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博首次端出吴门书画特展 唐伯虎偏好画历史名妓

29.04.2015  09:47
展厅中,一共展出4幅唐伯虎的作品 - 新浪江苏
来源: n.sinaimg.cn
展厅中,一共展出4幅唐伯虎的作品

  沈周的《溪山秋色图》、文徵明的《前后赤壁赋》、唐寅的《李端端落籍图》、仇英的《捣衣图》……南京博物院艺术馆悄然换展了,新推出了“江左流韵 ——明代吴门书法特展”“江南风华——明代吴门绘画特展”。这些作品,平日里难得一见,尤其是南博收藏的唐寅的4幅作品,这次是集体亮相。

  南 博艺术研究所所长万新华介绍说,这是南博首次以专题形式推出的吴门书画特展,不仅沈、文、唐、仇齐聚,他们老师、学生的作品也集体亮相。该展为期3个月, 书画爱好者可以去免费参观。除了书画外,吴门才子们之间的趣闻轶事也一直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如果他们有微信朋友圈,会是什么样的呢?

  现代快报记者 胡玉梅

  苏州古称“吴门”。明代的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后人恭推为“吴门画派”四大代表,他们的画风在继承元四家基础上把中国文人画推向了一个高潮,使中国的传统人文精神同绘画技巧达到了高度结合。

  “南博书画收藏中,宋元古画比较少,明清书画多。所以,这次艺术馆换展,我们发挥所长,把明清书画拿出来展览,主要展现江苏地域书画特点。”万新华说,这次南博拿出了馆藏吴门书画的所有精品,其中绘画达81件,很多作品平常难得一见。

  在艺术馆负一楼展厅里,有一张吴门书坛谱系图,分为先导、“吴门四家”及文、祝的友系,后绪:文徵明的子孙及其弟子。“这张图,是我们南博首次制作,好比现代人喜欢玩的微信朋友圈。”万新华说,如果当时他们都有微信朋友圈,这些书画家们的对话一定很精彩。

  从 这张关系图谱中,可以看到祝枝山和文徵明的关系最为复杂,祝枝山的外公是徐有贞,岳父是李应祯,而唐伯虎和王宠是亲家,文徵明和王宠是忘年交……当然,这 张谱系图中,水最深的是祝枝山,他的外公徐有贞(也是吴门书坛的先导之一),他因为谋划明英宗复位,封武功伯兼华盖殿大学士,掌文渊阁事。后诬告杀害于 谦、王文等,独揽大权。

   吴门才子“集结”,祝枝山背景最深

  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被认为是“吴门四家”。这次展览,一进展厅,就可以看到这四人的作品。

  说 起这“四家”,科举考试最坎坷的当属文徵明。“吴门四家中,沈周是其他三人的长辈,是文徵明和唐伯虎的老师。”南博艺术研究所的张蔚星对现代快报记者说, 四人中,沈周和仇英没有参加明代的科举考试,唐伯虎和文徵明都参加过科举考试。为什么沈周和仇英不参加科举考试呢?沈周出身富于收藏的士大夫世家,觉得自 己不适宜做官;而仇英文化水平很低,是油漆工出身,没那个水平。

  参加科举考试的唐伯虎,用现代的话说是“学霸”。他曾经连中两元。文徵 明最为坎坷,他从23岁开始参加科举考试,一直考到50余岁,先后来过南京11次,在江南贡院参加科考,但都没有考中。“到了50多岁,因为他的书画名气 非常大,于是被推荐给了嘉靖皇帝,当了文待诏。相当于国务院一般的文员。”张蔚星说。

   文徵明曾11次到南京赶考

  这次展览展出了周臣的《携琴看山图》。周臣是何许人?他是唐伯虎的老师之一。“吴门才子中,沈周和文徵明的人品都是相当赞的。”张蔚星说,唐伯虎开始是跟沈周学画的,但沈周发现,唐伯虎的画风和周臣的很像,于是,把唐伯虎推荐给了周臣当学生。

  “吴 门四家”中,文徵明人品超赞。他50多岁去北京当官,但在北京只呆了两年就回到苏州了。原因是什么?一直以来,有各种猜测。这次,展厅中就展出了文徵明的 家书,尽管过去了400多年,但字迹依然清晰。“家书是文徵明写给两个儿子的。他在信中说,当时的北京官场斗争太险恶,自己很难适应,同时,由于自己身体 不好,家里有人生病等,不想在北京呆了。”张蔚星说,这封家书再现了一个原生态的文徵明,也是南博首次公布。

   文徵明家书披露辞官内幕

  展厅中,仇英的《捣衣图》比较吸引人。画面中,一个年轻的女子,坐在树下捣衣服。画的上方,有多列小字。“仇英是一个绘画天才,但他的文化水平并不是太高。

  张 蔚星说,《捣衣图》中的字只有落款“仇英”两字,是仇英本人写的,其他的字都是他的好友们帮忙写的。为什么呢?因为仇英是油漆工出身。他一度在文徵明家中 当油漆工。当时,文徵明有一批书画需要复制,仇英主动请缨要帮忙。画工相当不错,被文徵明赏识,后来干脆不做油漆工,专门画画。

   仇英曾是文徵明家的油漆工

  展 厅中,一共展出了4幅唐伯虎的作品。这也是南博馆藏唐伯虎作品的全部。4幅作品中,《李端端落籍图》画的是唐代扬州名妓与诗人崔涯(抑或为另一位著名诗人 张祐)之间的逸闻趣事。“唐寅生性风流,也偏好文人与名妓的这类题材,他曾画过多幅与之类似的画,在‘台北故宫博物院’也藏有一幅。

   唐伯虎偏好画历史名妓

  由 于吴门画法影响深远,明清时期,苏州山塘街专诸巷和桃花坞一带聚集着一批民间作画高手,专以制作仿画为业,他们所造的画后来被统称为“苏州片子”或“吴门 造”。在这次展览中也展出了一件“吴门造”的《曲水流觞图》,本卷署有“仇英款”,但因为是仿造,故署名“佚名”。虽是仿造,但该作品制作工整、技法一 流,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也曾被南京博物院列为“一级藏品”。也就是国宝级。张蔚星介绍,在当时,沈周和文徵明对于仿造作品是比较宽容的。当时,书画作品才作 为“商品”出现,如果有人带着仿品找上门,他们还会在作品上改几笔或者画几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