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鲁炜讲话:网络与诗意的多重结合

20.11.2014  20:08

导言:中国以“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的国际合作思维,以“观乎人文,化成天下”的文化使命担当,以传达出一种承载民族智慧的中国声音,从历史厚重的乌镇水乡发出,这是一种“上善若水”的友善声音,这是一种“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的平实声音,从此引领世界互联网发展的目光所至、步伐所及、思维所向。

听鲁炜开幕式讲话:网络与诗意的多重结合 中宣部副部长、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主任鲁炜,11月19日在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篇幅不长,却几乎字字珠玑,充满深意。他的发言,既体现出互联网运营中跨界结合的现代意识与时代气息,又传递出大会所在地乌镇的浓浓诗意与文学气息。 “子曰师说”负责人参加了开幕式,在此就来和大家逐一回味。

一、文化与科技的魅力结合:中国搭建世界平台文化中国网络天下

因为世界互联网大会的举办,因为各位嘉宾的到来,今天的乌镇,不仅是千年古镇、文化重镇,更是智慧小镇、网络名镇,最悠久的中华文化与最现代的网络文明,在这里融会贯通、交相辉映,虽跨越时空、却异曲同工。

文化重镇不只再停留于昨日的历史深沉,更因拥抱现代的技术融合而走向明日的网络名镇;千年古镇不再只沉睡于枕水的泛黄旧梦,更因网络注入的无限活力而焕发出信息社会的蓬勃生机。这不是像有些游客担心的,担心现代化会成为对古老水镇的打扰,而是像中国民族走在复兴之路上殷殷期待的,把中国文化的典雅书签深深镶嵌在互联网时代的这部世界巨著中,甚至,这部互联网著作的风格、内容、精神、规则,将在中国意识的引领下发生改写。拥有超过6亿网民的中国,是毫无疑问的网络大国,但我们更期待中国成为真正的网络强国。网络强国,不仅是网络用户多、网络覆盖广,更该是中国的网络文化能影响世界,中国的网络技术能引领全球,中国的网络管理能引导他国。能在网络空间的运营上,中国从世界秩序的跟随者、争议者转变为引领者、倡导者,这才是坚实有力的网络强国,这也是中国梦在互联网领域的一种实现。网络中国,需要在世界的网络空间上有意识展现中国特色。乌镇之国风国韵对世界网络大会的文化渗透,就是一种网络中国的开端。这样的开端,是诗意的,是美丽的,是润物细无声的,是不咄咄逼人的,是中国文化自信的一份网上呈现从这个温柔委婉的水乡开始,中国互联网将发出强有力的声音,中国搭建世界平台,文化中国网络天下。

二、线上与线下的治理结合:让规范带来安全的漫步环境让科技带来文明的浏览空间

这里阡陌纵横、水网相连,网络空间也应该互联互通,让信息自由并安全地流动;这里空气清新、天蓝水绿,网络空间也应该清朗文明,成为人类美好的精神家园。这里历史悠久、文脉昌盛,网络空间也应该传播正能量,弘扬人类优秀文化。

江南水乡,水路发达,家家有水,户户有花,这一家招呼那一家,水波荡漾就是彼此的问候。而网络沟通打破空间的有形界限,更加互通畅达。在线下世界,我们早已有成熟的法则;而在线上世界,也必须构筑法治的空间。中国正在全面推进网络空间法治化,法治的天空,线下与线上同步规范。乌镇的一步一景,得益于我们对生活家园的文明维护;网络空间的健康有序,得力于精神家园的依法治理。韩非子说:“国有常法,虽危不乱。”当我们徜徉在网络世界,各国的碰撞存在,彼此的存异难免,依照底线思维,尊重规范法则,就不会生乱。像那两船交错,像那水路阡陌,让信息纵横带来的是畅通而不是冲突,让网络法治化带来的是尊重而不是责难,让规范带来安全的漫步环境,让科技带来文明的浏览空间。

三、自由与秩序的协调结合:从心所欲,不逾矩

这里游人如织、秩序井然,网络空间也应该既自由开放,又有规可循,始终在法治的轨道上运行。

既自由开放又有规可循,这正是法治精神呈现出最佳形态,也就是孔子说“从心所欲,不逾矩”那一份真正的自由。不逾矩,是不会逾越规矩,不会触碰底线,不会触犯禁忌,不会侵犯他人他国权益;从心所欲,就是在法度和规范之内,顺心适意,顺乎自然,自由而行,自在而为。就像鲁炜部长去年在中英互联网圆桌会议上说的“自由意味着秩序”,秩序之内的自由,才是安全的、健康的、有序的、保障每个网民权益的自由。而对秩序的认定和对自由的享受,合在一起就是网络法治化的精神。网上全民普法,网络全球约法。乌镇的长巷窄街,小桥曲面,吸引着海内外慕名者络绎而来,却也限制了旅行者大开大合的纵意驰骋。但是游览意兴没有受限于秩序,国际公约的理性法则在有限的空间容纳中相安出一份礼让有序。在法治的轨道上,我们的网络世界也如盛景古镇,热闹纷呈而井然有序。

四、行为与思维的深入结合:通过互联互通的思想交换促成共享共治的意识达成

这里睦邻友好、守望相助,我们在网络空间也应该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共享共治、合作共赢。

