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守护的名义争当正义先锋 看南京鼓楼未检人爱岗敬业宣言
5月,春花烂漫,生机盎然。
5月里有这样一个火红的节日——“五一国际劳动节”。在这样一个神圣的日子里,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检察院未检团队荣获南京市“工人先锋号”荣誉称号。
未检团队由市十佳公诉人担任负责人,选配3名检察官。其中,2人获得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证书,2人获“南京市未检办案能手”称号。团队先后被评为南京市巾帼文明岗、南京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办案来不得半点马虎。未检干警在严把案件事实关和证据关的基础上,在保障未成年人权益方面做好法律援助、合适成年人到场、社会调查、分案起诉、犯罪记录封存“五个100%”。借助专业司法社工力量,开展社会调查、亲情修复、心理干预,形成风险评估报告;多次邀请团委、妇联、律师、公安等代表参加羁押必要性审查听证会,为案件办理提供重要参考和依据。
积极探索性侵未成年人案件中犯罪嫌疑人和被害人心理疏导干预制度,在办案中积极落实“双向保护”原则。2016年3月,办理的张某猥亵儿童案的双向保护制度被南京市平安家庭领导小组创建活动办公室评选为全市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典型案例二等奖。
性侵未成年人的成年人往往有类似前科劣迹,其心理存在问题,有人格障碍,为减少其再犯可能,在办案中与驻所检察部门联系通报情况,在该犯罪嫌疑人被判刑并送监后,主动与监狱取得联系,建议其对该犯罪嫌疑人进行心理疏导。监狱采纳我们的建议对其进行心理评估并辅以相应心理治疗。通过办理此类案件,出台《关于对性侵涉案人员心理干预的工作制度》。专业力量与检察工作的有机结合,大大提升了未成年人检察工作成效。
联合区教育局、团委、街道、科技局等部门,深入社区、中小学校及大学,采取微电影、情景剧、脱口秀、模拟新闻联播、游戏竞答、夏令营等多种形式,开展50余次不同主题法制教育宣传活动。其中,大型互动情景剧《摇啊摇》荣获全市“追逐梦想 法制相伴”主题活动一等奖,在省级评比中获最佳剧本奖和最佳指导老师奖;原创制作的《迷途之悔悟》微电影成功入选第二届全国“为了明天---关爱青少年彩虹行动”微电影大奖赛并荣获全市首届机关微电影节的“优秀影片奖”与“最佳摄影提名奖”;《对校园欺凌说“不”》法治讲座荣获南京市“法治进校园”活动二等奖。
结合未检办案工作,积极推动地方未成年人保护立法。2013年下半年,受理了全省首例外国留学生在宁危险驾驶案。结合从中发现的社会管理问题,向市人大提交了《南京市未成年人保护条例》的立法建议被采纳。2015年出台的《南京市未成年人保护条例》也积极听取意见,将对未成年人禁酒条款收入其中。2015年,分别与区司法局社区矫正机构拟定了《关于对未成年罪犯社区矫正工作协调配合的意见》,建立《关于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失管未成年子女开展救助的内部协调配合办法(试行)》机制。2016年4月,为即将收监的吴某幼子落实了监护人,避免了孩子落入生存困境。未检干警和司法社工撰写的调研文章《侵害女性未成年人性权利案件趋势的研究分析》、《新刑诉法背景下引入司法社工参与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的路径探究》分别在南京市“十三五”妇女儿童发展论文评选活动中荣获三等奖。
探索建立“1+1+1”的工作模式,由检察官统筹安排,一名关工委老同志,一名青雁司法社工加一名阵地工作人员或学校老师共同负责一名帮教对象,开展公益劳动、爱心义集、家庭调查、法制宣传等活动。帮教结束的25名附条件不起诉对象,无一再犯。有的考上大学;有的经过严格程序,考上二级厨师;有的甚至主动报名加入“青雁”志愿者的行列,用亲身经历帮助更多仍在迷惘中的少年。这些帮教事迹多次被江苏电视台所报道。“1+1+1”帮教模式的工作经验材料被全市检察系统关工委评为2015年度调研文章一等奖,并上报南京市政法关工委在全市政法系统关工委转发推广。
与青雁青少年权益保护中心共同开展的“归途有你”涉罪未成年人的品牌特色服务项目也荣获区“优秀公益品牌服务”称号。该项目自2014年运行至今效果突出,得到南京市公益创投、南京市柯菲平公益基金会的资金支持,获得了南京市鼓楼区民政局、南京理工大学以及合作社区、学校的好评。
路漫漫其修远兮,未检人将上下而求索。在青少年维权的道路上,鼓楼未检人正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饱满的工作热情,孜孜以求,不断前行,努力守护少年健康成长的蓝天。(盛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