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资企业转型 江苏昆山摆脱“加工”定位
“公司股权重组期间,昆山政府部门认真热诚的态度、务实专业的能力、高效快捷的审批服务让我们深受感动,更有信心在昆山扎根发展、做大做强。”9月1日,在台湾荣成集团大陆上市主体及总部落户昆山签约仪式上,该集团董事长郑瑛彬显得信心满满。
荣成集团是台湾前三大纸业集团,1996年进驻大陆,2003年在昆山陆家镇设立工厂,生产工业用原纸、瓦楞纸等包装材料。在昆山推出“转型升级创新发展六年行动计划”后,今年6月荣成集团对上海、杭州、无锡等地的7个分支结构进行架构和股权重组,把昆山作为集团在大陆上市的主体,计划在今年底挂牌新三板,2017年在主板上市。
从当初一个净资产9000万元的生产厂区,到净资产达24.5亿元的大陆总部,昆山荣成演绎了一出“老树开花”的精彩蝶变。可喜的是,越来越多的台企像荣成一样,选择在昆山扎根,就地转型。
据统计,今年1-8月,昆山新增台资企业81家,注册资金3.71亿美元,实际到账5.71亿美元。在经济形势复杂、下行压力不断加大的当下,快速增长的台资拉起了一条逆势飞扬的“大阳线”。
“昆山与台商有着25年的良好合作,没有台企的发展就没有昆山的今天。在新常态下,过去的‘红利’已无法支撑昆山未来的发展,资源、生态‘天花板’倒逼我们转型升级。”苏州市副市长、昆山市委书记徐惠民直言,现在昆山正以万里征程从头越的勇气,重新优化“昆山服务”支撑体系,重点支持台企发展总部经济,通过“依法、高效、特色”服务,帮助台企摆脱“生产加工”定位,向更高端的产业和产业的更高端攀升。
的确,台资企业是昆山开放型经济的最大特色,也是昆山转型升级的主力军。全市财政收入的50%以上、地区生产总值的60%以上、工业产值的70%以上、外贸进出口的80%以上都源于台企的贡献。
今年1月7日,昆山市委书记徐惠民和市长杜小刚履新伊始,便“兵分两路”走访调研了20多家台企,邀请30余家重点台企的负责人座谈。两个月后,昆山举行推进转型升级创新发展动员大会,发布了《“转型升级创新发展六年行动计划”实施意见(2015-2020年)》,提出将通过“老树开花”“插柳成荫”“腾笼换鸟”等方法,重点做好台企转型这篇大文章。同时,昆山市56个部门推出了129条涉台服务措施。
昆山台协会会长、耀马车业董事长李邦欣表示,台企转型,不仅是昆山发展的需要,也是广大台企的迫切愿望。
9月初,位于昆山综保区内的仁宝电脑一片忙碌。戴尔、惠普、联想、THINKPAD等品牌的最新款笔记本电脑,为英国电信、德国电信定制的路由器,亚马逊平板电脑,HTC智能手机等产品从这里运往全球各地。仁宝电脑全球营运长张永青告诉记者,1-7月份公司完成进出口92.26亿美元,同比增长了26.6%。“以前我们的笔电占90%以上,现在大幅下降了近20个百分点,但智能手机、路由器、平板电视等接手剩余产能。通过机器换人,同样的产能减少了五六千人的用工量。”
这个全球最大的笔记本电脑制造商、连续多年蝉联江苏进出口榜首的企业,产品结构已发生了很大变化。而这,正是昆山产业结构提质增效的缩影。
昆山转型升级办公室负责人坦陈,产业转移是经济发展规律的必然,不是仅靠感情就可以留得住的,关键是要有新项目来填补。“昆山的笔记本产量已经从最高峰的1.2亿台降至现在的5100万台,但像仁宝一样,大量的新项目起来了。”
友达光电在昆山开发区建设大陆首条第6代低温多晶硅(LTPS)液晶面板线,正新橡胶投资1.5亿美元在陆家镇打造了世界一流的轮胎专业测试场,哈森鞋业把营销总部设在花桥,捷安特自行车、统一食品、冠军瓷砖、樱花卫厨从昆山总部销往全国……最近一段时期以来,昆山台企转型发展的案例堪称精彩纷呈,从简单生产到创新研发、从一般制造到服务贸易、从加工出口到内外并举、从IT制造到新兴产业、从投资设厂到扎根上市,大量台资企业重新定义了“昆山之路”的发展内涵。 (高 坡 潘朝晖)
编辑:兴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