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年起不在社区首诊报销比例将下降
江苏出台新规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
昨天,江苏省卫生计生委正式发布《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实施意见》(下面简称《意见》),宣布到2017年基本建立基层首诊制度。届时,首诊不在社区,报销比例将会下降。
资料图片
新政 2017年,看病需在社区首诊 《意见》指出,有条件的地区可试行基本医保对象基层首诊制度,适度下调非基层首诊的报销比例,也就是说,作为医保病人,你直接到大医院首诊看病,可能报销的比例要比先到社区医院首诊的病人低,但至于低多少,这个需要研究。完善医保付费总额控制,江苏会推行按病种付费、按人头付费、按服务单元付费等支付方式改革,完善不同级别医疗机构医保差异化支付政策。据介绍,2015年,各市会选择1个城区和1个县(市)开展基层首诊试点,同时50%的省辖市基本建成妇幼健康基层首诊制度。2017年基本建立基层首诊制度。 疑问 到大医院首诊全自费? 江苏会倾斜,首诊在社区报销比例高 去年,浙江省公布《浙江省分级诊疗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其中,最“狠”的就是,以后将会考虑到大医院首诊全自费。 对此,江苏省卫生计生委的相关人员告诉记者,江苏也在进行分级诊疗,就是要用报销的杠杆来调节,总的原则是“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这是一个国际趋势,也是改革的方向,而“用报销的杠杆来调节”的极端就是“到大医院首诊全自费”,江苏会不会有这样的“狠招”,目前还未确定。有消息称江苏不会效仿浙江的做法,而是通过提高报销杠杆,引导患者基层就诊,从而逐步建立城乡居民基层首诊制度。 三大焦点 《意见》实施后,未来看病模式将发生改变,对患者就诊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哪里呢?通过梳理,记者发现,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焦点一、挂号:社区预约会优先 《意见》明确要求,上级医院要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县(市)级医院提供一定比例的专家、专科门诊等预约转诊号源,提供预约转诊挂号服务,并逐步扩大基层预约转诊的门诊比例。对于基层转诊或预约挂号的患者,上级医院应免挂号手续,并优先安排专家门诊、优先安排检查检验、优先安排住院等;对下转患者,上级医院应提供患者在院期间的诊治信息和后续治疗方案。加强对上级医院双向转诊协议履行、下转病人情况和对基层上转患者的监管考核,严防“空转”现象发生。 焦点二、报销:不在社区首诊,降低报销 为了引导患者小病进社区,此次意见明确,要“建立有利于分级诊疗的价格机制”。其中提到,按照医院不同等级,合理确定慢性病治疗、康复和护理医疗服务价格梯度,有效引导患者基层就诊和优势资源下沉。 同时,加快完善各项基本医保支付政策,明确基本医保参保对象实行基层首诊的相关规定,促进患者有序就医。实施差别化的医保报销比例和起付线政策,在政策上向基层医疗机构倾斜。研究制定双向转诊住院起付线累积计算政策,引导参保、参合人员充分利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在基层首诊、向基层转诊。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转诊率纳入医保结算考核范围,使转诊率控制在合理水平。 这意味着,生病如果不在社区首诊,直接跑去大医院,不仅就诊报销金额的门槛会被抬高,而且报销比例降低。 焦点三、看病:基层检查、上级诊断 江苏加快组织实施人口健康信息化三年行动计划,以远程医疗信息系统建设和居民健康档案、电子病历务实应用以及分级诊疗信息管理为重点,加快推进远程医疗系统建设,上级医院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远程会诊、远程病理诊断、远程影像诊断、远程心电图诊断、远程培训等服务,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积极探索“基层检查、上级诊断”的有效模式,实现公立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之间互联互通。 到2015年,省级建立危重疾病会诊系统,市、县建立区域远程影像、病理、检查检验等会诊系统,以县域为单位实现远程医疗服务全覆盖。2017年分级诊疗信息管理系统覆盖全部二、三级医院和80%以上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加快推进各市、县(市)基本医疗保险系统、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系统全省联网,逐步实现异地双向转诊患者跨市即时结报,与双向转诊医疗机构及时结算。 未来 江苏打造“互联网+”就诊模式每个家庭都有家庭医生 借助医改试点的契机,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江苏卫生也在打造“互联网+健康”,助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为群众提供优质便捷医疗健康服务。 目前,传统就医方式正被颠覆,江苏已建成省级集约式预约诊疗服务平台,已与所有二级以上公立医院连线。居民既可以选择传统的电话预约、诊间预约、银行自助服务预约,也可利用网站、客户端、微信预约。三级医院号源开放预约率达85%。同时将诊前服务与诊中、诊后服务信息串联起来,提供网上挂号、缴费、查询检验检查结果、咨询问诊等全程健康信息服务。全省近2/3县(市、区)依托中心医院资源优势,建立区域性检验检查、影像中心及远程会诊中心,使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大医院专家的诊疗服务。 省卫生计生委相关负责人透露,下一步,省卫生计生委将按照人口健康信息化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实施“智慧健康服务工程”,力争率先实现“三个1”,即每个家庭都能拥有一名合格的家庭医生,一份动态管理的电子健康档案和一张功能完善的健康卡。基本框架是“36312”,“3”指合理构建省、市、县三级人口健康信息平台;“6”指建设公共卫生、计划生育、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管理、综合管理等六大类重点业务系统;“3”指建立全员人口信息、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三大数据库;“1”指力争率先实现每个人都能拥有一张功能完善的健康卡,获得便捷、连续、优质的生命全过程服务;“2”指建立信息标准和信息安全支撑体系,到2020年,全面建成互联互通的省、市、县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实现全员人口信息、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三大数据库基本覆盖,并做到信息动态更新和有效利用,推动移动互联网、远程医疗服务发展,普及应用居民健康卡,实现就医“一卡通”,实现各级医疗服务、医疗保障与公共卫生服务的信息共享与业务协同。 记者戚在兵
原标题:
编辑: 项贤军、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