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双周座谈会探讨长江经济带湿地保护
留住水乡泽国,保护好地球之肾。全国政协双周协商座谈会近日围绕“推进长江经济带开发中的湿地保护”问题建言献策。这一货运量位居全球内河第一的黄金水道的开发,将以“湿地保护”为根基,走出一条绿色发展的新路。
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主持19日的双周协商座谈会并讲话。国家林业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水利部、环境保护部有关负责人与委员进行了互动交流。
长江经济带覆盖11省市,人口和生产总值均超过全国的40%,是中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之一。这片依水而生、因水而兴的地区,是中国国土空间开发最重要的东西轴线。然而,由于人口密度大、开发强度高等原因,长江经济带的湿地保护正面临面积萎缩、生态系统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水污染严重等严峻问题,长江经济带的湿地保护亟待加强。
俞正声指出,长江是长江经济带的核心和命脉,要把水环境问题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作为水环境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湿地维系着流域生态安全、淡水安全和粮食安全,是长江经济带发展的依托和基础。
全国政协非常关注长江经济带湿地保护问题,并将其列入今年重点协商议题,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全国政协座谈会制度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提高,从关系全局的具体问题入手,并力求切实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对策。此前,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开展了专题调研,许多政协委员通过提案、大会发言等方式积极推动湿地保护。
调研组发现,长江经济带沿线省市面临水资源短缺危及湿地存亡,水体污染危害湿地健康,农用地开垦、城镇化建设、生态资源过度利用等人为因素侵蚀湿地面积等问题。此外,滥捕乱猎、外来生物入侵、水利工程阻断,使中下游湿地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安全面临威胁,湿地生态保护缺乏必要的财政支持。
调研组的照片显示,在洞庭湖区,湖面被裸露陆地分割。洞庭湖水域面积已由新中国建立初期的4350平方公里减少到现在的2650平方公里,枯水期水域面积已不足500平方公里。在洪湖国家湿地保护中心,由于水体污染,水面萎缩等原因,许多生物品种已消失。
政协委员们认为,加强长江经济带的湿地保护,是贯彻中央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举措。其关键是要发挥好政府的主导作用,同时运用好市场机制。
调研过程中,委员们结合自己的专业研究领域建言献策,不仅就相关问题详细询问当地工作人员,查找资料,还结合调研情况谈了思考和建议。
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国家发改委原副主任解振华建议,随着长江上游干支流陆续建成并投入运行一批大型水库、水电站,以及南水北调等重大调水工程的实施,长江生态系统已从河流生态系统变成了湖库生态系统。应利用已建好的水利设施,在闸坝调控上做文章,通过调节存储水量使长江流域适应江湖互动现状,自然恢复湖库生态。
全国政协常委、九三学社中央专职副主席印红表示,虽然湿地保护方面存在行政管理上的“九龙治水”,但关键是要形成“九龙合作治水”的局面,确立国家湿地生态保护治理的责任体系。
为加深调研深度与建言的科学性,有关省市的地方政协也被纳入调研队伍。调研报告全面准确反映了长江经济带开发中的问题,为决策者把握全局提供了参考。
在19日的双周协商座谈会上,政协委员建议,制定科学、具体的规划,统筹考虑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和生态保护的关系,统筹考虑上中下游、江河湖海各方面关系;完善有关法律法规,对生态保护、生态补偿、生态修复作出明确规定;严格管理,落实地方责任制,包括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完善工程项目环评机制;审慎推进水生态修复工程,特别是鄱阳湖、洞庭湖的治理;完善水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广泛开展湿地科普教育。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开发银行原监事长姚中民建议,利用金融杠杆加大湿地保护投资。他建议国家在“十三五”规划中明确鼓励金融机构对湿地项目进行优惠融资支持;建立环境保护开发基金,并以股权方式对重点湿地等环境保护开发项目进行投资。(记者李惠子)
原标题:政协双周座谈会探讨长江经济带湿地保护
稿源:中新网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