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周启星:一位环境学者的“美丽中国”梦
中新网天津6月4日电题:周启星:一位环境学者的“美丽中国”梦
记者张道正
在中国生态环境领域,提起“复合污染”“环境修复”“污染环境修复标准”这几个“时髦”的词汇,人们都会立刻想到一位著名的环境学者——周启星。这些现已被学界广泛认可,深刻影响了环境科学研究方向的关键词,都源于这位学者的“发明创造”和数十年来的不懈研究。他是我国开展污染环境修复基准研究的奠基人,也是呼吁制订我国污染环境修复标准的第一人。
2005年加盟南开大学以来,周启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科研和行政管理工作中,十年如一日。作为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他带领学院实现连续3年3人获得“国家杰青”的“三连冠”,南开环境学科也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2015年,凭借着突出的工作成绩,周启星被授予“天津市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情系国家献身环境科学
1963年,周启星出生在浙江省龙游县。他儿时的梦想是当一名普通的小学教师。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召开,邓小平对知识分子的公正评价,成为解放知识分子的宣言,中华大地迎来了“科学的春天”。
在周启星的家乡,土操场上的“大银幕”开始频繁放映钱学森等科学家科技报国题材的电影。这些影片对15岁的周启星来说无比震撼。从那时起,“科学家”悄悄取代了“小学教师”成为他新的人生目标。
1982年考入大学后,周启星对科学研究、学术创新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习土壤与农化专业让他觉得土壤环境科学必将对国家未来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于是,他便义无反顾地“扎进”了环境科学研究的海洋。
多年来,作为一线科研工作者,周启星始终站在环境学科的国际前沿。在我国,他最早提出了“复合污染”和“环境修复”的概念。2004年出版的《污染土壤修复原理与方法》是我国关于污染土壤修复最早、最系统的专著。他也是中国最早开展污染土壤修复基准和标准研究的学者。他硕士论文的研究成果为1995年国家颁布的《土壤环境质量标准》提供了最为直接的科学依据。2003年,在第212次香山科学会议上,周启星首次提出在我国“系统开展污染土壤修复基准研究”的建议,呼吁国家重视这一研究方向,为我国尽早制订污染土壤修复标准打下良好基础。这些工作,已经获得了国内外同行的广泛认可和支持。
近年来,他主持了一系列重大课题,包括863重大和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发表论文500余篇,其中SCI收录300余篇。特别是,在石墨烯的健康与生态风险研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相关研究结果在国际著名刊物《ChemicalReviews》(化学评论IF=45.661)上发表,这是中国环境界迄今在这一国际顶级刊物发表的第1篇论文。
周启星还积极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近年来,共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20多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和技术发明奖一二等奖5项。在教学方面,周启星也开启了我国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的先河。他主编的《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概论》教材,填补了国内本科教学在该领域的空白。
辛勤的工作换来了累累硕果。2002年,不到40岁的周启星获得了“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04年,获评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并获得了中国青年科技奖;2008年,获辽宁省自然科学一等奖;2012年,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2013年,他带领的科研队伍获评教育部创新团队。
心系学科“变身”工作狂人
周启星的院长办公室位于蒙民伟楼3层西侧。原本就不大的房间几乎被各种书籍、资料占据,窗台、办公桌、茶几、椅子上堆得满满当当。记者只能隔着“书山”进行采访。
在接受采访的1个小时里,共有4批人敲门办事,1名本科生签保送推荐信,两通洽谈科技合作的电话。“白天是院长,晚上才是科学家。”和周启星同时期来到南开环境学院任教的唐景春教授这样评价道。
“工作日白天的时间几乎都用来处理行政事务,晚上经常熬夜到两三点钟。有些重要的报告,他都是自己弄。忙的时候连着几天通宵。搞科研基本上都是利用晚上、周末和节假日的时间。”周启星曾经的学生,现在的科研助手胡献刚介绍,有时候忙起来都没时间吃饭,随便买点吃的“对付一口”,又继续工作。作为南方人,周启星竟然最爱天津的“煎饼馃子”,仅仅因为很方便。
“周老师几乎全年不休。好几次我都发现,他大年初三、初四就回学校工作了。因为,年后是项目基金申请的高峰期,学院很多老师的项目申请书他都亲自帮忙修改。”胡献刚说。
“他特别愿意帮助青年教师。这几年学院涌现了一批长江、杰青,人才梯队建了起来。课题、经费、论文数也有明显提升。”唐景春说。
作为教师他还不忘“教学”的本职。周启星率领教学团队连续开设了“污染生态化学”和“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概论”两门本科生课程,并组织青年教师一同编写教材。他还坚持指导本科生“国创”“百项”等研究项目,引导学生树立科研志向。
近年来,在周启星的带领下,环境学院连续3年3人获得国家杰青,新增长江学者1人,引进千人1人、青千3人,陆续有4人入选学校百名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学科顺利通过评估,环境工程学科也得到迅速发展,生态学一级博士点及博士后流动站得到批准,成为首批有资格招收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新本科专业的院校。同时,学院还新增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天津市工程中心3个。
谈起对家庭的照顾周启星显得有些勉强,但自认为“还可以”。早年在浙大和英国工作时,周启星就和妻子两人一边搞教学科研一边带孩子,从没找过保姆。来到南开后,更是把全部时间都投入到工作中。妻子工作在沈阳,二人聚少离多。尽管孩子也在南开大学读书,尽管他在西南村也有住处,但因无暇照顾,孩子也十分懂事地住宿舍、吃食堂。
“从小学到高中毕业我都一直是班长。那时候,小孩子嘛,没有什么权力的概念,就是单纯认为那是一种责任。现在当院长也是这样,是一种责任。”周启星坦言也曾想过辞掉院长职务,但一想到学科发展刚刚有些起色,就忍不住想继续“拼下去”。
“这次评估,我们并列第八名。再努把力,往前冲到前几名还是很有可能的!”周启星自信地说。
脚踏实地筑梦美丽中国
作为一名环境科学家,层出不穷的污染问题令周启星“痛心疾首”,青山绿水、碧海蓝天是他为之奋斗的终极目标。但他深知“美丽中国”筑梦背后需要的是脚踏实地的工作。
周启星一直“操心”着几件事:推动国家层面开展污染土壤修复基准的系统研究,为污染土壤修复标准的尽早制订积累科学支撑;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的研究与发展;新型材料石墨烯的健康与生态风险研究。污染土壤修复问题,周启星最为关心,他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多次呼吁各方重视。
他提到,中国这样的农业大国来说,土壤重金属污染是一个非常严峻的环境问题,不容忽视,但也不能夸大,不能把轻度污染的农田都改成工业用地,在这个问题上,一定要事实求是,因为有些地方的污染土壤是可以修复的。
他说,修复标准的制定也是非常迫切的,因为它涉及到社会安定、人体健康以及生态安全等方面。
党的十八大做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从10个方面绘出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蓝图。2015年5月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发布。国家层面的决策导向,令环境科学界欢欣鼓舞。
“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提出,引起了全国人民共鸣。就像打了一针‘强心剂’。它表明了国家的坚定决心。作为一线科研工作者,我们也要在国家战略的支持下,不断创新突破,为实现‘美丽中国’梦贡献力量。”周启星说。(完)
原标题:通讯:周启星:一位环境学者的“美丽中国”梦
稿源:中新网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