

  周矩敏和张友宪三十七年前就是南艺同学,皆为同届同学中的杰出者。张友宪留在南艺执教至今,周矩敏是苏州国画院第四任院长。开幕式现场,两人分别点评了对方的画,共同回忆了当年在南艺学习画画的生活。张友宪称周矩敏是“姑苏城里‘周捕快’”,我一直关注姑苏的矩敏老兄,他不善言辞,遇道不同志不合者,往往不语,把更多的心思放在了绘画上,时不时出来一批新作,这才是一个艺者的本分。他的那些人物画充满了生活的闲淡和情趣,那些花鸟画墨韵生动、自然鲜活。我不禁惊叹,好一个姑苏“周捕快”,你把世间妙趣之物全都捕捉到宣纸上了,你让我们黄瓜园里出来的同学如何混饭吃?”“从画艺上看,他一只脚踩在传统上,一只脚踩在生活里;从文化语境上来看,他一只脚踩了姑苏文脉,另一只脚又踩了金陵王气,所以他的艺术生活才丰富多彩,才日新月异。

  周矩敏则称张友宪是“黄瓜园中第一人”,感叹当年他画画十分勤奋。“友宪是我大学的同学……他的勤奋好学被赞誉为:黄瓜园中第一人。园中草木常成为他‘笔谈’的对象,无论春夏秋冬,风霜雨雪,草木坡石间总能留下他的足迹,他对芭蕉写生,情有独钟。丈匹巨幅竟然不打草稿,现场挥毫,放笔直取。

  周矩敏说,用中国笔墨去画外国风光,如同用油画去表现黄山。听来虽可,但不易入味。思维滞纳者容易追时流,成为学院式风景写生画。举目当世所见,国画家作国外写生画,都会碰到弃笔墨可惜,扬笔墨不宜的尴尬。无奈之下,就画成了勾线敷彩的建筑画。于是同类题材与国外的水彩风景画相比,不免相形见绌。而“友宪明晓此理,他面对实景,能迅速滤清主次,寻找能发挥笔墨的大体面,寻找容易着墨用线的物体,因此,画面中的建筑取其架构特点,摒弃繁缛细节,用线将建筑轮廓概要勾出,再用枯笔略作皴擦,即成气候。而对树木,对田野,对云山,则竭尽笔墨之所为。再敷以明艳之色彩,异域风情尽显纸上。

  周矩敏还回忆说,当年张友宪在大学时经常拿出一张大宣纸来请大家一起画画,那时画画就是一种生活交际方式,他们共同感叹当年黄瓜园画画“氛围很好”。

  周矩敏和张友宪的绘画都十分关注现实生活,具有浓郁的人文情怀,他们的创作题材十分宽泛,是江苏画坛标志性的实力派艺术家,他们的艺术在全国绘画界具有学术引领的风范。两位艺术家的相互点评,更是妙趣横生,反映出两位已过花甲之年的老同学之间的手足之情和文人气格。记者常芬

编辑: 刘 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