本次互联网大会主题:互联互通,共享共治。这四个词,看似意思平直,实则内含万千。我们的网络是相互联结的,“国之交在民相亲,民相亲在网相连”,网络的联通效力,把地球两端连成隔壁两人,把大洋彼岸连成招手对岸。但是技术上的互联,并不等于思想上的互通。不同意识形态国家对于中国互联网治理总有不解和非议,远隔重洋,相看蹙眉。网络相联而思想不互通,就像是,两个人手拉在一起,心却不在一起。此次,乌镇的水路蜿蜒载来远客,通过15个不同议题的分论坛,让中外互联网大咖们高频会见、充分沟通,互联互通,是使大家从思想意识上,真正互相理解、互相尊重、互相认可、互相接纳。同样,我们虽然共享在从web1.0到web2.0再到web3.0的同一条互联网发展历史河流中,但是共享并不意味着共治。纵然在同一条河流,不同的水域,也形成了不同的地缘风貌和对应方法,那么,我们就要求同存异,在认同治理思维的基本原则和清晰底线的前提下,分而治之。然而,共同必然大于差异,统一必然大于分歧,这是国际对话的基础,更是互联网普及全球的基础。正如鲁炜部长此前的多次强调:“我们可能有分歧,但是不能没有沟通。”沟通是为了和谐共治,共治才促成“一网一世界”。就像中国古诗说的:“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一江水。”我在网络的这端,你在网络的那头,我们共处一网的世界中,我们共治这关系到人们身心健康的长流活水。我们早已共享了网络时代的产物,更要共治在愈加趋同的使用说明书中,才愈加合理,愈加安全。通过互联互通的思想交换,促成共享共治的意识达成。

乌镇以独居民族特色的中国魅力,成为中外游客心向往之的风景小镇,名虽旧,镇虽古,不忘引领国际审美风情。中国以“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的国际合作思维,以“观乎人文,化成天下”的文化使命担当,以传达出一种承载民族智慧的中国声音,从历史厚重的乌镇水乡发出,这是一种“上善若水”的友善声音,这是一种“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的平实声音,从此引领世界互联网发展的目光所至、步伐所及、思维所向。(“子曰师说”微信订阅号)

以下为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式鲁炜致辞全文:尊敬的马凯副总理,尊敬的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感谢大家出席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刚才,马凯副总理宣读了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给本次大会发来的贺词。习近平主席对大会寄予厚望,衷心希望各位集思广益、凝聚共识、贡献创见,推动互联网更好地造福人类。马凯副总理代表中国政府到会祝贺,并作了主旨演讲,阐述了中国政府关于互联网发展与治理的立场和主张。马凯副总理还提出了四点倡议,这四点倡议符合互联网发展前景和全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中共浙江省委书记夏宝龙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欢迎辞,大会组委会主任、浙江省省长李强主持了开幕式。艾亨先生、肖格列夫先生、姆巴拉瓦先生、马云先生、法迪先生都作了富有创见的致辞,为我们展现了互联网发展与合作的美好前景。感谢各位的精彩演讲,感谢所有嘉宾和记者朋友们,我谨代表大会组委会,对各位老朋友、新朋友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同时,也请允许我代表所有来宾,对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乌镇为这次大会所做出的大量的、精心细致的筹办工作,表示衷心的感谢!很多朋友可能是第一次来到乌镇,这里小桥流水、亭台轩榭,处处风景绝妙,人人生活幸福。因为世界互联网大会的举办,因为各位嘉宾的到来,今天的乌镇,不仅是千年古镇、文化重镇,更是智慧小镇、网络名镇,最悠久的中华文化与最现代的网络文明,在这里融会贯通、交相辉映,虽跨越时空、却异曲同工。这里阡陌纵横、水网相连,网络空间也应该互联互通,让信息自由并安全地流动;这里空气清新、天蓝水绿,网络空间也应该清朗文明,成为人类美好的精神家园;这里历史悠久、文脉昌盛,网络空间也应该传播正能量,弘扬人类优秀文化;这里游人如织、秩序井然,网络空间也应该既自由开放,又有规可循,始终在法治的轨道上运行;这里睦邻友好、守望相助,我们在网络空间也应该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共享共治、合作共赢。一镇一盛会,一网一世界。大家来到乌镇,可以说实现了“3个“C to C””。第一个“C to C”,是Come to China,走入中国,这里是互联网发展的沃土,充满了勃勃生机,希望能给大家带来活力,带来温暖。第二个“C to C”,是Come to Consumer,走进用户,中国有13亿多人口,6亿多网民,发展潜力十分巨大,希望大家找到市场、把握商机。第三个“C to C”,是Come to Consensus,走向共识,我们要加强沟通,求同存异,建立多边、民主、透明的国际互联网治理体系,共同构建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就在前天,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席G20峰会并访问澳大利亚时指出,站在新的起点和高度上,我们应该以更长远的眼光、更宽阔的胸襟、更远大的抱负,加强对话交流,深化政治互信,拓展务实合作。我们衷心希望各位嘉宾在接下来的几天里,交流思想、畅谈发展,共商网络互联互通大计,谋划网络共享共治大局,推动形成共识成果,为实现人类的网络梦想做出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的历史性贡献。谢谢各位!

来源: 子曰师说   编辑:丁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