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东“科技引擎”助力巡控打防
在启东市公安局合成作战指挥中心,24块拼接屏幕占据了整整一面墙,上面实时显示各重点路口的监控画面。同时,每一辆经过路口的机动车,其号牌也会被计算机自动识别,存储在全市大数据系统里。这套智能交通系统担负着发现警情、交通诱导、为破案提供线索等多重任务,而它不过是启东警方系统信息化建设的“冰山一角”。
“警务信息系统初步形成了以高性能通讯网络为支撑、集多警种业务平台的公安信息化架构,为维护社会治安提供有力保障。”南通市公安局副局长、启东市副市长、公安局长黄忠介绍。
视频监控:
“六道防线”筑平安
五一假期前一天,就职于启东滨海工业园区某企业的保安队长张某忙着准备回家的行囊。他说,他这个保安当得让人羡慕,节假日都能回家团聚。“这不仅托了咱公安民警的福,还要感谢电子警察替我站岗。”张某开心地说。
张某所说的“电子警察”,就是遍布园区的监控探头,目前这个园区共安装了101个视频图像监控点,包括57个高速球机、44个200万像素的枪机,监控覆盖率达100%。
今年1月的一个深夜,启东市区某开放小区发生抢劫案,警情发出后,所有监控中心按照指令开展视频布控,同时组织民警在辖区卡口、要道进行堵截,次日下午即在长江岸边发现嫌疑人并将其抓获。
受益于全市“天网”工程建设,启东强力打造以一个智能管控平台、两张社会面视频监控网、道路车辆轨迹监控网、三道城际、市际、新三河沿线防线为框架的现代技防城市,全市已建成56个高清抓拍点,新增探头1312个,整合原有监控探头2600个,日均入库高清图片50万张,新三河沿线12个进出道口及4个高速路口的慢速、高速目标全部抓拍留影,全市基本实现图像合围,有力夯实了侦查破案、交通管理、治安管理的基础。
图像交互:
现场指挥的“法宝”
发生重大事件或警情时,指挥官坐镇现场指挥车,依托各种高科技设备汇集相关信息,发布一项项指令,迅速进行处置……这是警匪大片中常见的情节。而在启东,类似系统已投入应用。
3月12日晚9时许,在作战指挥中心的屏幕上,位于启东市区某路口监控系统探测到有多人进入画面,当日指挥值班长立即发出警报信息,一组路面巡控民警先期前往处置,现场发现有七八个男子手持器械,后发布增援指令,多路警力迅速集结,10分钟以内,成功处置并避免了这起聚众持械斗殴事件的发生。
为实战单位配备应急现场图传系统,装备在卫星应急通信指挥车上,具备移动通信、卫星通信等多种通信方式,并配备了近距离车载摄像机和背负式无线图传单兵系统。一旦发生突发公共事件,现场指挥车可通过通信通道将采集到的数据、语音、传真、图像与指挥中心进行交互。同时,公安应急指挥中心可通过图像综合应用平台召开紧急电视电话会议,对所辖派出所、交警中队等一线单位进行视频指挥调度,有效提升应急指挥和快速处置能力。
不仅如此,启东市公安局还利用公安网络资源,建成涵盖从15个派出所、12个交警中队到边防、消防等多家单位的视频指挥平台。该平台可与市公安局指挥中心、视频会议室互联互通,实现视频对话,并对全市技防监控图像、3G图像及卫星图像进行有效调用及分配,与各所队进行视频对话,指挥、调度;各所队也可通过该系统上传视频资源和应急现场图像,为应急处突指挥人员决策提供依据。
升级版“港口110”:
护航避风的“港湾”
启东吕四渔港是国家级中心渔港,港口船来人往,交易繁忙,治安问题也较为突出。10年前,警方在吕四港口建立全省边防系统首家“港口110”监控系统。10年后,首批完成升级换代的数字监控和应急指挥系统已投入使用。
去年11月,一艘浙江籍渔船准备驶入吕四港避风时,被风浪卷起搁浅在岸堤浅滩上,临近深夜,加之风大浪急,船上船员一时慌了手脚,船长拿起高频电话呼救。“港口110”值班民警接到报警后,通过沿岸视频系统和GPS定位系统,快速捕捉到搁浅渔船的位置,迅速启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海事、渔政等部门联合行动,经过3个多小时海上抢险,成功将被困船员营救上岸,人员和财产安然无恙。
升级换代“港口110”新系统总投资80余万元,由中央监控室和摄像监控设备组成,整套系统覆盖了港口、居民住宅区的所有重要路段、重点部位和大型企业,安装的360度高清旋转监控探头,即使在夜间、雨雾天等光线昏暗条件下,也能对目标进行自动测距、跟踪和锁定,将拍摄的现场情况转化成信号,通过光纤和视频传输系统传输到中央监控室。同时,系统还将“海防视频监控系统”和“出海船舶定位系统”进行联网整合,实现资源共享,24小时接受渔民群众的报警求助,形成了“港口”特色的全方位、立体化、多功能的技术防控网。
□本报记者尤 莉本报通讯员孙 鼎
编辑: 刘 明、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