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口古稀老人千里走单骑穿越唐古拉

11.12.2015  11:03

  

  老人就是骑着这辆自行车穿越了二十几个省。图片由受访老人提供

  

  2013年,一位75岁的老人凭着一辆单车、一个背包、一些生活必备品,耗时62天,骑行4200多公里,独自穿越西藏。2015年,77岁高龄的他又带着相同的装备重走了一遍红军长征路。近日,记者走近了这位“千里走单骑”的七旬老人张庆刚。

  77岁老人骑自行车穿越过20多个省

  记者来浦口区浦欣家园,在墙角边,老人的坐骑是一辆普通的山地车,价格并不昂贵。但是张庆刚老人视它为宝贝格外爱护。对于老人来说,这不仅仅是交通工具,更是伙伴和战友。车是张庆刚在5年前买的,如今公里数已达到4万多。就是这辆车陪着老人家穿越过西藏、走过红军长征路。

  老人说,没退休之前钓鱼,最远是骑到全椒过去二郎口,单趟82公里。公路完了还有下圩,下圩还有十几公里,反正100公里的样子。82公里一般骑5个小时,一般是夜里2点钟走,到那里7点左右。

  自从退休后,张庆刚几乎每天都要骑车锻炼来回100公里。他骑着自行车穿越过20多个省,近十万公里的路程。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在刊物上看到这样一段话:骑车旅游的人分为两类人,一种是骑过西藏的,另一种是没骑过西藏的。于是2013年初,张庆刚拟定了一个大计划。

  骑车去西藏家人反对,倔强老人坚持

  “西藏!”这两个字眼深深吸引了张庆刚的目光,可这毕竟是上千公里的漫漫征途,即便他一心朝圣,可来自家庭、身体等各方面的制约,让他压力不小。子女们听到他的想法后,颇为震惊,与他争吵了几番,可倔强的老人家依然坚持己见,最终说服了家人。可家人的同意仅仅是第一步,面对长距离、高海拔的西藏之行,张老自己心里也没有底,于是他查阅了多方资料,对西藏的气候、地形和民俗都进行了了解,并且还学习了一些急救的知识。

  张庆刚老人说,“车子要准备,行李,修车的工具。装备,雨伞啊、雨披,服装都要准备的。骑行服。电筒是要准备的,因为要过隧道,过隧道前面要有灯,后面还要有灯。出行要安全第一,不以时间为主。

  最终,2013年5月28日,张庆刚老人出发了,起点是自己的家,目标是远在4000多公里外的拉萨。这一路陪着他的只有一辆单车、几件行李,还有儿女们的担忧。

  张庆刚沿着312国道一路前行,到达成都后转向318国道向拉萨行驶。这一路海拔越来越高。就算是年轻人开着车进西藏多少都会有些反应,张庆刚当时已是75岁高龄,他能受得了气压的变化吗?

  “我也听说过缺氧,但是人家说人瘦不怕。再说骑车不是一下子这么高,因为每天适应,每天高一点每天高一点,慢慢适应。所以从成都到拉萨以后,他们问你有没有缺氧?我说跟在家差不多,没感觉。”张庆刚老人说。

  进藏公路多为山道沿途飞石是最大危险

  张庆刚人长得偏瘦,但是身体底子还是不错的,很少去医院。但毕竟上了年纪,他的儿女难免会担心。在家的时候他们就约法三章,每天必须按时按点地发微信报告行程。其实孩子们的担心不无道理。因为进藏的公路多为山道,且不说体力消耗大,光是沿途山上的飞石就是最大的危险。而这些危险是每个骑车进藏的人都会遇到的,张庆刚也不例外。

  “有一天,我听到‘哐当’一响,周围没有人,我在检查车子的时候,上面的飞石下来了。飞石把我的钢丝打断一根。当时我没有发现,我推车子走发现车子响,才发现。”老人说。

  飞石掉下来的那一瞬间,张庆刚正坐在路边休息,若不是离开了自行车,也许他不会幸免于这飞来横祸。当然,这次危险的遭遇他没有对孩子们说起。从南京到西藏,每到一地,张庆刚都像苦行僧一般,搭帐篷露宿,点蜡烛写日记。最大的挑战,出现在唐古拉山口,海拔高达5220米,气温骤降,大雪封路。骑不动车了,他就推着走。也就在那一天,他体会到了藏族同胞巴桑的热情好客。

  沿路记录感受拍美景结交不少朋友

  张庆刚沿路记录下了骑行的感受,拍了美丽的风景,当然更结交了不少朋友。因为他曾经是汽车维修工,因此在路上遇到车子坏了根本不是问题,而他的这一特长一路上也帮助了很多的骑行者。有一天张庆刚骑行时发现路上一位年轻人推着一山地车步行,表情十分痛苦。张庆刚上前搭讪,得知这位年轻人是来自上海的户外运动者,他的坐骑前后轮胎都被戳通,虽用强力胶补了,可就是一直漏气。

  张庆刚得知情况后,用随身带的煤气炉重新进行了火补,终于不漏气了。张庆刚说这里是5000米以上的高原,用强力胶补胎效果不好,只有火补才能见效。2013年7月底,经历了62天的骑行后,张庆刚成功地站在了布达拉宫前的广场上。看着眼前这座旷世建筑,老人直呼“太壮观”了。一周后,张庆刚乘坐火车顺利返回家中。原以为西藏行是老人家的收官之作,可没想到今年的5月10日,他再一次骑着这辆跟随他5年的自行车踏上了红军长征之旅。这次出门,老人特地准备了一样东西。

  这一趟的远行张庆刚走了7000多公里,用了2个月的时间。他在77岁这一年再一次证明了自己的实力。通讯员张兴荣记者卢斌

编辑: 吴宇鹏