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见闻:1吨麦草是怎么炼出半吨油的?
1吨麦草是怎么炼出半吨油的?
———记者现场见闻
中国江苏网6月15日讯 本月5日,本报刊出《收麦草 去炼油/1吨麦草能炼半吨油》报道后,引发众多读者关注和热议。不少读者询问,1吨麦草是怎么炼出半吨油来的?就算是大豆,出油率也不到20%。
为了进一步说清楚有关工艺技术上的问题,记者12日再次来到溧阳南渡镇江苏金秸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炼油”生产线
在厂区,高大而密闭的炼油设备整齐地矗立着,大量麦草经粉碎机粉碎成3-5毫米,从进料口通过螺旋输送器推送进入高压密闭仓,经中温闪烁热解,麦草碎屑由固态变成气态,再经冷却塔冷却,由气态变成液态,最终,转化成生物质油、炭粉和不可冷凝气体。炭粉再经自动传输设备变成黑色粉状物后,直接灌装。而生物质油,则由管道直接输送至500吨的油库内。
常务副总经理邹启清告诉记者:“整个生产工艺过程,都是在中温厌氧环境下完成的。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物质总和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总和是相等的,秸秆纤维经打断分子链裂变后,不但转换出50%的生物质油,还产生20%-25%的炭粉和20%-25%的不可冷凝气体。整个系统利用的热能,全部来自这不可冷凝气体的燃烧。”不过,在成品油收集过程中,扣除设备自身的损耗,最终的得油率在40%-42%之间。
现场,操作人员特地用透明玻璃杯展示了麦草炼制成的生物质油。这种油,外观黑黝黝的,迎着光看,却是清亮亮的,闻起来则有一股草木灰的味道。而炭粉抓在手上,像黑色的米粉,细腻松滑,它主要用于改善土壤,能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
记者还了解到,该项目的工艺技术早在上世纪60年代,美国、欧洲等就已发明,而中国科技大学原校长朱清时、教授朱锡锋是上世纪90年代开始研究,并在实验室内研发试制成功。由实验室转化成工业化生产是从2006年开始的。首套试制设备是在安徽六安由金秸能公司制造,而江苏省内目前只有溧阳这一套。溧阳这家企业是由安徽金秸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溧阳国强公司合作投资建设的,去年10月立项,今年2月正式投入试生产。邹启清说,该设备总投资2000万元,年产生物质油1万吨,消耗秸秆2万吨。目前,每小时加工秸秆2.5吨,产出生物质油1.2吨。这种油的热值为18兆焦,接近普通柴油的一半;每吨生物质油的价格为2000元,是柴油价格的1/3。
员工和查看成品油
这种生物质油与一般的工业油不同,它的成分很复杂,是一种降解混合物,能够替代重油、柴油、煤焦油和天然气等,在锅炉、窑炉冶炼中使用。据邹启清说,目前,他们生产的生物质油主要供应冶金企业和沥青搅拌站这两大市场,包括铜陵有色金属集团在内的诸多企业都是他们的长期合作单位,炭粉则主要销往山东寿光蔬菜集团基地等。
邹启清还表示,整个工艺上实现了二氧化碳的动态零排放。 秋冰 张旭 冯蓓
编辑: 莫小羽、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